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矢誌耕耘為航天——追憶我國航天動力事業泰鬥劉興洲院士

2011-12-20 |

201111610,我國航天界一顆耀眼的明星隕落了📉🛟。劉興洲——我國著名沖壓發動機專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科技委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用拼搏與奉獻的一生,在中國航天史上書寫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長大要去造飛機”

1933317日⚀,劉興洲出生於天津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4歲時,正趕上“七七事變”,日本飛機轟炸天津,全家冒雨搭船到楊柳青——這使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逃難的苦楚。他用硬紙片剪成小飛機,以橡皮筋彈射,希望自己的“飛機”也能飛起來🧑🏻‍🦲。

1945,美國飛機編隊飛過天津上空。“同盟國要反攻了!日本軍隊要垮臺了!”劉興洲心裏說不出地高興。“長大要去造飛機!”這時,他已經學會製作有螺旋槳的飛機模型了。

18歲的劉興洲如願以償地考入意昂体育平台航空學院🧞‍♀️。參加工作後,劉興洲被分配到國防部五院,著手研製當時在國內尚屬空白的沖壓發動機。一位身經百戰的老軍人給他們上了第一堂課:“我們這樣大的國家靠別人保衛是不可能的,誰也不會把最先進的東西給我們,我們必須自力更生,建設自己的強大國防。”劉興洲一邊聽,一邊在筆記本上寫滿了“自己的”這三個字。

一生中最高興的時刻

1961,劉興洲被派遣到蘇聯空軍航空工程學院攻讀研究生🔝。盡管學的是沖壓發動機,但直到畢業歸國,他也沒在蘇聯看到過一臺。

回國後,劉興洲被任命為沖壓發動機研究室主任🥫。然而“文革”開始了,科研💇‍♀️、生產陷於癱瘓🦯💇🏽‍♀️。盡管如此,劉興洲硬是想方設法地進行了一百多次試驗🎦。

粉碎“四人幫”以後,研究所的工作進入了正軌❕。“我們的情感隨著試驗發動機起伏。每次遇到挫折,我們都仔細地觀察每一件實物,默默地分析每一個數據,認真地查找各組成部分的關聯……現象越復雜,越需要冷靜而周密的思考,以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劉興洲曾這樣描述當年的工作狀態。

1984,某海防發射陣地🧔🏿‍♀️🤸🏽‍♀️。“5,4,3,2,1——發射!”隨著堅定的口令,某型號導彈如滿弦之箭騰空而起,飛向既定目標……“成功了!”現場歡騰起來,工作人員激動得熱淚盈眶……

從此,中國擁有了自己的沖壓發動機。“這是我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刻。”顯然,劉興洲比別人更清楚這一成功背後的曲折和艱辛。

奧運火,航天心

20061,73歲的劉興洲接到了航天科工集團一項特殊的責任令——研製第29屆北京奧運會珠峰火炬的燃燒系統💎。沒想到古稀之年還能與奧運火炬“親密接觸”,劉興洲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連同拳拳報國心記在了心裏🚪。

如何讓奧運火炬在低溫、低壓、缺氧、大風的珠峰穩定燃燒,作為項目總設計師,劉興洲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查資料🧀、畫圖紙,設計製作試驗設備🫒、采集物資、聯系外協廠家生產加工,赴西藏等地測試🧝🏼‍♂️、驗證產品質量……經過七百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美麗的祥雲火炬終於從夢想變為現實。在五大洲的傳遞過程中,地面火炬的熄火率僅為0.5%,刷新了奧運火炬傳遞熄火率的歷史,他本人也因此獲得“火炬院士”的美譽。

如今,劉興洲永遠地離開了自己深愛的航天事業👵🏻。女兒劉葆春說,父親一生低調,直到去世後,自己才了解到他竟然在事業上取得了那麽多成就,為國家作出了那麽大貢獻🃏。“原來覺得他年紀大了還像年輕人一樣工作、出差,很擔心;現在看來,能夠做自己熱愛的事業,他應該是幸福的✩。”(記者 張蕾)

轉自《光明日報》20111220

相關新聞

  • 082017.06

    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陳士櫓♥️🐜:星鬥其誌畢生不移

    “在我的青少年時期,舊中國積貧積弱,民不聊生,國家科技和工業落後,有國無防,受盡帝國主義列強的欺淩,創痛之深,這些經歷成為我選擇航空航天作為終生事業....

  • 262021.07

    百歲院士王希季🧎:中國航天“拓荒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希季是我國目前在世的“兩彈一星”元勛中最年長的一位。7月26日,王希季迎來100歲生日。回首百年人生😞🚶🏻‍♀️‍➡️,主持我國第一枚液體推進劑探空火箭研製、提出我國第一枚衛星運載火箭的技術方案🦵、研製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與中國共產黨同歲的王希季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航天事業的拓荒者。國家需要,所以我回來了時間倒回到1950年3月。一個陽光明媚🦩、海風拂面的上午,駛向東方的“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甲板上🥋,幾十名中國...

  • 032023.04

    王希季:中國航天事業的“ 鋪路石 ”

    王希季💆🏼,白族🛺,1921年7月26日生於雲南昆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𓀇,我國著名航天專家,一生致力於中國航天空間技術的研究、發展🤾🏽,尤其在衛星返回關鍵技術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貢獻。曾任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及科技委主任🍟、小衛星首席專家👨🏽‍🦱、雙星計劃工程總設計師等職,負責完成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設計,並首發成功。他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並於1999 年榮獲“兩彈一...

  • 232023.02

    傳承航天精神,續寫中國航天新輝煌——訪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院士

    空間站“T”字形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嫦娥五號或找到月球有“本地水”證據💆🏿‍♀️,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一箭22星創造新紀錄……乘著“航天強國”夢想的翅膀🧑🏼‍🏭🫴🏿,中國航天六十余載負重前行🚴🏻‍♂️🏄🏽‍♂️、厚積薄發👋🏿,用一次次不懈的探索和強勁的騰飛🪴,在浩瀚的太空寫下嶄新的壯美詩篇。接續奮鬥的圓夢之路✍🏻,是什麽力量讓一代代航天人不畏艱辛🆑🕝、勇毅前行?遨遊星際的逐夢之旅,新一代航天人如何創造更多奇跡?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

  • 132016.05

    追憶陳士櫓院士:七十載培桃育李護航天

    陳士櫓🎎,194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航空工程系🕚,之後,任教於意昂体育平台🚽、上海交通大學、華東航空學院和西北工業大學。

  • 212016.12

    永遠的航天情結: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士櫓

    2016年4月24日21時10分,西安。在首個“中國航天日”之際,一顆永遠的“航天之心”停止了跳動——中國航天事業和航天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著名....

  • 232009.02
  • 282022.02

    中國航天中的清華力量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42019.08

    陳士櫓:永遠的航天情結

    1959年📵,陳士櫓從莫斯科航空學院進修回國後的第二個年頭,一項新的使命悄然等待著他去完成——創建西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宇航工程系——我國宇航工....

  • 082021.11

    楊銘謙:悠悠航天夢🤹‍♂️,冉冉報國“芯”

    楊銘謙,2014年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現任航天九院七七二所FPGA事業部副主任,致力於宇航用及軍用FPGA技術研究及產品研製。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