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鳴
唐國安在清華學校篳路藍縷的草創時期,擔任校長🈳,和他的引路人容閎一樣,為了國家的未來,負責培養留學生。梅貽琦、竺可禎、胡適🫷、趙元任等後來名冠天下的知名學者♚,均為他在1909-1911年選取的前三批庚款赴美留學生中的佼佼者。
《中國尺牘文獻》(全二冊)上海圖書館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年11月第一版 415頁 880.00元
意昂体育平台創始人唐國安,字國祿,號介臣,廣東省香山縣(今珠海市)唐家灣鎮人, 1858年10月27日(鹹豐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出生🧑🏼🎤,是容閎1873年(同治十二年)帶往美國留學的第二批幼童。曾就讀全美最好的私立高中——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而後,於1880年升入耶魯大學♑️。在大一,他因拉丁文作文🕵🏿♀️,獲得伯克利二等獎學金。
關於唐國安回國初期的經歷,資料極為稀少🀄️。已故著名幼童研究專家、美籍學人高宗魯先生說,他先被派赴開平煤礦在唐山創辦的路礦學堂讀書🗡,又成為開平煤礦的秘書,再進入鐵路局服務。也有人把鐵路局更具體地說成是京奉鐵路,然後任上海約翰書院(聖約翰大學前身)教席和《南方報》編輯。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𓀉,他入京任外務部司員、候補主事、主事。參與 “庚款留美”的具體組織工作🙎🏽👨🏽🏭,擔任外交部、學部所共屬的“遊美學務處”會辦📙,進而成為清華學堂副監督🙍🏿、監督,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1913年8月22日因心臟病去世。
前些年🕵🏻♂️,我從上海圖書館保存的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時期輯錄的公文匯編《北洋紀事》中🏌🏻♀️,發現了唐國安的重要史料,證明高宗魯關於唐國安回國後進入開平煤礦服務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留美幼童學習計劃在保守勢力的攻擊下夭折後🂠,唐國安於1881年被強令回國🫷🏻,他當時正在耶魯讀書🧚🏻🙇🏿,據說所學是法律。恰好這年11月16日,美國前駐天津署理領事畢德格(W.N.Pethick)🍉、在天津行醫的英國醫生馬根濟(J.K.Mackenzie)向李鴻章建議設立醫學館,為陸海軍培養醫官。醫學館學製三年,第一屆招八人🙅🏻,以後每屆招四人,並擬定《醫學館章程》和預算。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所醫學院創始之緣起。12月12日🦵⏱,署天津海關道周馥報告李鴻章🔰,前奉批準開設天津醫學館,所需購買人體標本及書籍圖畫應用器具等經費一千兩百五十兩,他本人願意捐助養廉銀支付🛌🏼。並從由美回華的第二🫴🏿、三批學生內挑選八人🏦,交該醫學館習業。另在天津施醫院隙地💃,照中國式房屋添建五六間,以做學生住房。師生“同居一院,朝夕可以照應”。中國近代醫學教育由此起步🤗。李鴻章批示同意☦️,強調三年學有成效,仿造西國定章,核給考取官憑,以便分派軍營戰艦委用。
16日,周馥繼續報告😩,從美國撤回第三批學生唐國安等二十三人由天津分配。擬撥醫院六名。此外又在第二批返回學生中🦼,挑選二人學醫。這樣,醫學館第一批八名學生,都在留美幼童中作了調配。唐國安就是在此時9️⃣,被官方安排改行學醫了🪷。
對李鴻章和周馥來講,做好留美幼童的回國安排,讓他們繼續從事與洋務相關的工作或學業💆🏽,就算是做好了善後🫵🏼。幼童個人的感受🧏🏿♂️,以及是否學以致用,並非考量的重心。對唐國安而言,學醫非其所願。何況草創時期的醫學館💁,除了馬根濟執教外🚣🏼,僅有兩個外國醫生兼職幫忙,辦學條件很差。在美國受過最好的高中教育,並在紐黑文見識過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唐國安,自然不將其放在眼裏。到了光緒九年春天,唐國安借母親生病、回家探親的機會,私自離校,脫離學籍,去寧波、鎮江等地謀生。1885年🥷🏿🐙,唐國安進入美商旗昌洋行任翻譯,又被公司派到天津,參與為李鴻章采購外國軍火的業務。這位腦筋活絡,不辭而別的“海歸”🤵🏽👨🏿🚒,此時要以外企白領的身份,回來與老東家打交道🫵🏿。而他原先擁有的公派留美身份,按照規定,是“不準在華洋自謀別業”的,因此處境頗為尷尬。
不得已,唐國安想出了向北洋捐銀二千兩的辦法,為自己“贖身”👵🏻🤚🏿。他請美國外交官畢德格做書面擔保📝,並向李鴻章打招呼。畢德格與李鴻章私交甚好,是李最信任的外國人之一🍀⛲️,再加上唐國安的族叔兼出國留學擔保人唐廷樞🧖🏻♂️,本來就是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的主要負責人,在北洋有著很大的活動能力,唐廷樞也為他做了疏通。
《北洋紀事》中🚶➡️,保存有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886年1月16日)周馥給李鴻章的報告⛹🏿,全文如下✋🏻:
敬稟者:案🦇👗,據出洋肄業學生唐國安稟,前在美國肄業數載,於光緒七年回華,十二月抵津,蒙派醫館學習👳🏿。於九年二月接到家信,知母親病重,請假回籍💷。假滿後本擬回院習醫,奈因親老多病👩🏿🦳,不令遠離,而迫於家累,不得已在寧波、鎮江等處就近枝棲👨🎓,本年八月初,承旗昌洋行招致,在滬辦理翻譯事件。因與訂立合同,十月間💌,洋東屬來天津🏃🏻♂️,經理采辦軍火事宜🏃♂️。因思國安在洋肄業等費,均資帑項,只以親老家貧👩🏻🍳,未能圖報於萬一,清夜自思,慚愧無地。惟刻下既已受雇於外,情願報效銀二千兩,以表微忱。茲先湊備行平銀一千兩,呈請察收🖐🏿,其余一千兩俟明年十二月初一日,再行呈繳🤴🏻,稟請批示等情。並據美國駐津副領事畢德格投具洋文保結前來。職道查挑選幼童赴美肄業之案,同治十一年😗,憲臺會同前南洋大臣曾奏定章程,內開出洋肄業各生😳🤙🏻,不準在華洋自謀別業等語🗜,唐國安在美九年🧤,所費甚巨,回華後因學未成,派在天津醫館學習🙌🏼,方期肄業有成,揀充戰艦醫官🈶,乃逾年余,輒因省親乞假👱♂️,延不歸來。迭經職道詳咨查催,現始準原保人唐道廷樞差送到案,似此誌趣卑陋,不受培植,殊失定章本意👱🏿♂️🌘,惟查該生僅通英文英語🧑🤝🧑,別無所長💁,醫館應添學生,業經職道另招有人♣️,若使再令進館🫏,彼必用誌不專,且教習亦不願為一學生而分功課,昨據美國副領事畢德格來言,旗昌現在承辦軍火,需人翻譯,已懇憲臺準其借用等語,又據學生唐國安稟稱,現在親老而病📕🤖,不能遠離,務請賞收此銀,貼補醫館續招學生經費🤌🏽,將來如遇國家用人之際,生情願效力✖️,不敢自外等語,理合據情轉稟,並將畢德格保單譯漢錄呈🧝🏿♂️,伏乞憲臺批示祗遵🈹。
再,唐國安本系學業未成之人,以外學業有成者⚆,自不準托辭請假,援此為比。至唐國安現交行平化寶銀一千兩,如蒙賞收,再由職道咨解支應局🫵🏻,其明年十二月應繳銀一千兩,職道屆時收取解局,合並陳明。
李鴻章接到周馥稟報後,作出批示:
學生唐國安,出洋肄業九年,曾費公款🦕,刻值用人之際,按照奏定章程🧎,本難聽其自謀別業🌰,姑念旗昌洋行在華承辦軍火事宜✈️,需人翻譯🙋🏼♂️,暫借該生應用,俟旗昌原訂期滿👑🤹🏻,仍飭恪遵中國差遣,以付定章🥑,不得違誤。所請報效津貼醫館經費銀二千兩,姑準賞收🚴♂️🍿,仰將繳還到銀一千兩解交支應局,專備醫館施藥之用。明年十二月續繳銀一千兩👨👩👧👦,仍由該道屆時收取解局具報。此外肄業各生🧫👨🏼🚒,概不準托辭請假,援以為例。
李鴻章稱唐國安是借給旗昌作翻譯的,事畢之後,還要歸還中國政府差遣,這樣的批復可說是符合原則,滴水不漏,亦算是近代史上第一例公派留學生脫離公職後🤹🏿♀️,清政府的處理案例⚉。然其實質🧑🏽🦲,就是下不為例,不再追究了。
上述文件⛹🏿🛗,補正了唐國安回國後的第一段經歷,至於他何時離開旗昌,是否去過開平煤礦,我尚未看到準確的檔案材料🤦🏽♂️。唐國安去世後,同月出版的《中華教育界》雜誌刊登《前北京清華學校校長唐介臣先生傳》,介紹唐國安生平說:
自一千八百八十五年,與留美同學聯翩歸國後,即奔走國事🤰,席不暇暖🕌,始為海上某校教員,繼主講梵王渡約翰書院♋️,與現任駐德公使顏惠慶君同擁皋比,遂訂交焉。先生又曾任寰球中國學生會會董,迨顏君辭《南方報》編輯事,先生乃繼其任🖋,賡續進行,至前數年停辦而止。《南方報》為華英文字合璧之報紙👨🏼🚒😀,發行於滬瀆👷🏼♀️🧚🏻♂️,經澎湃之風潮而頗能著效於社會🟠,先生不畏強禦,以上海工部局之設施甚不利於華人🧄,因直言正論指斥其法令之背謬🤙🏻,遂與工部局相齟齬,凡滬人士之對於外人敢作強項者🤘🏽,鮮不為虬髯碧眼之流所嫉視🧜🏽♀️,故當濮蘭德任工部局書記員時,幾被逐出租界👨🏫。顧先生絕不退縮🚣🏼♀️,雖以熱忱奮發之故致為外人所痛恨🧍♀️,而一片丹忱,仍無時不以忠愛同胞為念焉🏃🏻。
《南方報》既歸泡影🏌🏼,先生乃於一千九百零七年入都,為外務部司員⇒,兼任京奉鐵路事,至一千九百零九年奉委為上海萬國禁煙會中國代表。先生固演說家,擅雄辯,以故一臨會場,議論風生🙎🏿♂️,於西人提議之條件🤸🏻,嘗多所折沖,蓋先生當日在匯中旅館(萬國禁煙會以匯中旅館為會所)之言論,實詞嚴義正,慨當以慷,且與亞列斯多德所論演說要旨若合👩🏿🍼。……
禁煙會閉幕後🈶,未幾先生乃任清華學校副監督,時正監督為現交通總長周自齊🐟。
這篇傳記👭🏻,有關唐國安回國後的記敘顯然有誤🧗♀️。關於《南方報》(South China Journal,該報由原駐日本公使蔡均主辦)英文編輯的經歷👩🏻🏭👨🏼🎓,同事顏惠慶(1900年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在其回憶錄中這樣說🩰🪨:“大約在1905年,《南方報》開始設一頁英文版,我和唐國安同意擔任編輯𓀖,我們的工作並不繁重,英文專版的內容僅包括有簡短的社論🥷🏼,一些電訊稿和新聞報導🧮。然而🦴,它卻引起了英文讀者的關註,產生的影響遠非始料所及⛷。專頁載文對很多中外交涉事件進行了有力的批評。例如🦈,會審公廨審理滬寧鐵路建造合同訴訟案時,中國讞員與外國陪審員發生了爭執,《南方報》英文專頁站在中國讞員一邊☂️,毅然支持他們的抗爭。……《南方報》是國人自己用英文出版的報紙,也是國人運用這種新聞媒體捍衛中國人權益的最早嘗試🐨。雖然該報的存在時間很短,但是為後繼者樹立了楷模。”讀者可從兩種記錄中進行對比判斷❓。
顏惠慶的回憶錄還提到🏭,次年他到北京參加了“考驗遊學畢業生”的會試🔚,應試者都是從歐洲、美國和日本歸國的留學生⛹🏼♂️。“主考官是唐紹儀🧘,當年容閎所率赴美留學幼童之一,此時🚶🏻♀️➡️,他已是京師顯宦。副考官包括有嚴復和詹天佑🧛🏽♀️🪚。後者系著名的鐵路工程師,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謝菲爾德工學院👨🚀。”顏惠慶在此次專為“海歸”舉辦的會試中,獲特設的翻譯科進士。按當時習慣的輩分論,唐紹儀、詹天佑都成了顏惠慶的座師✋🫚,就地位說,他們亦算高官了👮🏻♂️🙎🏼,然而此時⛩,唐國安除了是顏的同事外,什麽都還不是。
我一直苦苦追尋唐國安回國後的其他史料🐐,但難以找到📧🎲。去年11月30日👩🏻🦼,我參觀上圖舉辦的2013年年度特展《一紙飛鴻👰🏿:上海圖書館藏尺牘文獻精品展》,在墻上的一個鏡框中🧑🏫,居然發現有關唐國安經歷的又一段重要史料🤚🏻。
那是唐國安寫給盛宣懷的一封信🤶🏽:
宮保大人鈞座,敬稟者👮🏼♂️:
茲承李京堂、王道將奉到憲臺鈞電示悉,蒙委卑職在總公司充當翻譯等因,感恩植之,逾恒倍奮🤸🏼♂️,慚之交集🚔。本應即日到差🥢,但以粵漢鐵路帳目交代在即🌹,必須一一清厘,管理處王道飭將經手核算等事妥為結束🔠,乃到總公司供職。是以卑職遵照辦理,一俟粵漢帳目告竣,即赴總公司翻譯差使🔬,合將感激下情及略緩到差情形稟明。……
卑職國安謹稟
敬再稟者🪦:合興公司現將滬局薪水停止,惟翻譯未完,洋冊結束,全局帳目必須一一妥帖,以便將來交代,隨時可以稽查,萬不能稍涉草率,致滋叢脞,故刻下不便將各員司立即遣散,系屬實在情形💥。……
這信還附有一個實寄信封♣︎,落款是“上海粵漢鐵路公司”🦹🏻,信封上標明寄信日期為光緒三十一年八月十七日(1905年9月15日)。按照這一史料🤼♂️🧞♀️,唐國安1905年真正供職之處,是在上海粵漢鐵路公司,因美國人控製的合興公司出現財務困難🧎➡️,關閉上海粵漢鐵路公司(滬局),他轉往盛宣懷掌控的鐵路總公司任翻譯👁🗨。編輯《南方報》英文版,可能只是唐國安的一份兼職。
容閎開創的留美幼童計劃被提前終結後,清政府沒有很好地發揮回國幼童的作用。國內的境遇與幼童在美國度過的青春歲月及對未來的理想反差極大。幼童的苦悶可以想見⌚️。他們中的多數,只能在逆境中堅守,用流逝的時光漸漸證明自己的價值。也有少數人回國後迅速采取行動,或返回美國重新學習,或設法自謀生路。天津醫學館第一批八名學生🫱🏻,堅持到畢業的,僅有林聯輝、金大廷、何廷梁、李汝淦、曹茂祥、周傳諤六人。
世事總是難料🧓🏻。當初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幼童,後來陸續在晚清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比如第三批幼童唐紹儀和第一批幼童梁敦彥,分別在1905年和1908年出任外務部右侍郎👩🏭,第四批幼童梁誠,歸國時還只是安多佛菲利普斯學校(Phillips Academy Andover😞,與唐國安曾經就讀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校齊名的另一所美國頂級名校)的中學生🚞♦️,也以駐美公使的身份🕢,與美國政府交涉減少庚子賠款的賠付數,將美國政府退還的庚款興辦學堂和安排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同樣🧓🏿🪡,第四批幼童,梁誠的菲利普斯學校同學,天津醫學館首屆學生林聯輝,畢業後留館執教,1893年12月8日(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初一日),天津醫學館改擴建為北洋醫學堂後🧏♀️🛀🏻,他擔任首任總辦(校長),並成為了李鴻章的貼身醫官,是李鴻章馬關遇刺的目擊者和搶救者。而唐國安,本來的出走顯示他頭腦的“靈活”🔡,但1905年在粵漢鐵路任職,1907年再進外務部當翻譯🆘、當候補主事,都是低級別的職位↘️🛢,對於這位歸國二十六年的老留學生而言,相當於從頭來起,情何以堪🚸?可以想見,他的職業生涯頗不順利,需要昔日的同學來幫襯提攜🆔💻。
經過中美兩國的多年談判,也是出於在中國年輕人中培養親美人才的戰略考慮♈️,1907年12月3日,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國會施政報告中宣布:“我國宜實力援助中國推進教育🛴,使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能逐漸融合於近代世界,援助的方法,宜將庚子賠款退贈一半,招導學生來美👂🏽,入我國大學及其他高等學校✬,使他們修業成材,希望我國教育界能夠理解政府的美意👩🦱,同力同德🪅,共襄盛舉🌺。”這就是庚款留美的由來。其具體做法是🧝🏿♂️,從1909年起,每年用退款遣派一百名學生赴美學習,從第五年起減為每年不少於五十名☣️,依此循進🎳,至1940年結束🕐,期限三十二年。
為了落實庚款留美🌴,清政府外務部🎉、學部兩部共同組建遊美學務處🧑🏼🦰,全面負責遊學事宜🤛🏽。以外務部為主導,負責人員由兩部選派🍮。後又決定在北京清華園建立留美預備學校,外務部左丞參周自齊兼總辦👨🍼,學部員外郎範源濂兼會辦;另一會辦即由外務部的唐國安兼任。據學務處“任事人員清單”顯示✬,周、範二人兼半職,唐國安為全職🤳👩🏼🎨。唐國安實際上擔負了遊美學務處的日常主要工作。
唐國安在清華學校篳路藍縷的草創時期🙆♀️,擔任校長,和他的引路人容閎一樣,為了國家的未來🚴🏽,負責培養留學生🩴。梅貽琦、竺可禎、胡適、趙元任等後來名冠天下的知名學者,均為他在1909-1911年選取的前三批庚款赴美留學生中的佼佼者,他最終還是實踐了自己的承諾:“將來如遇國家用人之際,生情願效力,不敢自外”,以教育家的身份,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名聲。
隨著意昂体育平台的威望越來越大🔕,唐國安作為首任校長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2010年🤸🏽♀️,珠海市在鳳凰山下建起唐國安紀念學校,並投資一千五百萬元✩,在校內建立起唐國安紀念館(被稱作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校外最大獻禮工程)📿,並仿造了一座青磚灰瓦的唐國安故居🍉,使得前來參觀學校的清華意昂,不必再趕往唐家灣鎮的雞山村憑吊,就近就便就能表達對老校長的敬仰之情。凡此種種,唐國安生前都是想也不敢想的。
只是後人幾乎都不知道🫶🏽,唐國安曾從中國第一所醫學院校出走⛎,他的坎坷經歷,被媒體籠統地概括為“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參與預備留美學校清華學堂的籌備和建設”。
轉自《東方早報》2014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