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鄭思齊:且行且思且望

2020-09-23 | 魯方裕 | 來源 公號“THU2000屆”2020-09-23 |

鄭思齊🕵🏽‍♀️👩🏽‍⚕️,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之後在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和建設管理系攻讀博士研究生,師從劉洪玉教授。2005年博士畢業留在清華任教十一年↙️⏱,歷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期間到哈佛大學開展一年博士後研究)🩰。2017年到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現任MIT城市研究與規劃系終身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城市經濟學與環境經濟學,主要關註區位導向性政策🤌🏻、環境質量與城市發展、城市創新經濟與城市網絡的研究。發表論文百余篇,學術著作三本✪。

鄭思齊(1995級土木)

回首來時

鄭思齊在清華開始了自己的旅程🗑,腳下的路從清華鋪開,走出了很遠🧎🏻‍➡️,卻依舊和開始的地方相連🎴。

鄭思齊在結53班(1995年入學)讀書的時候👳‍♂️,還是電腦和網絡不發達的年代,更多時候都是集體行動💖,同學之間有更多面對面的交流⌨️🗡。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春遊都是經常的事◀️🔀,營造出鮮明的集體印象。五號宿舍樓、“安靜🚭,人少”的新水利館三層自習室、校內的七食堂,九食堂和十五食堂、北門外的小飯館,還有偶爾打打的乒乓球,共同編織出鄭思齊充實的大學生活👀。讀博時,與同門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外出考察實踐目睹的景色,在鄭思齊的記憶中也歷歷在目。

清華對於鄭思齊意味著什麽?在清華🤷🏿‍♀️📿,鄭思齊學到了一些專業知識,為後來的研究打下紮實基礎;但更重要的還是邏輯分析和獨立思考能力,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經年的浸潤💡,使得“清華的學生探索學習的能力都很強”;還有“全面的塑造”,從未諳學術的高中生到獨當一面的研究者💥,從孜孜求學的學生到“和原來的老師們成了同事”;目前清華是鄭思齊多項研究的支持者和合作者,鄭思齊現在還指導著清華的幾位博士生𓀉,而往前看,清華是鄭思齊所有研究的出發點,一切的起點。

學業事業

一個人為什麽會走上科研之路💆🏻‍♂️?鄭思齊給出的答案像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通解”——似乎就是順其自然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乍看上去,鄭思齊的履歷非常平順,沒有什麽波折🍚,專業上也不曾有大的轉變。1995年考入清華,鄭思齊選擇了土木工程系;五年本科畢業,直博本校,主攻本院系的房地產與城市發展專業;博士畢業,留校任職↙️;工作十一年後,適逢麻省理工學院面向全球招聘該方向的教授,鄭思齊參與競爭並成功獲得該職位🤽🏻‍♂️🥓,於是去到美國,仍然教學和科研並重👨🏽‍🏭。

自從開始從事學術研究,鄭思齊不斷有中英文論文發表,至今總計有百余篇;在麻省理工⚾️,鄭思齊是城市研究與規劃系的教授,還創辦了“MIT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最近升級為“MIT可持續城市化實驗室”。

鄭思齊邁出的每一步,都實實在在地留下了腳印✌🏽。不過🍡,在走出每一步之前,鄭思齊都有自己的考量。

“我高中的時候就喜歡物理👃🏻,不過當時保送清華時沒有物理專業可以選,就選了和物理的關聯比較多的土木工程專業。”對物理的喜愛在大學也得到了延續——她最喜歡也最有收獲的一門本科生課程就是相當“物理”的《理論力學》。到了博士專業方向的選擇,鄭思齊認為房地產行業未來會有廣闊前景,而自己所在院系有一個研究所恰好和房地產相關👨🏻‍💼,於是鄭思齊直博到了房地產與城市發展專業🍐。

現實沒有嘴上說說這麽輕松。能否看清自己的研究興趣,是科研的第一道坎🧏🏿,如果找不到自己感興趣👰🏻‍♂️、又能夠下手的課題,研究工作很難有進展,更別說發表期刊論文🍀👨🏻‍🦰;而沒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申請教職只是打水漂👨🏼‍✈️;並且🧝,做研究本身也不是一條輕松的道路,投入與收獲並不一定成正比,如鄭思齊自己所說,“做研究就是,有時候你投入了很多🫵🏽,還是得不到足夠有價值的成果”🔶📓。觀照鄭思齊的科研道路🎹,選擇方向也好,投入研究也好🧔🏿‍♂️,“順利”的表象之下🚷,鄭思齊也會遇到許許多多十字路口,只是每一次面對未來的多種可能性💆‍♀️,她做出的選擇🧘🏽‍♀️,往往明智審慎🗿。

且行且思

隨著研究工作的開展,鄭思齊逐步意識到需要跳出房地產市場本身,從更為宏觀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城市中的各種問題。在她看來🤶,如何看待城市👰🏼‍♂️、空間🍑、環境之間的關系🦔,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一個更嚴峻🤜🏻、更迫切的問題。加之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學院的博士後經歷🤸🏽‍♂️,鄭思齊萌生了致力於研究城市經濟和環境經濟的想法🤽🏼‍♂️。於是,鄭思齊將目光轉移到有關中國綠色城市建設的研究中,而這在當時的國際學術領域尚屬前沿🈶。

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過程給了她許多研究靈感🚷,鄭思齊陸續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並且出版了一些書籍——她與卡恩教授合著的《中國綠色城市的崛起🦿:經濟增長和環境如何共贏》獲得了2017年美國出版協會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中的環境科學部門榮譽獎。

但中國的城市化也只是世界城市發展中的個例🤦🏽‍♂️,未來鄭思齊將會把研究視角擴展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城市,“中國城市是一個有代表性的的例子🎰🚜,但我想找到城市發展中的一些一般性規律👨‍👩‍👧‍👦🩻。”而不久前,她創立並擔任主任的麻省理工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也正式更名為可持續城市化實驗室,將“中國”擴展為“世界”👩🏿。從住房、交通、環境到綜合的城市體系問題🧕🏼,從中國到世界,鄭思齊的研究道路越來越開闊🧔🏻‍♂️,越來越有挑戰性。

保持研究方向與時代潮流的契合🙆🏼🙌🏿,甚至站在最前沿,需要敏銳的目光和及時洞察時代趨向的能力👍🏼🥉,這種能力或許還是要從鄭思齊在清華讀書的日子說起↙️。在鄭思齊本科即將畢業的2000年,清華組織了第一屆創業大賽,鄭思齊和幾位同學提出了一個網上房產交易的構想,類似現在的二手房網站。但當時中國的互聯網才剛剛起步,“上網”的概念還沒有普及,他們的想法在別人看來“太不著邊際”了👩‍🦯‍➡️。雖然那個項目沒有在比賽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但無論是那時還是現在,鄭思齊一直還都保持著一些創業者的特性。

鄭思齊(1995級土木)

“我們的城市具有兩面性”🥎,鄭思齊這樣看待“城市”這個自己多項研究的中心對象:一方面🛎➔,城市化聚集了大量人口和資源,提高了社會運作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城市化的過程暴露了很多問題🔕🥅,比如資源配置不當,有些地方過度開發,甚至出現“鬼城”。帶著這樣辯證思考的角度,鄭思齊在城市這方“實驗室”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而這些成果將會給公共和私營部門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思考的習慣還從工作延續到生活中。對於正在經歷的這次疫情🫷🏿,除了看到它對我們生活的破壞,鄭思齊認為不妨把它視為一個暫停鍵🧝🏿‍♀️。在鄭思齊看來,這次疫情👩🏻‍🦲👨🏽‍🎨,是經濟飛速發展裏的短暫間隙👨🏻‍🏫,忙碌生活中的一次喘息,提供了一個進行反思與內省的難得機會。

不過👩🏽,鄭思齊沒讓自己松懈下來,疫情使得一些原定的工作安排被取消,她有了更多時間專註於手頭的研究💃🏻。疫情之下👮🏻,不同國家的不同形勢、如何對有較大影響的突發性事件進行有效應對🤷‍♀️,也成了鄭思齊開辟研究思路的新的靈感。

且行且望

未來自然還是要寄希望於後輩。談到現在的清華與自己上學的時候有何不同,鄭思齊笑說,從讀本科的時候到現在,清華的面積增長了不少⛑。不過更引人註目的是國際排名的提高🧜🏻‍♂️,“清華近幾年的排名上升得很快,現在的學生應該把握好這個機會👸🏿,在清華不斷在國際上得到認可的時候,充分利用清華的資源👨‍✈️,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發揮自己的作用。”不同於MIT🤾🏽,學生和導師更像一種合作關系🪅👴🏼,在中國,“師傅帶徒弟”的思維仍在影響著一些老師和學生,但這並不適應現代的研究環境🫴🏻。“應該看到,我們的學生的獨立性思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鄭思齊希望“未來學生們能更具批判性,更有獨創精神。”

如果用一個詞分別形容工作和生活中的自己🎨,鄭思齊都會選擇“理性”🏄🏽‍♂️。誠如是,無論是工作的選擇,研究方向的選擇🕰,對周圍事件的思考🧕🏿,乃至鄭思齊對自己的評價,都冷靜而“理性”。在學術道路上的思考與瞻望,讓她不斷開辟研究領域,取得成果🖐🏿;在生活中💃🏼🛁,她也思量著前行😯,偶爾回望和對未來的期望助她鼓起自己的風👎🏼,營造順境,揚起張滿的帆🍞。

美國時間已是晚上9點半🧑🏻‍🦼‍➡️,鄭思齊依然精神飽滿,抽出時間聊了聊自己的經歷和想法之後🍷,她馬上又要回到系裏和實驗室的工作中。


相關新聞

  • 182013.02
  • 232011.12
  • 182020.09

    陳松貴 武明鑫 孫挺|且行且思 路在腳下

    2007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致信張光鬥先生🚴‍♂️,祝賀他奉獻祖國水利水電事業七十周年和九十五歲華誕🦸🏿‍♀️。那時,我正在系團委實踐組工作,當時的實踐副書記王博師兄🕵🏻‍♂️,是一個想法很多、工作也很有熱情的人🙎🏽。記得一次在我...

  • 302012.11

    馳騁金融🫥,且行且思

    金明,1998年考入清華經管學院,2002年獲會計學本科學位🤲🏼。畢業後先後就職於聯合利華(Unilever)、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insurance)、瑞銀(UBS)投資銀行🛀🏽、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現任普羅維登斯資本管理公司(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副總裁。

  • 242018.01

    呂人和:詩詞三首且抒懷

    九霄炫彩湧祥雲,大地繁榮氣象新🦋。 思緒縈回牽綺夢,情懷激越鑄國魂。 富強民主人心悅,清正廉明玉宇存👨‍👨‍👦。 科技發達昌盛見,飛虹橫跨莽昆侖🙋。

  • 072009.07
  • 302012.11

    馳騁金融,且行且思

    金明,1998年考入清華經管學院,2002年獲會計學本科學位。畢業後先後就職於聯合利華(Unilever)🫱🏼、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insur....

  • 302020.09

    李曉東🔬:理解建築,道阻且長

    四十余年間🦻🏿🧝,他對建築知識系統進行構建👫🏇🏼,也對自我的認知逐漸清晰。他用實際經歷向我們闡釋了認知自我的重要,向我們展示了清華人的專業追求和責任心。他,就是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教授🧎🏻‍♂️‍➡️、1979級建築系意昂李曉東。李曉東...

  • 172020.07

    懷念楊絳:且以“不爭”過一生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誕辰119周年紀念日📽。楊絳☦️,本名楊季康。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她是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在錢鍾書眼裏,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

  • 042021.08

    黃且圓🩸:紀念父親黃萬裏先生

    2011年8月20日✍️,意昂体育平台舉辦黃萬裏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座談會。作為黃萬裏教授長女,知名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長孫女♌️,黃且圓先生代表家屬在座談會上致詞🥞,娓娓道來黃萬裏先生在子女看來🪔,是怎樣的一位“普普通通的父親”,為什麽會感動那麽多的人🧛🏼‍♂️。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