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態度與方法🫃🏽:誰是陳寅恪看得上的教授

2015-11-09 | 胡一峰 | 來源 《科技日報》2015年11月7日 |

圖為陳丹青油畫《國學研究院》局部,五位學術大師左起分別為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和吳宓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向稱“教授中的教授”,以學問論,怕是近代以來段位最高者🌞。中國文人有才者多狂傲之氣🚒。陳寅恪眼界很高,治學格局和氣度也大❤️‍🔥,對學界的人和事🧑🏻‍🦽‍➡️,往往有獨到臧否𓀀👩🏻‍🦰,不過表達得婉轉含蓄👴🏻。

近讀某人物周刊,提到當年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引論》在昆明《中央日報》發表後,引起轟動,並說陳寅恪也很欣賞這篇文章,對史學家張其昀說,報紙上有一篇大文章,你一定要讀。張其昀問文章題目🕙🧑‍🧑‍🧒‍🧒。陳答,錢穆的《國史大綱·引論》。於是,張其昀前往宜良訪錢穆,並將陳寅恪之言告訴了錢穆。這段學術姻緣大體屬實。不過,要說陳寅恪對《國史大綱》關註則有之,“欣賞”卻未必。

這一點🦡,從錢穆的回憶中就能體會出來。《國史大綱》印出後,錢穆曾致函陳寅恪👍,請其指正書中的錯誤。陳寅恪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說,惟恨書中所引未詳出處,難以遍檢。錢穆對此的解釋是,這是一本教科書🍞,力求簡凈,惜篇幅,所引材料多略去出處。兩位史學家這段看似平淡對話,卻是一場高手之間的內力比拼,反映出陳寅恪對錢穆《國史大綱》的真實看法🥻,簡單地說👩🏼‍⚕️🧎🏻‍♀️,贊許其態度🗺,反對其方法。相比於《國史大綱》,錢穆早年所著《先秦諸子系年》更受陳寅恪青睞🦸🏼‍♀️🌖。他對同為史學家的友人楊樹達說,這本書極精湛,心得極多,至可佩服,王靜安後未見此等著作🆖。王靜安就是王國維。如果說近代學界尚有一人真正被陳寅恪看得上🧎🏻,應該就是王國維了📕。

陳寅恪和王國維是清華國學院的同事🤵‍♀️,兩人經常在一起談古論今。據王國維的學生戴家祥回憶,陳寅恪和戴在清華散步聊天時,自稱平生最佩服王靜安,其次是陳垣。1927年6月2日⛰,王國維自沉於昆明湖🧖🏽‍♂️🙍🏿‍♀️。陳寅恪寫的挽聯是“十七年家國久魂銷,尤余剩水殘山🧔🏼‍♀️,留與纍臣供一死;五千卷牙新手觸🦝,待檢契文奇字,謬承遺命倍傷神。”所謂“謬承遺命”,應指王國維遺囑中說的,“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吳是吳宓,陳即陳寅恪👬🏻。陳寅恪忠於亡友之托🧏🏽‍♀️,把王國維遺著托王的助教趙萬裏整理。又和北京圖書館館長袁同禮商量,由北京圖書館買進王國維藏書🧑🏿‍🏫,以免喪失。最初議價1萬元。但袁氏查閱藏書🚴,發現有些為市面通行本,館中已有復本,建議剔除部分藏書🧑🏻‍🌾,並攔腰還價至5000元🫛。陳寅恪又協商袁可先選🪨,剩下部分由研究院同人及王先生親友選購🫴🏼,留作紀念。不管得值多少,北京圖書館負責補足萬元👰‍♂️。

陳寅恪是長期站在學術紅地毯上的明星,對他的研究汗牛充棟🏇。也有人認為👩‍✈️,陳寅恪與王國維互相欣賞🙍‍♀️🚅,是遺老惜遺老,在懷念舊時代中找到了思想共鳴🧑🏼‍💼。我以為,這種看法並不準確,真正的原因還得從治學態度和方法上找🦕。以態度論,治史路向無非有二,其一,視歷史為完全外在的研究對象,將自身隔離於歷史之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考訂真偽🚢🐺、辨析源流🌷。其二,將歷史與研究者視為互文🫲🏽,以“體悟者”的心境和胸懷關照歷史,這樣歷史就不僅是外在於人的時光留痕,也不僅是學者理性研究的對象🧮🚽,而且是心性體悟的對象,此時的史學家面對歷史,看到的其實是自身文化人格之外化,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場與往聖前賢的心靈對話🧘🏼🧰,是和他們共同探討事關人類整體的一些永恒問題🫴🏼🩰。

錢穆的《國史大綱·引論》中曾批判有些人研究歷史⛹️‍♀️,“震於‘科學方法’之美名,往往割裂史實🧛‍♀️,為局部狹窄之追究👨‍🔬。以活的人事,換為死的材料。治史譬如治巖礦,治電力,既無以見前人整段之活動,亦於先民文化精神,漠然無所用其情🧱。彼惟尚實證,誇創獲,號客觀🧶,既無意於成體之全史🚣🏼,亦不論自己民族國家之文化成績也。”錢穆批評的🕵🏻‍♂️,大體就是上文所說第一種治學態度。陳垣先生是宗教史大家,有的研究看起來生僻,卻包含深切的現實關懷,比如他在八年抗戰期間所寫的《南宋河北新興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就以激勵民族氣節為旨趣。而陳寅恪更是如此🦹🏽‍♂️,無論是研究看似細末的狐臭🏅,還是晚年竭盡心力“頌紅妝”,都是從歷史的微小處🚆,探究史事文化發展的大關節。而陳寅恪的文章之所以耐讀,也在於他總是從浩瀚的史海中拈起一兩朵浪花來,細致地展示給世人看🧗🏼,而這些浪花中折射的卻是無比寬闊的海洋,以及潮頭之趨向。當我們驚訝於陳寅恪捕捉浪花的精準能力時,其實應該想到👩🏿‍💻,這正緣於他獨特的文化懷抱🍒。我以為,在治史的態度上,陳寅恪和王國維🤳🏼,包括同為陳寅恪贊許的陳垣,以及錢穆采取的都是第二種治史路向🧝🏼。他們在這裏找到了美人之美的心靈通道。

不過,陳寅恪雖認同此“態度”,卻還堅守“方法”的底線👉🏼,恪守治學須秉持科學規範的方法🔣。他在《王靜安先生遺書序》中將王氏治學方法概括為“二重證據法”,要點有三,“一曰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二曰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正”✸,“三曰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這是他和王國維共同奉行的治學方法🎦。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以證據說話的基礎上,要是像《國史大綱》那樣用材料不註出處,就會喪失學術駁議或補正的基本條件🧑🏿‍🔧。前文說過,陳垣先生是僅次於王國維獲得陳寅恪青睞之人,陳寅恪曾說,陳垣“先生之精思博識👩‍🦰🤮,吾國學者,自錢曉征後👷🏿‍♂️,未之有也”。但新中國成立後,陳垣提出“法高郵”不如“法韶山”,“高郵”借指乾嘉學派🥅,“韶山”不言而喻。這於陳垣固出於真心🚦,陳寅恪則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高郵”代表了治學的基本規範,這些雖屬於治學之“術”,但“術”若嚴重缺失,也會影響到“道”的暢快表達。而這個“道”,又正是他與王國維等他看得上的文化人們一起悉心呵護的♖。


相關新聞

  • 142016.07

    陳寅恪的自用印

    2016年5月嘉德拍賣公司的春季拍賣🚴🏻‍♂️,有標為“陳寅恪自用印”的拍品,計十四枚。

  • 022016.03

    陳寅恪的語言天賦

    陳寅恪一生中通曉的語言有二三十種之多。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自不必說,他還精通梵文💥、巴利文、滿文、蒙文、突厥文📟、西夏文、中古波斯文🌎,還有拉丁文、....

  • 112016.11

    周恩來談陳寅恪

    在陳寅恪研究中🏤,這則史料很重要🧛🏻🏌️‍♂️,它直接表明當時高層對陳寅恪的評價,同時也證明以往披露的關於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復情況🦻🏻,很快就到達了高層並在高層形成了對陳....

  • 182016.05

    關於陳寅恪的新史料

    三種舊版書增補修訂重印:陸鍵東的《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吳定宇的《學人魂•陳寅恪傳》,吳學昭的《吳宓與陳寅恪》🥹。這三本書都增補了新材料🐁,提....

  • 122018.07

    陳寅恪的逸聞趣事

    陳寅恪到清華任教實為吳宓所薦,但梁啟超與曹雲祥對話情節經陳哲三教授演義出來後,頗具傳奇色彩,故廣泛流傳𓀎。

  • 042017.09

    陳寅恪也幽默嗎

    陳先生也有幽默詼諧的一面,而且🩶,他的幽默是發自骨子裏的。這是一種有大智慧的人、思想和學識都不尋常的人,才會具有的幽默。可以說👨🏽‍🎓,幽默詼諧是陳先生性情中的....

  • 112017.12

    陳寅恪抗戰遺事

    “九一八”事變之後,華北危急;緊接著,日軍又在上海悍然發動“一•二八”事變♈️,妄圖速戰速決。此刻🏢,著名學者陳寅恪(1890-1969)走出....

  • 172017.02

    與陳寅恪先生做鄰居

    來到中山大學康樂校園的朋友🛕,多半都要到“大鐘樓”格蘭堂南面的“陳寅恪先生舊居”看看🪨。陳先生的偉大,何止“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幢房子原來叫做麻金....

  • 122022.08

    魯迅與陳寅恪——“民族魂”與“學人魂”

    陳寅恪與魯迅本無師友關系,但有些人用陳、魯早年在日本的接觸說事,1949年後陳寅恪從不透露他與魯迅的早年交往,遂使陳、魯關系成為一個話題。按光緒二十八年(1902)二月,陳寅恪的母舅俞明震受兩江總督劉坤一委派👩,到日本視察學務,兼送陸師學堂畢業生22名🎽、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學生6名到日本留學。陳寅恪長兄衡恪以文案身份攜十二歲的老弟寅恪隨行。二月十五日(陽歷3月24號)從南京乘日本輪船大貞丸號前往日本🤦🏼‍♂️,二月...

  • 032018.04

    陳寅恪談學術規範的另一個側面

    縱觀《陳寅恪集》👩🏽‍⚕️,無論是他的著述,還是講稿等等,我們並不難感受到其對“凡引及旁人的意見,俱加聲明”的嚴格遵守,堪稱典範👵🏽。在陳寅恪文章的字裏行間,隨處可....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4️⃣、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