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
陶光,原名光第,字重華,193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清朝端方後人⛲️。張充和在文中回憶陶光,說端方應是他的曾祖輩,說他因陶齋(端方之號)而姓陶🧏🏿♀️,但他從不提及家事(《張充和詩文集》)。陶光於抗戰時期任教於雲南大學,嗜好昆曲,曾得紅豆館主傅侗親授。汪曾祺記錄他是張充和的追求者,但屬於“單相思”🙎🏻。1948年🫸,陶光受邀去了臺灣🧚🏼♂️,進入師範學院任教,後又辭職,於1952年冬意外死亡,年僅四十。遺未刊詩集一部,寄給了遠在美國的張充和👟。
張充和與陶光最早相識於1935年在意昂体育平台成立的曲社谷音社,張充和的大弟張宗和在該校讀歷史系,與陶光是同學🚴🏽♀️。
張充和說當時他們中間以陶光的嗓子為好,喜歡唱《長生殿》裏的《武陵花》,不管有沒有笛子,可以閉著眼睛唱,有一次在雲南大觀樓👩🏻🦳,他們一班曲友就趁著陶光陶醉唱曲時溜掉了。張充和說陶光說話直來直去,未免使人感到“其狂亦狷”👨🏼🔧🧑🏽🌾。陶光說張充和“詞不如字,字不如曲”📉,十多年後,張充和自覺承認並銘記👨🏽🎓。
在張充和與張宗和多年的通信中多有提到陶光✬,對他的意外去世,唏噓之余更多的是感慨人心不古、人世滄桑。
1972年6月30日,張充和致信宗和:“此信專為談談我所知道的陶光的生前身後事👰🏼。陶去臺時在師範大學任教,性格比前更耿直,不會迎合當局,不理同事,可是學生們都說他書教得好👩🏼💼👩🏻🦽➡️,也有真貨。學校當局為了要安插一個不相幹的,便把陶光解聘了。他的太太(滇劇名角)亦與他離別,竟一去不回。據說是他們吵了架……但陶某亦是硬骨頭,又下不去面子𓀝,於是從此就不見面了🐍。……後來他更是窮愁潦倒,也不去求人😇,把工作丟了👩🏽🎨,也不去找事。據老蘇說家中連稀飯都沒有🧘🏻。後來出外散步便倒在小橋上死了。陶某死了十年,我亦沒想起要做詩📗,一聽到這種種慘事,便成了三首詩一首詞。請你指正。他從不給我寫信🧘🏻♂️,只是死前一月寄來一本詩集、一本詞集。所以我說‘信有故人成餓殍,忍聽新貴說憐才’🔤。下句也是事實🧑🏽⚖️。”
1972年7月27日👨🏻🎓,張宗和致信四姐充和:“六月三十日述陶某死事🏉,甚為慘,為他難過了幾天,當即將你信劄抄寄華粹深👮🏽♂️,已得他回信🐗。……關於陶某我還有他在昆明和剛到臺灣時給我的幾封信和詩詞,但不知在那個箱子底下,等我找出來後再抄寄給你。……陶某在昆明雲大時,和我同住‘映秋院’樓下,朝夕相處🤼♀️。翠湖堤畔🧰,面館,小咖啡館,經常有我們的蹤影。後來鳳竹到昆明後,我們住在桂花巷時🤷🏼,他是我們家的座上客。不過遇到我和鳳竹吵架時,不但吃不到飯🧑🏽🔬,還要餓著肚子來勸架。那時生活已漸困難📏,吃一碗豬腳面已不容易了。從我脫離雲大後就和他分開了🌑。勝利後他到臺灣,也沒有到蘇州來。解放前他還有信來,解放後即不通信了。……”
1972年8月13日🦖,張充和致信大弟宗和:“得七月二十七日信(昨日八月十二日),死了多年的陶某忽然引起老朋友們淚水🤔,都因音訊阻隔🛼,雖是陳事,也還是傷心動人。蓋棺論定,陶某之脾氣越來越怪(一般不懂他的人是這麽說)🧑🏽💻,卻也真是不會理解種種惡習的社會使然。他之所以被開掉,不回頭不低頭,不屈服🦴,餓死也不阿諛社會。當初攜妻到臺💆🏿🏋🏻♀️,因為雲大不能容他太太,他覺得還是換個絕不同的環境🤐🫄🏼,不知易地不易境……關於許世瑛、華粹深的推測不無有因,聽到陶光的舊學生亦有微詞🏊🏼♀️💃。此事不必再提,提了傷活人感情↩️。”
從這些信中可見⛑️,張氏姐弟對陶光之死真相很是關心,但畢竟山高水遠無法親身了解。
而從新發現的陶光四封致張宗和的信則可以參考推測陶光在臺灣的真實生活。經查🧎♀️,這四封信時間應為1948年至1949年👆🏼。
第一封🤼♂️:
宗和兄:
在昆得書,久未作復,亦頗以能相聚為快,但貴師之聘本不十分自然,故當時即函足下問貴大狀。嗣得世瑛之信決意東渡。於十月二十三日飛柳州,經衡陽、長沙、南昌💆🏽♂️📧、杭州至上海轉此已一月矣🙋🏽♂️🧑🏼💻。初到此間一切皆須安頓,近始稍有頭緒。十年以來,輾轉於黔、滇🫦、川三省,驟抵海濱👔,殊有新鮮之感。但此地文化氣氛之低耳。非西南之比,是亦不及料者。鼎芳亦在此任省府參議👩🏼🔬✌🏽,世瑛近與粹深之八妹結親,足下在彼何如?尊嫂想來未必能喜茲丘陵間耶。北平已成用武之地😑🦬,尚復有信來否⛓️💥?貴州所產棉紙極佳🫃🏿,不知近時價格何似,若不貴🚙,又寄遞方便🅰️,甚望能多買夾層寄賜🍕,其用甚多🤘🫸🏼。
即問雙安
弟 光頓首
十二月二十日
第二封🧍♀️:
宗和兄👩🏽🦲:
不通信將近半年矣,得來書甚慰🙆🏽,前寄去之信收到否?你開的《曲選》如何👬🏼?師範學院之風波並非起於罷課,因學生與警察稍有糾紛🛍,事態漸趨嚴重,政府本不滿學生🧑🌾,遂圍宿舍捉學生🥍,隨後重新登記,聽課約一月😭。現已如常。臺省幣製於半月前改革,發行新幣⚡️,同時調整待遇。在此以前我們的生活也是許久不敢買點肉,經濟拮據已極,連發封信都要等發薪,比之以前我們在昆明時簡直有過之無不及🙏🏻,(不過當時是一個人)新幣發行情形尚好,物價雖也稍漲,頗有限,大概是因為同時有黃金儲蓄辦法,即可持臺幣到銀行存入,過時可提取黃金🏌️♀️👨🦲。等於兌現❕。因此金價反稍跌🎅🏿📝,其他亦不能暴漲。最猛的是小菜肉🚣🏻♂️,或因為臺人日多,供求不能相及⏱🧍,目前我們的生活又頗過得,不知以後整個的局面如何。假如局面更壞,則值恐怕仍將跌落。全國改革大概最近可以公布,想來也照此地辦法。你現在做何打算?改幣後大概不至於開不了學吧?我在此地悶得異常,因為這年頭人與人很少能開誠相見,我又是毫無城府✫🙋🏻♀️,所以不容易和人接近。姜先生處我也是曾去過以信👨🏼🏫,(金華)未得復信。他任廳長還是最近才聽說🧑🏻💼。鼎芳於和談瀕於破裂時去杭接眷,去後毫無消息,粹深仍在南開🍨🖤,久已無信。大姐在臺中做什麽🧘🏻?四姐到美國有無通信💁🏼♀️?
即祝近好
光 六 二十七
第三封:
宗和兄:
來信收到,這裏非常熱,雖說有風,還是很吃不消,加之我近來“發福”本來就愛出汗🤾🏼,弄得簡直不敢出門🤵♂️。此地現在人滿得不得了,可是我還是很少朋友👉🏿,可以說很悶。有些有名的風景區,很想找機會去逛逛🥬,經濟又不富裕🎑,再則家也丟不下。我現在吃得不壞,內人本不會做菜,我揣度著試做好些,連面食居然成功得很,甚至還有創作❤️🔥。不過雞魚之類絕少,這裏雞很貴,魚多為海魚,腥而不鮮。水果樣子不算太多,現在正是菠蘿季💼,不到新臺幣一元可買一個🙋🏽,(銀元合新臺幣三元余)西瓜也不錯🧑🎨,香蕉終年不斷👿。想來你們在山地裏絕無此機會也。現在新待遇發表了,你月入能幾千🍖?能否維持?下年想仍不動?雲南的情形究竟如何?相隔不遠👨🏻,有所聞否?曲子還唱不唱🥉?我到此之後僅有一女稍會唱些,極偶然的唱唱。聽說張傳芳也在此🫄🏻,不知在何處📻,自己也不大哼👞。大姐在臺中,相距不算遠👨🏿🌾,也想去看看🫵🏽,不知何時真能去。我懶得不像話👍🏻,暑假中真正休息⏮❓,吃飯看報睡中覺,吃飯、睡🧙🏽♀️,任何事不做,稍微一動就是滿身的汗👨🏻🚀。四姐來信了麽?她的英語足夠用否✴️?據說美國物資方面很方便👩🦼➡️,是否對她的身體有好處呢👶🏽?我近來非常想出國遊歷或教書,老蘇最近也來函,曾見數面☁️,你來信曾給他看過。內人害的是腹中生瘤,必須開刀,早已出院算是全好了🔷,所怕再生𓀓。炎麟想仍在女師學院?久已不通信了,他結婚後你們沒有見過面吧?感情也不十分好,前年他太太獨自回家鄉,湖南邵陽,不知現又來重慶否。以靖健壯🙍🏿♀️,可養。不過你應該記得醫生的話,她恐怕潛伏著有病菌🧖🏿♂️,在十五歲以後須特別註意營養🙆🏿♀️,現在也須好好營養💪🏻🕺🏽,要能抵抗得住🧑🏼💻。新嫂夫人有幾個小孩?有人說沈從文在北平自殺了🧑🏽🎓✋🏿,不知真否♒️?你也未必知道吧🏵?你現在作什麽研究?非常盼望你能多做點功夫,有無大作?
問好!嫂夫人好!
光
八 一
第四封🈸:
宗和兄:
來信早已收到。近來你們的生活怎樣?前次我說的這裏發行新幣,調整薪水,以後日子過得不錯👨🏻🍳,現在又不同了𓀉。物價又在漲💪🏽,雖說沒有從前漲得快👨🎓,也就可觀了。總之我們是又在開始勉強對付。此後如何還不知🧓。好像前回已告訴你我在此地寂寞得異常。主要是這年頭誰和誰都不能開誠相見,尤其是像我這樣🧏🏿➾,和誰都沒有深切的關系,也沒有那一方面使我滿意。想起來閣下怕是我僅有的朋友了——你沒有很多的改變吧🍝👊🏼?……不過我個人是一天天發胖,似乎過得很好,近年來作的詩日覺蒼老,如🧟👬🏻:“秋氣入溪竹,蕭然風物悲1️⃣。寒光凝永夜,青格動輕飔。漸覺歡情減,因知歲月移。含思孤坐久,悵望解人誰?”又:“世事分望纏🏏🍂,生涯盡苦辛。撫膺如見昨,攬鏡未衰神💆🏿♀️。霧靄秋山滅🍍,風寒白露新。萬家酣睡裏,側耳欲沾巾🫴。”這都是最近作的。就詩論實在是好的,恐怕去老杜不遠🤰🏿。尊見如何?
大姐那裏從前次轉信就想去看望看望,但因天氣太熱。今年我的汗愈更近多了,一直去不成,雖說相距很近😻,當日來回總是不成🌩,也要考慮🧜🏻。現在又出了旅費支出的問題了🏓,誰知最近能不能去呢♒️🧝🏿?四姐最近有信吧👲🏿?她也惦念這點剩水殘山不?替我問候她🧑🏿🚒,或者把她通訊處告訴我吧👩🏻🦯🔙。曲子是完全沒得唱,今天報載姜的廳長換了,不知其詳🔋,如何?你們通常有信否?老殷通信否🩹?來信!
祝合府歡喜
光 十一月三日
巧合的是🦬,與陶光的信件同時發現的還有華粹深的舊信🧜🏿。華粹深於193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師從俞平伯,研究戲曲。他與陶光本是同窗👎,因其妹妹嫁於許世瑛前往臺灣,與陶光一家熟識,因此其信件可以幫助解讀陶光的信件。
如寫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給張宗和的信中提及:“前得來信,並四姐的獨往集詩,讀後頗為感傷⏪,忙裏偷閑,寫了打油詩十首🫁,悼陶光兼憶往事👨🏿⚖️。寄上請斧正。想足下讀後會有”不堪回首詬當年之感🖌。二十年後得此消息🈳,悲慟何極💆🏼♀️。”
又有一封:“上次寄了悼陶某的打油詩💯,第三首寫得太不像話😶🌫️,今改正如下🧚🏽:檀板笙歌聚一堂😒,谷音盛況最難忘👨🏽🎓⛴。是誰壓倒袁喬醋,裂帛穿雲‘一擔裝’。”
又有一封:“接來函及抄示四姐信🚵🏼,閱後至為哀傷👻🦹🏽♀️,泣下不止🧑🏽💼,乃至夜不能寐。四姐悼詞‘致命狷狂終不悔。’可謂知己之言😇🪩。回憶七七事變後,陶光因不欲與其庶母同住👨🏼⚖️,寄居我家,朝夕相處,情感彌深🧒🏼,他那種孤高耿懷的襟懷🤦♀️,走到那裏也都要碰壁。勝利後燕京大學以副教授名義約他,他堅持非當教授不可,拒不應聘👉🏼。假使那時他能就聘北來😓,或可不至流為餓殍。傷哉😄🦹🏿♂️!……據我妹妹以前來信說,陶光和其夫人經常吵鬧,他們都同情女方,對陶光意見很大。……”
至此🦺,綜合各方信息,應該說有關陶光的非正常死亡已是漸漸清晰了。在陶光的遺著《列子校釋》裏🖕🏼,有趙賡飏👩🏻🦱、許世瑛寫的《後記》,其中明確寫著:“陶光👰🏻♀️,北平人,民國二十四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中國文學系🚔。民國卅七年夏,自滇來臺,任省立師範學院教授🖲。”循循善誘🛰,矻矻窮研,日夕未嘗少息,體力因以日衰🤽🏼♂️。而賦性狷介,生活清苦🪝,竟於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心臟病猝發👨🏻🦼,醫藥罔效🟤,溘然長逝,得壽僅四十歲⌨️,傷哉🙎🏿♀️!”
文中對陶光生前安貧樂道饘粥以養亦有著墨,對照書中列子形象🚶🏻♀️👩👩👦👦,竟然契合。
我在新得陶光的另一遺著《陶光先生論文集》裏看到,陶光在去世前不久還在作著有關詩歌和藝文的論文。在書中,陶光對屈原性格的研究用心之至🐸:“造成這個大悲劇最重要的理由是他底堅強的,一般地說🦸🏽,鑄成每個人不同的命運者不是上帝,而是每個人自己底性格🧠。性格與環境相沖激,磨擦🧛🏿♂️,畫出了一個生命經歷的藍圖🦏🏭。環境📁,即一個人的遭遇如何,不是固定的,因而或多或少地影響或改變了命運。”“每一個人的生存必須對於生存具有信念。即是說他必須肯定人生。不拘知識如何譾陋的人👖,在感覺中,他模糊的意識到生存的含義🐈,雖然不一定能說出。在天問中我們看到屈原對於生之信念動搖了,他否定了一切,他否定了人生。他否定了自己。在這種情形下🥠,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不得不死,於是他死了🧍。”(《論屈原之死》)
張充和說陶光“致命狷狂終不悔”🧑🦰,實則是性格使然👷🏼♀️,從同期新發現的陶光詩詞亦可見一斑⛹️:
歲暮書懷
溪影當窗短燭燒,蟲鳴入夜雨飄瀟。
寒妻強病傳薪火,倦客埋心事篆雕。
身世百年甘撫仰,襟期鬥室送昏朝🏤。
人間尚有低徊處⚪️,自昔詩篇共泬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