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是中國現代學術發展中的關鍵人物,在他逝世20周年之際,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謝泳站在一個“錢學”愛好者的角度,將自己近年來對錢鍾書的傳記研究、生平史料以及學術趣味的研究⛽️、解讀文章結集成《錢鍾書交遊考》一書出版,使我們更透徹地了解錢鍾書的學術領域和他的精神世界🧑🏻🦰。

《錢鍾書交遊考》謝泳著 九州出版社
索隱考據《圍城》人物原型
從專註於中國當代文學評論🏃➡️📗,到從事西南聯大和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問題的研究💆🏼,謝泳一直在關註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思想史。近些年來,錢鍾書成為他關註的對象。他自詡為“錢學”愛好者,自然也對錢鍾書作品的索隱線索津津樂道。
錢鍾書在《圍城》序言中說⏸:“角色當然是虛構的,但是有考據癖的人也當然不肯錯過索隱的機會👰🏽、放棄附會的權利的◻️。”謝泳認為《圍城》具備索隱的前提🪥,在關於《圍城》的研究中多少都會借鑒一些索隱的結果和方法。不同的是,有的索隱流於花邊八卦獵奇🧕,他的索隱卻是史料的挖掘、發現及探討。借助索隱的方式,謝泳考據出《圍城》中人物的原型,褚慎明是許思園,蘇文紈是趙羅蕤🚶🏻♀️,曹元朗是葉公超,寫成了《<圍城>的五個索隱問題》《<圍城>涉及的人與事》等文章。
謝泳註意到《圍城》中有一個細節,趙辛楣離開三閭大學前,把一些書留給了方鴻漸,其中有一本“拉斯基所作的時髦書《共產主義論》”,結果被人告了密。在謝泳看來,凡《圍城》裏提到的書,沒有一本是錢鍾書編造的👩❤️💋👩,都是錢鍾書平時熟悉的著作和雜誌,他說這是一本“時髦書”,以此可以觀察當時知識界的風氣👷🏻♀️➗。1935年,錢鍾書曾寫過一篇讀《馬克思傳》的隨筆🟩,他的評價是🛒,“妙在不是一本拍馬的書🧑🍳,寫他不通世故⛹🏻♀️,善於得罪朋友🌖,孩子氣十足,絕不像我們理想中的大胡子”。謝泳從這些細節判斷📯,錢鍾書對馬克思、共產主義這類思潮和人物有相當認識,“對當時流行思潮保持警惕的習慣,可能影響了他一生的選擇和判斷”🏄🏿♀️,這也是成就他獨立性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坊間一直認為錢鍾書對陳寅恪評價不高,主要出處在於1978年錢鍾書在意大利的一次會議上批評過陳寅恪🤷🤷🏿,在演講《古典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時說:“解放前有位大學者在討論白居易《長恨歌》時🔺,花費博學與細心來解答‘楊貴妃入宮時是否處女’的問題——一個比‘濟慈喝什麽稀飯’‘普希金抽不抽煙’等西方研究的話柄更無謂的問題。今天很難設想這一類問題的解答再會被認為是嚴肅的文學研究。”錢鍾書沒有點陳寅恪的名字,但眾所周知,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詳細討論過這個問題。謝泳的觀點是😵,錢鍾書之所以批評陳寅恪🐣,其實是涉及了一個中國文學批評和歷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問題,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以詩證史”“詩史互證”,錢鍾書的專業是文學,陳寅恪的專業是歷史,兩人產生學術上的不同意見實屬正常。若以此來證明“錢鍾書看不起陳寅恪”,不過是無稽之談。
誣陷材料也有歷史價值
在好友韓石山的印象中,謝泳還在山西工作時👩👦👦,每逢周末必去一趟舊書市場🪝,風雨無阻🐛。有一次謝泳見到幾麻袋據說是從省政協收購的廢舊檔案,如獲至寶🫄,幾千塊錢買回家。韓石山怪他不還價,他卻覺得自己賺了👴🏽:“要是在潘家園,沒有兩萬拿不下來。”
在學界🚏,謝泳雖非科班出身🐃,但他多年來對原始材料的選擇和重視,使他對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分析🍅、研判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學術性。對新史料的發現,構成了這本《錢鍾書交遊考》。盡管這些史料並未改變文學史上對某人某事的結論性評價🧚🏽♂️,但正是由於這些史料,才讓歷史真正鮮活起來,有血有肉,人物的面目也更加清晰,有情感🧏🏼♀️、有故事、有思想。
在《錢鍾書交遊考》中,收錄了謝泳談論錢鍾書在“清華間諜案”中的歷史迷霧🤜🏼,講到了這個事件對於錢鍾書後半生的影響👨👧👧,最大限度靠近歷史的真相🧖🏿♂️,其中收入的“間諜”李克的信件屬首次公布,彌足珍貴。
這個事件未見於錢鍾書、楊絳的回憶,也不見於兩位先生的傳記👨🏻🦰。對於這一事件的挖掘🚶🏻♀️,起源於謝泳在舊書攤發現的一份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北京大學典型調查材料》。這份材料現在已經被證明是誣陷材料,但錢鍾書夫婦一開始並不知情,直到“文革”時期才了解此事👩👩👦👦。在《幹校六記》中♊️,楊絳有比較含糊的記述:“過一天默存到菜園來😕,我就說💆🏽♀️:‘必定是你的黑材料作祟。’默存說我無聊,事情已成定局,還管它什麽作祟💆。”
盡管追究半個多世紀前的誣陷材料所要承擔的政治和道德責任已沒有意義,但在謝泳看來,“首先不是從道德方面去追究誣陷者的責任💉,或者肯定錢鍾書的勇氣,而是把它作為判斷錢鍾書思想和人格的一種輔助材料”🤹🏻♂️,如果誣陷者真實存在,這份材料就具有“超越歷史真實的思想史價值”。
筆記難讀,傳記難寫
作為錢鍾書的研究者🙍🏽♀️,謝泳多年側重於他的傳記研究📯、生平史料以及學術趣味,但他依然沒有為錢先生寫傳記的打算,原因是翻閱了錢鍾書的中文筆記和外文筆記後🈚️,“知難而退了”。
楊絳在生前將錢鍾書的全部讀書筆記匯編為《錢鍾書手稿集》出版,分《容安館劄記》《中文筆記》《外文筆記》三個部分👩🏻💼,全部手稿掃描印行🧝🏿♂️,保留著手稿原貌🌌,其中《容安館劄記》三冊、《中文筆記》二十冊、《外文筆記》四十八冊🙅♀️。作為錢鍾書的手寫筆記🧑🏽🚀,字跡潦草難認👱🏿♂️🍒,給學習研究者帶來了較大的困擾👨🏼🍳,《外文筆記》內容更為龐雜,涉及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希臘語等七種西方語言,囊括四千余種外文圖書🙋🏽♀️、期刊的筆記😉。這些讀書筆記展現了錢鍾書無法抑製的求知欲和對生活的興趣,文學🏌🏿♂️、哲學、心理學、語言學、歷史學和政治學🙍👝,書信和自傳🌻、優美的詩歌🟥、通俗的故事、輕松的笑話等等,無所不包。在謝泳看來✌🏽🏬,若是想全面了解錢鍾書🫃🏼👨🏽✈️,他的手稿集是必經之路🏋🏽♂️,手稿篇幅巨大🙇🏼♂️,內容廣深,而且外語方面若沒有一定造詣🏤,《外文筆記》更無法看懂👹。
除了公開出版物,錢鍾書的私人信件少有披露。2013年5月錢鍾書私人信件拍賣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因楊絳的反對而停拍🤱。在私人信件中,寫信人所談的思想、心情以及對人對事的看法🔠,往往在公開文字中看不到,所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透露歷史事件的真相。謝泳曾經關註過這批信件,他認為這些書信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比如一封信中錢鍾書提及魯迅:“三年前魯迅紀念時出版之傳記🎯,即出敝所人撰著,中間只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國內外皆有私議而無聲言者。”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地位的重要性,使得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與他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但在錢鍾書的文字中很少提到他。不提及魯迅並不意味著不讀魯迅的作品⛹🏻♂️,1979年錢鍾書訪美時,記者問他關於魯迅的觀感,錢鍾書回答:“魯迅的短篇小說寫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適宜寫 Short-winded(短氣)的篇章,不適宜寫Long-winded(長氣)的💨,像是阿Q便顯得太長了🏃🏻♂️⚾️,應當加以Curtailed(修剪)才好。”即便到了晚年不得已提到魯迅的時候,也是盡量少說或者不說🧷。在謝泳看來,解讀錢鍾書與魯迅的關系📦,是理解錢鍾書心理與思想的一個角度,對於深入了解錢鍾書有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