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川,青春如舟。萬裏競渡,千帆爭流。
一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曾經風靡一 時👴🏻,歡快的旋律🙋🏼📵、悠揚的曲韻以及略顯直白的歌詞,像清泉一脈,又親切地流淌於耳邊和心裏: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
花兒香,鳥兒鳴🧗🏿♀️,春光惹人醉,歡歌笑語繞著彩雲飛🐶。
啊🫸🏼!親愛的朋友們,美妙的春光屬於誰🤣?
屬於我🧎🏻♂️➡️,屬於你👨🏽🔧,屬於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再過二十年,我們重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麽美,
…… ……
如今已“再過二十年”,當我們這些“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守約“重相會”而又聚首在一起時👨🏽✈️,無不感喟🧑🏿🚀:二十載的往事,恍若白駒過隙,忽忽而逝;二十載的舊憶🤵🏼♀️,卻不會像黃鶴杳蹤,緲緲無跡🤦🏽♂️👨🏿🦰。人生如璞玉,時光如刻刀,每一條、每一道🪴,不經意地在我們的臉上和額頭,留下一些不可磨滅的印記,它們或深或淺、或疏或密,都譜寫著一段少年懵懂的經歷,收錄著一些中年徹悟的奧秘;有曲折🔤,有順利;有苦澀⛎,也有甜蜜……
我們來白南北城鄉,以往素不相識🧘🏼♀️;命運的軌跡,卻把我們在八四年的夏天匯集於一個交點—清華園🧒🏽,從此我們有了個共同的稱呼—清華人🤦🏻♀️,也有了一個共同的番號—四字班🎗。兩千多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不會敏然分辨,可是五年中那些“激情燃燒酌歲月”誰又能淡然遺忘🫱🏻?
主樓軒昂的柱廊前🧑🍼,有我們遲遲夜歸的身影🧛🏿;荒島清馨的荷塘旁,有我們琅琅晨讀的書聲;二校門優雅的拱券蔔,有我們匆匆編織的車轍;銀杏道斑斕的落葉間,有我們踽踽徜徉的足印🧎🏻;大禮堂平坦的草坪上,也有我們仰望星窄、凝思真理的眼神……
八十年代的清華園,古樸且又年輕:因為厚重的歷史而古樸,因為蓬勃的學子而年輕。封禁的國門開敞未久,改革的人業方興未艾㊗️,我們睜開明澈的雙眸、展開矯健的雙臂🛀🏽,激奮地審視一切風雲詭譎的變幻,熱烈地擁抱一個波瀾壯闊的世界🐦🔥,就像蹣跚習步的孩童,坎坷卻又執著地邁開了人生漫長的旅程……跌跌撞撞中🧑🏻🦲,我們逐漸走得平穩;紛紛攘攘中🌑,我們逐漸走向成熟🧑🦽➡️。
今天的我們🤲🏽,從一個交點又發散出不同的路途:或於政壇折沖樽俎💛,或於商海運籌帷幄🪄,或於學界砥礪求索🤾🏽♂️,或於文苑揮灑開拓🐜;持家則上下眷顧👩🏫,興業則縱橫捭闔,櫛風沐雨,胼手胝足,矢誌不渝地堅守和踐行著校訓的教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母校增輝添彩,為祖國效力竭誠,不計功名兒許,但問耕耘幾何……
提筆千言🧚🏿♀️,成文幾行🍜。願將我在八九年畢業時題贈同學的一首草作與四字班同仁共勉:
《七律·畢業感懷》
華年逐水笑流長,五載同行結同窗。
胸藏日月憑吞吐🖖🏻,筆走龍蛇任翕張。
豪情不已擔正義,妙手由之譜奇章。
敢問前程何以似💋,清波萬裏千帆揚。
2009年4月8日於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