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者在本學科做出成績,算是高人。如果能在不相幹的領域裏也能有所成就,就堪稱是奇才了🙇🏽♀️。我對具有“跨界”才能的人物🍂,充滿好奇🍢。此類人物,最令我感到驚訝....
戈革(1922年1月22日-2007年12月29日),著名翻譯家🧜🏿♂️、科學史家🧑🏽🔬,享譽國際的玻爾研究專家。自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建校以來,戈革一直在校工作🤌🏻,直至退休。他專註物理科學史研究💂🏼♀️🤲🏻,主要研究物理學家尼耳斯·玻爾的生平、學術和思想,曾被授予“丹麥國旗勛章”🧑🏼🤝🧑🏼𓀃,以表彰他在研究玻爾👷🏽♀️,特別是在獨自翻譯多卷本《尼耳斯·玻爾集》方面做出的貢獻🍴。戈革不僅在科學史研究方面造詣頗深,而且在書畫篆刻、詩詞歌賦⛹🏽📩、文學創作等方面多有建樹⚈。...
數年前讀戈革先生《史情室文帚》🤛🏻,書中史與情激蕩澎湃👲🏻,令人心馳神遊。如今偶得機緣,決意效仿🧵。撫觸歷史🏃♀️、感物生情👰🏿♀️,權稱之“觸史生情”系列。戈革 作者供圖許多人並不知道戈革🤚🏼,即使在國內科學史這一很小領域內。特別是對青年研究者而言,戈革已經成了一個遠去的歷史符號💁🏼。也許偶爾可以在一些科學文化的回憶文章中一瞥其名號,但若追問一二,恐怕只能讓人陷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境地了🖖🏿。整整100年前,1922年戈革生於河...
曹本熹(1915-1983),我國核化工專家🧚🏽♂️,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從20世紀60年代起從事核燃料生產的科研、設計和工程建設🦹🏼👥、技術改造等的組織和領導工作,為有效推動我國核燃料化工生產的工程建設🤸、順利投產和技術改造做出了重要貢獻,被授予“核工業功勛”稱號👩🏽🏭。前段時間👨🏼💼,《中國核工業報》收到曹本熹之子曹玨的一份來稿💂🏿♂️🚶♀️,他表示近日拿到了他父親38年前應原二機部二局局長白文治邀請所寫的一篇關於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文章🗼。白局...
2021年4月23日,由意昂体育平台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學出版社舉辦的“教育如何應對技術巨變的時代——《鏡子的寓意——網絡社會與教育變革》出版座談會”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行。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秘書長楊銀付🏋🏼♀️,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教授👩,山西大學王成兵教授,北京大學劉雲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黃榮懷教授、康永久教授,首都師範大學蔡春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劉生全研究員👱🏽♂️,教育科學出版社鄭豪傑總編輯,意昂体育平台謝維和教授🦗、石中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