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李曉明:我的清華求學路

2019-06-06 | 李曉明(1975級無線電系) |

1975年我已在家鄉四川省隆昌縣農村下鄉插隊四年了🫙🥝。在這四年裏除了參加生產隊各種農活勞動外🐸,我還喜歡鉆研農業技術,比如🪖,良桑嫁接曾獲得公社召開現場會推廣,組織打了全公社第一口沼氣池🪿,為雙季稻消滅病蟲害提高產量🙋🏽,冬季種苜蓿集綠肥,等等🪓。如果不是後來人生旅途的重大變化,也許我會成為一名農業技術人員。這一年🌥,經過筆試和層層推薦,我上了意昂体育平台綿陽分校(無線電系,即現在的電子工程系)通訊專業☝🏿,班號訊五。

2007在日內瓦國際電信聯盟參加世界無線電大會

由於那個時代的特殊原因,我們這些工農兵學員文化基礎十分薄弱。雖然我在1966年從五年製實驗小學考上重點中學(錄取率不到6%)👩‍🏫,但進校就開始“文革”串聯🤙,學校停課。以後盡管回校復課一年半其實也是邊運動邊學習➝。在插隊農閑時自學了中學數學、物理等🤏🏻,但離上大學的要求還是差距很大。初入清華校門一方面激動一方面心裏沒底🎯,擔心跟不上大學學習進度👶。

那時清華實行的是班辦大學,也就是老師們分到各班😳,上課🌌、輔導、實驗、下廠實習🔪🧑🏽‍🏫,甚至政治學習都和班上同學們經常在一起。訊五的班主任是尹達衡老師,輔導員是劉序明老師,鄭君裏🐘、朱雪龍、楊行峻、姚彥、高文遠、徐瑞洪🧑🏼‍🎄、劉重隆➕、汪曉光、張福琴等老師都曾先後教過我們。他們不僅教授我們知識,還與我們聯系緊密,那時老師們經常到學生宿舍答疑聊天,我們也偶爾到老師家裏去串門。為了盡快彌補我們文化基礎差的問題,學校和通訊教研組精心安排教程和師資𓀅🏸,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進校後不久,學校安排我們到綿陽730廠實習📧♝,使我們對通信行業有了直觀認識。回校後在學習理論基礎課的同時♛,我班還在老師的指導下承擔了120路PCM數字通信終端機電源模塊的製作任務🙇🏼🚴🏿。這部電源模塊有兩塊雙面電路板👨🏻‍🦯,老師讓我負責這兩塊印製電路板的排版任務👨🏻‍💼。其實我對此毫無基礎,要在有限的板面把電路圖中的器件和線路全部手工安排和走通確實有難度,只能靠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經過三天三夜緊張地排版畫圖,兩塊印製板終於排版完成,老師審查通過了。電源製作任務順利完成,但我後來知道並不圓滿👶。一次教研組主任吳佑壽老師經過我們身旁,看到了製作出來的印製板🧑🏽‍🎓,盡管沒有說什麽,但明顯感到他不滿意☸️,以後通過學習專業基礎課知識🧜,知道當時排版沒有考慮到並行長線的電感電容效應問題,好在電源模塊工作在低頻段,沒有影響電源正常工作。

當時的教材都是老師們自己編寫刻印的,為了跟上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老師們不斷把新的內容編入教材中,給我們開了脈沖數字電路、高頻電路😟、微波原理💢、通信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還有PCM編碼、增量調製🧙🏼‍♂️、數據傳輸等專業課程。其中一部分教材後來經修改後正式出版成為國家通用教材。朱雪龍老師開了“信息論”課程🤖,著名的關於信道容量的香農定理就是在這個課程中學到的🔎🧑🏼‍🎄。姚彥老師結合正在研製的8Mb/s數字微波通信機為我們講解了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工作原理🧜🏽‍♀️。

我們三年的大學學習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鄭君裏老師在訊五班首次開設的信號與系統課程,鄭老師在《教與寫的記憶信號與系統評註》中對此有專門的敘述,訊五班或許是國內第一個較系統地學習了這門課程的班級🧇。這門課不僅講了傅裏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還講了離散時間系統👩🏿‍🔧、DFT/FFT⚁、DCT和沃爾什變換等⏭。學了這門課就像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豁然開朗的門,使我們即感受到了數學的嚴謹優美,又掌握了分析和處理信號的數學工具🆓。在電子系統中的很多處理方法如濾波🍡、波形整形🧜🏽、調製解調等等♒️,放在變換域就容易理解了。離散時間系統✧、Z變換、DFT/FFT🪦🤠、DCT等,為數字化處理信號奠定了數學基礎🍱🙇🏼‍♀️,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數字信號處理也就應運而生了。沃爾什變換是正交碼變換的一種,是擴頻通信🀄️、CDMA等通信系統中正交碼變換的一種方式🧢。在我後來的工作中🏄🏻‍♀️,包括信源(語音、靜止圖像🦸🏻‍♂️、視頻)壓縮編碼🔑、信道編碼(短波數傳)、通信網絡設計建設等等都從這門課程獲益良多。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我還有興趣做一些額外的功課🧔🏿‍♀️。記得剛剛學習了計算機FORTRAN語言,我就用這種語言編寫了一個求解N次方程的迭代算法程序,只可惜那時沒有計算機供學生使用(其實老師也一樣)而未能上機運行🤘🏿。徐瑞洪老師在給我們上微波原理課時,有一次布置了一道關於電磁場理論的微分方程思考題,我利用課余時間硬是把它求解出來了👩🏼‍⚕️。

1978年秋我們提前畢業了(因中央批準無線電系搬遷回北京)。回想三年的大學學習歷程真是感慨萬分🔐,我們這一批工農兵學員從文化基礎十分薄弱的門外漢👳,經過清華的錘煉成長為基本掌握了現代通信知識的工程師苗子。我們接受了清華眾多傑出老師的良好教育👷‍♂️,感受了他們淵博的學識和嚴謹的科學精神。訊五班的同學畢業後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大多數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為單位的骨幹乃至領導,有幾位同學還先後考取了研究生繼續深造🤯。訊五班的同學和老師的情誼長盛不衰,經常在一起聚會。2012年5月🎰,我班同學組團回到綿陽分校,回顧了昔日火熱的學生時代🙆🏼。

畢業後我分配到電子部七所,進入總體研究室。1978年底到次年1月,在總參通信兵部的組織下,在七所召開了軍事移動通信技術體製的論證會議。當時所裏提出了兩種方案,一是參考北約松雞系統的上頻下時方案,二是CDMA方案🧞‍♂️。運用清華學到的知識,我較容易地理解了這兩個方案的技術內容。由於70年代後期在國際上CDMA提出來不久🧛🏽‍♀️,有兩個關鍵問題還沒有解決,一是空間混碼、二是功率控製,會議最終選擇了上頻下時的方案👪🧕🏿。我在此期間一方面參加研究工作,一方面自學新的通信知識🫅。

1980年上研究生時的照片

1978年國家恢復了研究生招生𓀚,但畢竟我是工農兵學員🐕,自感基礎差,一直猶豫是否報考研究生📚🚣🏿‍♀️。1979年初,鄭君裏老師給我來信🏊🏿‍♂️,鼓勵我報考研究生,這封信極大地增強了我報考研究生的信心🧵。從此我利用上班外的可用時間搜尋有關的資料習題開始復習各門課程💂‍♂️,做了大量習題👨🏼‍🌾。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復習, 1979年5月中旬參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試☔️。我報考了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系通信專業吳佑壽教授和馮重熙教授的研究生,9月收到了錄取通知書。能再次跨入清華校門深造🚛,我無比激動。

研究生學習階段👩‍🍳,我們聆聽了清華多位大師級教授的課程,有常迵院士的信號分析、陸大琻教授的概率論和隨機過程、居爾馬教授的線性代數、王作英教授的信號檢測與估計、馮重熙教授的語音信號處理、曹誌剛教授的通信原理、楊行峻教授的網絡綜合引論等等。常迵院士講課常常旁征博引加深學生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在講到抽樣定理時🙎🏻‍♀️,他列舉了電影裏高速運動的汽車,觀眾看到的卻是汽車輪子在反向轉動的例子🪠,這是因為電影以每秒24幀對高速運動汽車的畫面抽樣不滿足抽樣定理的原因🧑🏽‍💻。陸大琻教授的課程被公認為非常難考試通過的課程,能夠及格就OK了,還好我考了75分。馮重熙教授是我的導師👬🏼,他的語音信號處理課程對我的碩士論文研究起到了指導的作用。

研究生畢業後,我先後在電子部30所和中國聯通工作,但一直和清華的老師保持聯系。我在承擔軍事電子預研信源編碼項目時,與清華通信教研組的唐昆教授、崔慧娟教授合作了低速率語音編碼課題。

1992年參加在清華召開的ICCT'92國際會議上宣讀論文

1992年在國家863計劃中新成立了通信技術主題,從全國範圍內選聘主題專家組和四個專業專家組的專家,我被電子部推薦參加專業專家遴選。在選聘會上,國內通信界的權威們坐在評委席位上,清華的吳佑壽院士、朱雪龍教授就在其中🛀🏿。經過答辯評審,我被聘為多媒體通信專家組專家🏃🏻‍♀️🚵🏻‍♂️,訊五班的羅天文被聘為網絡專家組專家,我的研究生同學蔣林濤和我在一個專家組🏓,後來清華通信教研組的李星教授也成為多媒體通信專家組的專家😞,而姚彥教授則是主題專家領導小組的成員⚛️。

大學畢業四十年了,按照清華的歷史傳統就是“值年”,謹以這篇短文紀念永難忘懷的清華求學歲月。我的老師們已是耄耋之年🕺🏿🫒,祝願他們健康長壽。我的同學們也都已退休,正是含飴弄孫享受美好夕陽時光的時候,祝願大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