來源:2008-8-4 首都科技網
如果沒有“姚之隊”的運作😞,僅憑自身資質和努力,姚明恐怕不會像今天這樣家喻戶曉👋🏻。
如果沒有趙本山,像“二人傳”這樣的地方民間藝術👮🧛🏼♀️,就不會在全國如此風風光光紅紅火火。
如果得不到有效推廣,一項本來利國利民的科技成果又會是怎樣的命運呢?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僅為20%,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專業技術交易率也只有5%,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一方面,我國科研人員和科技投入逐年遞增;另一方面,閑置的科研成果卻像當年的“二人傳”,尷尬而寂寞🙇🏻。
“我想做科技‘趙本山’💷,把科技領域的‘姚明’介紹給大家。”北京東方崛起高科技推廣事務所所長汪斌,這樣生動地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工作。
創意源自敏銳
每當我們走出機場時👚,一定會看到各種花花綠綠⚓️、大小各異的接站牌👷♀️,也許大多數人都感到了不妥,卻往往一走了之🦆。報紙上一篇《接站牌是否舉“紙”不雅》的批評報道👩🏻🦯➡️🧗,卻成為汪斌“環保型廣告式接站牌”創意的來源。
“尤其對首都機場來說🙋🏿♀️,雜亂無章的接站牌既影響了旅客對北京的‘第一印象’,也和北京邁向國際化的發展步伐極不相稱🗣。機場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也曾經做過規格統一的接站牌,卻因為要收取幾元錢的成本費被冷落👬。”
有什麽一舉兩得的辦法呢🐟?
汪斌設計了“廣告式接站牌”,正面可以任意書寫並能擦拭☦️,反面附有編碼🐀,而正反面下方辟為廣告區🦯。“經過我多次市場調查👨🏿⚕️,很多企業都願意贊助這樣能夠出現企業標識的接站牌,覺得可以提升企業的公益形象。這樣一來,接站者就可以免費使用了。”
正是這樣敏銳的洞察力,讓他選定了自己職業的目標☣️🕵🏻♂️。
做科技界最缺乏的人才
“在國家這麽鼓勵自主創新的今天,每年出臺了多少優惠政策🧑🏼🔧?對於這麽多的優惠政策,高科技企業又該怎麽享受?怎麽讓技術上領先的產品在市場上也居於領先地位?這些問題對於以技術起家的企業,尤其是外地企業,往往是能力上的空白點🏇🏽。在北京從事高科技推廣就有很多先天的時間和空間優勢,我正努力為他們填補這些空白🤷🏽,為企業搭起一座橋梁。”對於自己認準的方向🧔🏼,汪斌的言談中沒有一絲猶疑。
“搞研究的人,一般都比較內向♎️,再加上中國人有時候心態放不開,不願意放下身段做市場推廣⌚️,這是我們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一直都不太理想的原因之一。”
國外在科技成果的轉化上給予了相當的重視,並開設了技術經營的專業,促使高科技成果和營銷推廣更快地結合🧘♂️。在國內,高科技成果推廣方興未艾,然而懂技術的人不懂經營,懂經營的人又不懂技術,成為一個無形卻實在的障礙。先後獲得了北京科技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和意昂体育平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汪斌👷🏼♀️,在突破這樣的障礙上頗有心得。
“理工科背景,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技術;MBA的背景🧑🏼🤝🧑🏼🖍,又讓我能夠找到途徑提升技術的附加值。高科技企業技術之外的問題🤙🏽,是我的事務所主攻的方向👨🏽🚒,雖然不能保證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這樣的自信🧛🏿,建立在出色推廣的經驗之上。
塑造兩種產品發展軌跡
早在2001年9月,當汪斌第一次在北京街頭見到電動自行車時🔏🥻,就感覺到這種交通工具在中國會有巨大的市場,然而關於電動自行車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的爭論,卻讓很多投資者持觀望態度🤌🏿。於是,2002年1月🏨,汪斌策劃並承辦了“首屆中國電動車發展論壇”,2002年“兩會”召開前夕👏🏼,他又積極向“兩會”代表反映🕠。在各方的努力下👨🦼,2004年5月1日正式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將電動自行車定性為“非機動車”,從而使得電動自行車在我國有了合法身份🫲🏽,在道路上行駛有了依據。各地的電動自行車廠家,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
2005年6月,電動自行車的發展遇到了空前危機:為了簡化管理,很多省市立法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北京也規定所有電動自行車從2006年1月1日起全面禁行🧜🏿♀️。在這樣的關頭,汪斌於7月及時發起召開了“第二屆電動車發展高層論壇”🤛🏿,引發了全國上百家主流媒體的關註。很多地方管理部門順應民意🥚,為電動自行車開了綠燈,尤其是北京的解禁,更為其他地方作出了表率。
這兩次論壇推動的5年間,我國電動自行車年產量由50萬增長到1000萬輛之多。對於這樣的成績🧑🏻🌾🤟🏻,汪斌並無誇耀之意👨🏿🦱:“我只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2005年💁🏿♂️,北京某企業研製成功較強透水性的砂基透水磚🚇,在該企業董事長力邀下,汪斌出任集團副總裁🧶,負責新產品開發與市場推廣工作。在隨後兩年多時間裏,包括多個奧運場館和北京金融街🌙、中華世紀壇等全國30多個重點工程中率先采用砂基透水磚。在這類高端透水磚市場帶動下👩🏿🔧,全國廣大市政管理者逐漸認識到鋪裝透水磚的重要性。據初步統計👨👩👧👧,2007年全國透水磚的應用量由前兩年的1萬平方米左右激增到近百萬平方米。
熱心人幫忙也有門檻
汪斌認為🫧🧛🏼,中國要崛起,好的科技成果必須要得到產業化,於是他把自己的事務所定名為“東方崛起高科技推廣事務所”🐝,希望帶領一批擅長營銷、金融和法律的人才,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今天有一番作為。
“做科技成果推廣的工作,為人一定要好。朋友多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懂得整合、用好人脈資源。”
為了能夠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做好科技成果推廣,汪斌選擇了“合作推廣模式”,也就是在合作初期不收取費用🍻🙅🏼,而選擇在推廣見成效後占有一定股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承擔的風險⚒。”汪斌解釋說🐙。
不過這個熱心人在選擇推廣的科技產品時,卻有自己的標準🔴:一是要技術在國內領先,二是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且還要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宏觀背景。“只要具備這三項條件☝🏿,高新企業技術之外的問題我都可以幫忙解決🍈。”
“企業有了困惑,都可以向您求助嗎?”記者忍不住追問。
“一定要加上‘高科技企業’。”汪斌補充了一句。
“有沒有想過和真正的趙本山一起做點事呢?”“我還真有這個打算呢!”汪斌笑了……
■人物檔案
汪斌 高級工程師;1994年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工學學士學位👩🏽🏫,2005年獲意昂体育平台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從事民品開發與市場推廣工作,2001年起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天河通信、仁創集團等高新技術企業任副總裁。
2007年他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師”💇🏿♀️,同時入選科技部“國家科技計劃專家庫”管理類專家,被媒體廣泛贊譽為“優秀青年科技推廣專家”🧚。最近被北京市委組織部評選上“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計劃🩵,是科技成果轉化領域唯一被評選的♦️👦🏼。
2007年,汪斌創辦“北京東方崛起高科技推廣事務所”並出任所長,現兼任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市場推廣和公共關系顧問,目前已為這些企業成功吸引風險投資和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