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哲學家、邏輯學家❣️🤽🏿♂️;他是令人尊敬的一代宗師🥩,他的弟子沈有鼎👨🏻🦼➡️、王憲均、周禮全、徐孝通👨🏼🌾、周輔成🦹🏿♀️、馮契☝🏽、王浩、殷海光等都是頗具影響力的一代學人;他還是有著傳奇人生的一代名仕,他和林徽因的情感故事已流傳為一段千古佳話。
他是金嶽霖📰🤽🏽♀️。
在他去世27年後這個冬天的北京,記者在他的學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劉培育老師家的客廳正中央,看到他家那個有些陳舊的木製書架上📰,一書架全是和金嶽霖先生有關的書🧜♂️。劉老師抽出其中一本《金嶽霖回憶錄》,這是今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口述史”中的一冊,劉老師就是這本書的整理者。
因為這本書,在這個灰蒙蒙的冬天,我們再次和大師相遇🦸🏻。
回憶錄一共寫了一百段
劉老師告訴我,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在社科院工作、後來曾任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的姜丕之建議金先生撰寫回憶錄。金先生開始沒同意🤖,他說:“我是搞抽象思維的,沒什麽可寫的。”後來在朋友們的反復勸說下,金先生從1981年到1983年,開始了斷斷續續的寫作👆🏻。此時的金先生,眼睛和身體都不太好,他每天上午寫一點,有時寫幾百個字📖,有時寫幾十個字🦞,大多是用鉛筆寫的,一共寫了一百段。
金先生去世後,社科院哲學所領導將這批金先生的原稿交給劉培育整理。為了方便閱讀,劉培育又將金先生所寫片斷的內容和順序做了一些調整,把回憶錄分為三個部分49段🧗🏼♀️,並在每段前面加了提要式的標題👘。1995年,金先生誕辰100年🧟♂️,為了紀念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劉培育主編的《金嶽霖回憶與回憶金嶽霖》🍦,書出沒多久🧦,很快居於排行榜前列。“當時很多人找這本書🦢。”劉培育老師回憶道。2000年🚴🏼♂️👳🏻♂️,這本書再版,又增加了一些回憶金先生的文章。去年🔅,北京大學出版社想出金先生的這本回憶錄,劉培育剛開始沒接受,後來他們一再堅持,劉培育終於同意。新書去掉了回憶金先生的文章🤷🏻🈺,只保留了金先生的回憶文章🚁,並配了許多照片。令他始料不及的是🐟,書甫一出版,就上了排行榜。
“看見金嶽霖,就知道他是哲學家🆚!”
“晚年的金先生還是有些孤獨。”劉培育說♝。每次他去看金先生,金先生都會很大嗓門地喊:“劉培育又來了!哲學所又來人看我了📔!”如果金先生剛好寫了什麽🚶🏻♂️,他會跟劉培育聊👨🏻🦽➡️🧖🏼♀️,劉培育回家後就把金先生的談話記錄下來🏄🏼♀️➕,後來整理金先生的回憶錄時,他發現,當時金先生和他聊的與書面上的文字還是有些不一樣🈳。
劉培育是1964年考上科學院哲學所邏輯室金先生的研究生,當年金先生在全國只收了一人🧏🏿♀️。他還記得當年準備考試時,很多參考書找不到🕶,他就冒昧地給金先生寫了一封信求助🚙☝🏽,十天後他就收到了哲學所學術秘書的信,稱金先生對他的報考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對他的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
“第一次見到金先生,是一副大學問家的樣子,很慈祥🤚🏼,也很帥!金老是越老越帥🔚!”年輕時的金嶽霖喜歡打網球,夏天總是西式短褲配長襪,一副運動裝🐖🧔🏼。正式場合總是西裝革履👸🏿,頭戴大檐帽。有西南聯大的人回憶3️⃣,“看見金嶽霖,就知道他是哲學家!”他在北大未名湖散步,被人認出來:“看,那就是"金邏輯"!”當時很多學界的人都以和金嶽霖相識🧝🏻♂️、相交而引以為豪👨🦼。
劉培育稱自己“學不逢時”。考上金先生研究生後𓀄,因為“四清”運動去湖北🤡、河北呆了各兩年,後來又是文革十年,沒能好好跟著金老做學問。但他永遠記得⛑,金老的學生💪、和金老一起擔任他的指導老師的著名邏輯學家周禮全曾告訴他🙃:金老本想招考學英文的研究生,劉培育學的是俄文💆♀️🤽🏿,但金老看到他的論文👃,雖然觀點和金先生很不一樣,其中還批判了周禮全先生🧑🏼⚕️,但金先生認為他“很有研究能力”就決定錄取他⛔️。劉培育說自己一生深受金先生這種做學問的風範影響,後來他招博士生時,就鼓勵學生有不同的看法。
“貢獻真實完整的金嶽霖”
談話中,劉培育老師告訴我,關於金先生晚年👼🏼,坊間有兩種說法他想更正一下:一是金先生聽毛主席的話🛀🏻🪭,為了深入生活,坐著三輪車去王府井體察民情🧖🏽;二是“文革”時金老遭批判,只能坐平板車去醫院看病。“這都不是事實。”劉老師說🕙,金老在哲學所的人緣很好,“文革”中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少🎁,“文革”開始後金老認為自己沒有工作了,就不應該再坐公家的車✦,所以去醫院就坐三輪車🐬。1972年尼克松訪華北京取消了三輪車🤹🏿♂️🧚🏿♂️,金老就用平板車代替三輪車。平板車坐不穩✏️,金老還讓人在上面做了兩個把手📰。
劉培育老師說,明年人民出版社將出版《金嶽霖全集》🙇,其中有金老在五十年代寫的一些批判文章。有人對此有質疑。“我就是想貢獻一個真實完整的金嶽霖,供世人研究🧑🦯🏀!”劉培育說🚪。
在金老去世前幾天,劉培育去醫院看金老🫵👨🏽🏫,金老指著他向別人介紹:“這是我的學生👰♀️!”說到這兒,劉培育眼裏有一絲光閃過,對於這位也將七十歲的老人來說,這句話是值得驕傲一生的👇🏼。(田泳)
轉自 深圳商報 2011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