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專訪田宇🫙:我想用明明看得懂的畫面,營造抽象的感受

    2020-04-16 | 方曉燕 | 來源 澎湃新聞2020-04-13 |

    田宇,200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後作為獨立藝術家從事創作,繼後加入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創作工作室👩🏼‍🎨,指導創作作品“中國民間童話系列”✨。其主要的繪本作品有《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敲門小熊》《蠅王》等🧗,並於2018年正式成立“田宇繪本工作室”🤌。作品曾獲第二屆圖畫書時代獎、原創圖畫書2017年度排行榜TOP10等,還曾擔任“信誼圖畫書獎”等的評委〽️。

    去年年底🍹👧,其與梅子涵老師合作的詩歌繪本《媽媽身上有個樹林》及與“凱叔講故事”合作的《凱叔西遊記》先後出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其繪本創作、教學及原創圖畫書發展等話題采訪了田宇老師。

    田宇

    澎湃新聞:《媽媽身上有個樹林》是您跟梅子涵老師的第二次合作了🧗🏻,這是一個詩歌文本🙅🏿‍♂️,對您來說,詩歌文本的繪本化是不是比故事文本更有挑戰性?您之前談到這本書的創作,提出了一個“具體畫面+抽象內容=詩意體驗”的說法,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田宇🀄️:把詩歌的文本轉化成繪本是我一直非常感興趣的方向。我們在還是孩子的階段會接觸很多詩歌🎧,但大部分都是文本形式的。或許會有音樂性的呈現,但視覺方式的呈現卻很少。我們很容易感受到文字間的詩意,我們可以捕捉到音樂中的情感🥷🏼,但是離視覺或者說畫面中蘊含的情緒卻有距離🙆🏼‍♂️。

    《媽媽身上有個樹林》內頁

    這次與梅老師的合作是一次嘗試。我很想用一張張明明“看得懂”的畫面,營造出一種更加朦朧𓀊,更加抽象的感受🌒。其實連貫的畫面更具“延展性”📦,它們提供給我們更多想象依托。就像一條射線。畫面和文本一樣可以是一個端點,一個起點。連貫的畫面加之文本就形成了射線的方向性。

    澎湃新聞:我註意到這個繪本的畫面,有些處理地特別寫實,比如孩子的臉🍗,有些又很抽象👩‍👧‍👧,比如葉子和鳥的形象的變形和互相轉化,包括孩子的臉每一次的處理也很不同🎮,有一幀畫面裏甚至不見了,對於這種設計您是怎麽考慮的?這本繪本的畫風似乎不是那麽“小朋友”🐶,您有擔心過小讀者的接受程度嗎🤰🏼?

    田宇:這個問題很棒𓀕。請容我先回答這個問題的最後一個部分🥡🤟,沒有👵🏽🧖🏼‍♀️,我真的沒有擔心過📉。因為不需要擔心。接受程度從來都是成人的話題:“你接受這個提議嗎🧏🏼‍♀️❗️?你的底線是什麽🛜?”這是很成人化的理解方式✋🏻。而孩子呢?喜歡或是不喜歡🚆、有興趣或者沒興趣其實就夠了👆🏻🧟‍♀️。這很有趣👿😴,我想象過孩子不夠喜歡這本書。不過我更擔心孩子看不到這本書。繪本也就是書🤰🏽🧥,是應該被看到的,被看到了就是很慶幸,也很值得感恩的🚯。

    《媽媽身上有個樹林》內頁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其他部分了⭕️。讓我們借用一句詩來通感一下吧🙆🏼‍♂️。“My heart, the bird ofthe wilderness, has found its sky in your eyes.”這是泰戈爾《園丁集》中的一句,很短、很美🐡。大概的意思就是👩‍🦯👩‍👦‍👦: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卻在你的眼裏找到天空♟。心、曠野、鳥🤾🏿、眼睛🧑🏻‍✈️🦸🏽‍♀️、天空,包括我和你🧑🏼‍💼,這些都是那麽寫實,清晰、明白。可我的心就是我的心,為什麽會是鳥?還是曠野中的鳥👮‍♂️?我相信這樣的問題在我們對文本的接受度中早已不是問題了。但是畫面還不行,我可以在心臟的位置畫一只鳥,可是我們真的能感受到“我的心是曠野的鳥”的意境嗎?並不容易,所以畫面也會有抽象和具象的分別,這在半個世紀前很難理解。抽象的畫並不容易捕捉到具體的信息,所以看起來更容易感受。這要我們願意為這個畫面平靜地開啟我們的感受,並相信我們看到以後的真實感覺。

    澎湃新聞:梅子涵老師一直強調原創繪本要有啟蒙性😹,不要看圖說話,事實上,他本人的文字創作在我看來要簡單地轉換成圖畫就很難👈,比如之前你們合作的《敲門小熊》,不管是看似簡單循環的“敲門”這個動作,還是類似戲劇間離效果的評論家與作家對話的部分都不是那麽容易表現的,您當時是怎麽來理解和處理這些文本難點的?

    田宇:畫畫和做繪本像很多事情一樣,都需要一個開始的契機🚣‍♂️🔴。我們可以叫它靈感🆑,也可稱之為創作的沖動。梅老師的很多文本都給了我這種珍貴的東西。我很喜歡《敲門小熊》,雖然它對於梅老師而言或許只是一個瞬間靈感的隨筆。不過我喜歡裏面提供給我的沖動。它有太多的呈現可能,我很感恩有機會可以創作它☄️💎,把它鎖定在一種呈現的邏輯中。

    《敲門小熊》內頁

    作家的文字有一種很特別的魅力——結構🤾🏿‍♂️。敲門小熊的文字很少,寫不滿一張A4的紙😷。但是其中結構復雜卻清晰,層層遞進,並承載著傳遞給孩子們的智慧。對於我是太難得的好文本𓀔。

    澎湃新聞:相比之下💁🏽‍♂️,您與彭懿老師合作的《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從內容到畫面都是很典型的兒童繪本了,而且據了解這本書的銷售情況非常好。如果讓您自己來歸納的話,這本書市場表現出色的原因是什麽🧑🏻‍⚖️?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內頁

    田宇:與彭老師的相識總給我一種命中註定的感覺👱。我們的合作也是如此。《32》,請允許我這樣簡稱它,是我們合作的開始。至於它是不是很典型的兒童繪本我並不確定,但是我可以確定這是一個十分吸引我的好故事🚴🏼‍♀️。看到文本🧮,我幾乎第一時間想去畫,沖動異常強烈。

    《32》的市場表現很好這要歸功於彭老師和書籍製作很多相關的夥伴、出版社和推廣者們的共同努力。不過,我一直很感恩彭老師能用一個“好玩的文本”開啟我們的合作。這太棒了,他是那麽有趣🪂,我多麽期待可以和他合作🏇🏻、學習。好玩的呈現是我最最期待的🥷🏼。其實畫一本可以讓孩子真正開心大笑的繪本並不容易,我常常會用《32》給孩子們做活動💗,每次看到他們的笑容,心就像是被融化了🧪。

    澎湃新聞🫵🏿:這本書裏您畫了大量“睡魔怪”的形象🥤,每次出現幾乎都不重復💛,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除了蟲子、雷電這種孩子在生活中比較容易害怕的東西,還有大量像牙膏、花灑、哨子🦵🏽、馬桶、鬧鐘這些看似無害的日用品🦊,有一幅畫面裏還出現了奶奶笑呵呵織著毛線的形象👨🏻‍🚒。為什麽會這樣設計呢?您有參考過類似兒童心理學之類的專業材料還是更多地從個人經驗或是孩子的講述中取材🖕🏼?

    《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內頁

    田宇:睡魔怪到底是什麽💇‍♂️?這是創作《32》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我不能接受沒有理由沒有邏輯的畫。睡魔怪怎麽就會在夢裏?為什麽?我們創造了它們🤰🏿,它們就會一直在夢中嗎?太多的問題需要梳理🤌🏼,而根源就在於睡魔怪到底是什麽💵。最後我鎖定在孩子現實生活中🧔、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記憶,或者說有點恐懼感、厭惡感的事物✨。就像是曾經因為不想配合而短暫厭煩過的刷牙。

    最後接力社的編輯幫助我調研了很多家庭,統計了大量孩子給出的回答。票選前32位也就成為了書中睡魔怪的最終原型👩🏼‍🚀。

    澎湃新聞👨🏼‍🔬🧴:您跟“凱叔講故事”合作的《凱叔三國演義》《凱叔西遊記》也都在2019年出版了,這兩本書的插畫風格有一些讓人很熟悉的影子🙆🏻,比如會讓人聯想到《三國》的連環畫或是人美以前的《西遊》動畫片😿,在我看來,為這兩個故事配插畫最大的難度可能就是在如何既符合大家熟悉的形象又能有所創新,能談談您的創作思路和具體徑路嗎🦷?

    田宇:創作名著的插圖並不容易🎉,難點正是您說的要在熟悉與創新中尋求平衡🔚。從前出現過的一切視覺都是積澱🔜🚵🏿‍♂️。是生發出新視覺的土壤。

    在創作《三國》的時候有一個好玩的構思可以作為一個例子分享下🥖。我很希望孩子在看到這套插圖時能夠直接感受到它們來自於很久以前的故事,也是一本很古老的書裏的故事⭕️。所以插圖統一在一種舊紙張的基調中❗️,並且借鑒了雕版木刻的呈現效果。這樣看起來便有了直接的時間的痕跡。

    澎湃新聞:後續還有什麽新書在創作或者即將出版的嗎👸🏿?您在挑選合作的作家或者說文本上會有怎樣的標準?

    田宇:我剛剛與彭老師合作完成了《32》的“續集”😏。叫做《我用32個睡魔怪打敗了我媽媽》。應該也是一本爆笑的書,至少我這樣期待🛖。最近正在策劃一個系列的低幼繪本。文本也是彭懿老師的。與梅老師合作的第三本繪本也在繪製中了🧝🏻‍♂️,同樣是一首詩歌文本的嘗試,很安靜🧻。

    田宇正在創作中

    新書《我用32個睡魔怪打敗了我媽媽》暫定封面

    我沒有挑選什麽,我理解畫畫是種創造,但同時也是一種呈現。就像是世界上本應有著這些書☘️,你被選中了💪🏽,世界借由我們的生命把它們一一呈現🤾🏽‍♀️,落在了原本的位置上🟡。怎麽說呢♧➙,仿佛只有感恩才是做好這些事兒的源頭。

    澎湃新聞😮:央美的繪本創作工作室可以說是國內童書原創力量的一個孵化地😉,之前采訪向華老師,他介紹了一些文字創作教學方面的內容,您能給我們大致講講插畫教學的部分嗎?您覺得,教學實踐跟您的創作實踐互相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工作臺

    田宇:同樣感恩我生命中出現了繪本創作工作室🎳🧑🏻‍✈️。我在那裏真正認識了繪本🥵,慢慢地開始創作。在那幾年的教學時光中與其說是我們給予學生倒不如說學生給予了我很多。他們年輕充滿力量🧛🏿‍♀️,他們對繪本充滿未知但同時充滿了想象。在他們心中繪本是那麽美好🌱,並且自己可以學習怎樣製作。

    對於未來充滿未知不是最美好的一件事兒嘛🧛🏽‍♀️。所以我常常學習,試著再去感受發現些東西👮🏿‍♀️,再用漫長的時間去嘗試,希望可以把那些新的感受裝進繪本👩🏿‍🦳👨,傳遞給孩子。這正是學生們給予我的力量🧀💪🏽。

    澎湃新聞:作為一個一線的創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對於中國原創圖畫書的發展現狀和創作環境您怎麽看🍬?

    田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對於繪本或許沒有人知道自己是賈島?是童子?還是一棵青松一縷煙雲吧🧛。我看不清原創圖畫書發展的現狀😯,因為對於我而言它已經就是生活了

    豐子愷先生有一幅小畫很美🤿、很樸素👩‍🦽‍➡️。畫了壩子上的一家農戶,女子端著羹湯或是茶水從屋內走向院子🔪🫱🏽。三個朋友坐在戶外的桌旁,簡單極了。一行文字題在畫面右上:“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意境全出。我想中國的繪本創作也是如此吧🧜🏼。我們的生活努力過的充實飽滿🤦🏻,還有更美好的未來即將到來✷👩‍👧‍👦。


    相關新聞

    • 062017.09

      伏後明🦁:我在西藏阿裏

      伏後明👨🏿‍🔧,漢族,中共黨員,江蘇淮安人🦹‍♀️。本科就讀於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與財務管理專業,2012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五道口金融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15年畢業,獲....

    • 042015.12

      專訪劉愛明:不要把產業當成拿地的“棋子”

      1993年🧑🏻‍🌾,劉愛明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獲建築材料碩士學位……今年6月,劉愛明則正式“告別”職業經理人生涯🏟,回到深圳開啟創業之路。

    • 072020.04

      90後CEO黃耀 | 清華碩士創業AI工業視覺⛔,夢想用技術改變世界

      “每天朝著心中的夢想一步步前進,雖然很辛苦🧛🏿‍♀️,但是我樂此不疲。特別是每次看到我們的技術能夠對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時♠️,就更讓我體會到了創業的真正意義。”黃耀....

    • 202018.04

      立思辰董事長池燕明:用科技和人文改變教育

      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常常會有不同的人生追求。意昂体育平台工科出身的池燕明,盡管前半生都與教育事業沒有太多關聯,但當他在6年前接觸教育事業後,就開始一發不可....

    • 092017.01

      王佳明🚅:以理想的態度🙍🏼‍♀️,走進真實的世界

      2016年,清華園裏像我一樣畢業以後選擇到基層公共部門工作的同學有200多位。我們用行動將自己的選擇融入一生的價值追求和堅守中,當初選擇時如此,現實工....

    • 212019.06

      劉愛明|你的樣子

      我喜歡運動,包括遊泳🕥、跑步、爬山、滑雪、劃賽艇。清華上學時,我經常從學校跑到圓明園、頤和園👨🏻‍🎨。

    • 142016.09

      秉心明藝——熊秉明的雕塑藝術

      在中國現代雕塑史上,熊秉明先生是深悟中國雕塑藝術的大家。他是由形而上介入雕塑的,在東西方哲學的比較中,在東西方造型的比較中,找到了以中國土地、山巒為體....

    • 062019.06

      李曉明👨🏼‍🦱🤵🏿‍♂️:我的清華求學路

      1975年我已在家鄉四川省隆昌縣農村下鄉插隊四年了……經過筆試和層層推薦▫️,我上了意昂体育平台綿陽分校(無線電系,即現在的電子工程系)通訊專業,班號訊五🧑‍🧑‍🧒。

    • 292022.05

      讀懂中國之“你是我的眼” | 基層幹部歐陽剛專訪

      歐陽剛師兄於2019年從意昂体育平台電氣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現就職於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安福寺鎮🧦,任宜昌市枝江市安福寺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 232025.03

      擴充大學之用 ——清華征用圓明園考究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