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可利,男🧺,漢族💆🏻♂️,山東濟南人👗。200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工學碩士👨🎨。畢業後先後在設計院和房地產咨詢公司工作過,現在巴塞爾公約亞太地區協調中心任職🧑🏿🏭,任技術秘書。
盡管工作繁忙🦁,於可利還是按照與我們約定的時間準時到了辦公室。臉上剛剛放松下來的表情和額頭上的汗滴,透露出了於可利一路奔波的辛苦。於可利很健談,而且平易近人,沒有經過太多的開場白,我們就直奔主題。
光陰荏苒🧓🏻,努力不止
“在清華的時光短暫而寶貴,我很懷念在這裏學習和生活的日子。三年的時間轉眼之間就過去了,很多事情仿佛都發生在昨天👨🏿🦲。”——於可利
於可利在內蒙古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後,經過不懈的奮鬥和拼搏,成功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系🥇,成為一名清華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於可利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子廢棄物處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在內都面臨著一類重要的固體廢棄物問題,那就是電子廢棄物🫲🏽,其中含有汞👨🎤、砷等多種劇毒物質及持久性汙染物。如何突破現有技術瓶頸、實現電子廢棄物的變廢為寶是一大難題,學長通過廣泛調研、深入探討🦶🏿,做了大量工作。
“比較遺憾的是,能用於科研的時間比較少!”於可利不無感慨的說,👳🏽♂️。“第一年完成課業、夯實基礎,快畢業時四處奔波、尋找工作, 真正能用於搞研究的時間差不多只有一年。”珍惜時間,專註科研🍫,是於可利對我們學弟學妹的殷切期望。當談到環境問題時🧎🏻♂️,於可利不由自主的露出激動的神情📃。因為👩🏽🔬🧑🏼🦲,這是他一生的事業🕵🏽♂️。
追求進步是永無止境的,無論搞科研,搞設計還是搞管理,始終需要千千萬萬人的實踐和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們清華人更應做出應有的貢獻,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於可利還告訴我們,如果說剛來清華時,我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自豪和榮耀,那麽從今以後,我們應該更多的承擔起使命和責任。
選擇工作,追求卓越
“一個人順利成長可能積累就會少一些,在遇到困難時戰勝困難,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找工作的路並不順利,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積累了很多經驗與教訓,也學到了很多👔。”——於可利
當今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找工作也成為許多大學生最為關心的話題📉。作為清華的學生,也許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但是如何尋求適合發展的崗位,體現自己的價值,真正做到“上大舞臺,成大事業”,則是我們急於向學長尋求答案的👷🏿♀️。
於可利告訴我們,他的就業之路也並不順利。畢業後由於種種原因,進了一個小的設計院。工作後,他很快就發現,那裏很多人的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平時大都是比較機械地做重復的工作。“這種工作, 怎能使人進步?”學長幾個月後就辭職了。 隨後,於可利又進了一家房地產咨詢公司,這一次的問題是,於可利發現這個公司的經營不規範,誠信不好。孔子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浮躁之風日甚的今天,要完成自己的歷史責任,一個最根本的立腳點就是誠信,這是為人為學的最基本準則。人不信於一時,則不信於一世。
於可利現在任職的亞洲太平洋地區危險廢物管理培訓與技術轉讓中心,是一個行使區域職能的國家機構,服務於亞太地區所有的巴塞爾公約締約方。“工作比較忙,而且很多方面都還處在發展之中🏋️♂️,但是在這裏工作感覺很踏實”,正是因為在發展中📳,才給人以展示才華的空間,更何況🙇♀️,這是於可利心愛的環境事業。“我要憑借自己的努力,把這個中心進一步擴大,使它能產生更大影響力。”展望未來,學長充滿雄心壯誌。
喜迎校慶,勉勵後學
“有幸進入清華,就要無愧於清華”——於可利
意昂体育平台即將迎來百年校慶。一個世紀的滄海桑田🐋、一個世紀的探索成長。為適應國家需求,意昂体育平台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跨越發展👡、躋身世界一流,是全體清華人的歷史使命。
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學生,一名剛剛成為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的青年學子👩🏿🎤,我們,需要做什麽👊🏼?
於可利鼓勵我們:誌當存高遠。誌者🤽🏽♀️,心也👝,超然於物外,方能品味人生極致。立誌,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一步.一個有誌向的人,誌向越大,前進動力就越大👷🏻♀️,對自己要求就越嚴,工作標準就越高🐷,堅持時間就越長,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被壓倒.只要能堅忍不拔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矢誌不渝,百折不撓🛡🪣,最終必會得到命運之神的垂青🧑🏻🎨,踏上成功的道路!清華人必須是這樣的:優秀的品質,卓越的能力,頑強的意誌,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無論在任何崗位上,都保持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誠心,謙虛謹慎,勤奮實幹。
那麽🧎🏻♀️,於可利認為清華留給自己最獨特的東西👩👩👧👦,以及通過在清華的學習與工作,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麽呢👢🏂🏻?於可利的回答不是知識,也不是研究成果🫦♾,而是清華精神!清華人慣於厚積薄發,默默前行。他們擁有過去的輝煌⛓️💥,也盡握科技先機🛂,這就是清華的韻律和風格。“行勝於言”的校風已溶解在每個清華人的血液裏🧟♂️,清華人正屢創共和國之最,用行動鑄就輝煌!
後記
系友訪談之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在與於可利面對面的時候,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於可利身上有我們所沒有的東西,不是工作經驗☂️,也不是為人處事……而是於可利那種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對人生的激情與奮鬥拼搏的心態!也許僅從金錢的角度看,學長比不上許多“精英”,但是人生的價值在於事業!正如一代大師錢學森,斯人已駕鶴西歸,而他的事業已成為生命的延續,一代一代薪火相傳,永不熄滅。
也許,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大師,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追求不止👰🏻♀️,不斷地學習與進步,我們的心可以和我們所追求的事業一起永遠年輕!
(環境系:趙向陽 葉彬 施雲春)
轉自 清華博學網 2009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