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文章大家梁啟超

    2014-01-16 |

      三九寒冬時節💆,憚於握管⌚️,乃邀藏友品茗鑒賞碑帖以怡情🌇。

      其中有梁啟超舊藏《高肅碑》拓本。《高肅碑》刻立於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碑額篆體陽文,碑文隸書。此碑系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在河北磁州發現。它是六朝時期魏碑中僅存的隸書體,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由於魏碑本身的書法價值和清代以來的碑學風氣,魏碑拓本頗為近代學者名流青睞💆🏽。

      梁啟超🕦,是馳騁於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

      自甲午敗績,改良派取代洋務派走上政治舞臺。梁啟超作為維新派領袖及啟蒙思想家,在長達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從“公車上書”到“百日維新”,從保皇派到革命派,從君主立憲到民主立憲🏇🏽,被世人譏為“流質多變”(康有為語),集大毀大譽於一身🛑。但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他作為“言論界之驕子”的文章大家地位,是當之無愧的🤖,而且是無可替代的💫。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公車上書”之後◽️,為提倡新學,開通風氣,他和老師康有為一起🏅,成立強學會,創辦《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梁任主筆,評論時政。他的如椽大筆👳🏻,從這時起鋒芒漸露⛹🏻,開始為世人所識。不久♛🤲,強學會被查禁,《中外紀聞》被迫停刊🌭。梁受晚清較早睜開眼睛看世界🙍🏿‍♀️、詩界革命第一人黃遵憲之邀,到上海創辦《時務報》。在此期間𓀚,他撰寫了《變法通議》等一系列鼓吹變法的文章,筆端膚寸,如挾風雷,“舉國趨之,如飲狂泉”🐥。連洋務派大員、晚清名臣張之洞,也不禁掀髯頷首,贊之“識見正大,議論切要,足以增廣見聞🏹,激發誌氣”。梁由此暴得大名🩼🗒,他所開創的文體🏞,被冠以“時務體”👩🏿‍🎤,成為時髦潮流♛,被眾人模仿🚋。“通邑大都,下至僻壤窮陬,無不知有新會梁氏者”。

      維新百日,變法失敗➛,梁啟超亡命日本,重建宣傳陣地👨‍⚕️,先後創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為國民之耳目,作維新之喉舌”,撰寫發表了一批內容新穎🕋、思想新銳的文章🔌。梁啟超文筆生動📣,縱橫開合,其磅礴的氣勢👀🤣,急速的節奏✪,撼人心扉,在海內外華人中風靡一時😬。翻譯過《天演論》的著名學者嚴復寫信稱贊♉️:“一紙風雲🦸‍♀️,海內視聽為之一聳。”蜚聲詩壇的維新誌士黃遵憲對梁更是推崇有加,稱梁的文章,“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過於此者矣”。梁後來曾總結當日言論影響:“其文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情感,對於讀者,別有一種魔力焉。”(《梁啟超年譜長編》)

      梁的文章何以有此魔力?

      首先,在他的文字跳動著時代的脈搏🧖‍♀️🖐🏻,有磅礴之勢🖐🏼。古人論文,講高屋建瓴、氣貫長虹、勢如破竹。文章之勢🌐,是作者胸懷、眼光、膽識、才學的結晶。《紅樓夢》有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著書為文,拼的是思想、學識🏄🏽‍♀️、閱歷等“字外功夫”。古人躬行勞其心🧑‍🦽‍➡️,礪其誌🥍,鍛其識🧕🏻,然後發而為文👩‍❤️‍💋‍👨,故文字有氣骨。梁啟超生於虎嘯風生、數千年未有之奇變的大時代。甲午戰後📦,清廷腐敗,大廈將傾,梁啟超站在時代前列👷🏽,借歷史交替、風雲際會、群雄逐鹿之勢👉,納雷霆於筆端,鼓吹變法,宣傳維新🙆🏼‍♂️,撰寫了《新民說》《少年中國說》等皇皇巨著👨🏿‍🎤。他指出,“欲維新吾國🔩,當維新吾民”,而維新吾民,又當首先“造就一個少年中國”。幾代人讀梁啟超這篇文字🤚🏽,總是為之激動,令人蕩氣回腸。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梁文那種激情奔湧、“筆所未到氣已吞”的淩厲氣勢。

      其次,在於深厚的學術素養,淵博的知識儲備。古人為文,講究“義理、考據✖️、辭章”🌪。梁啟超出生在“田可耕兮書可讀🏥,半為農者半為儒”的耕讀世家🚴🏿‍♂️。家鄉新會屬人文鼎盛之區。他自幼受乾嘉之學訓練🚴🏼‍♂️,訓詁辭章之學👎🏼,早已登堂入室🥿。後又拜今文經學大師康有為為師,以救世為己任,研讀帖括、訓詁以外的新知識新學問。亡命日本,苦學西書↙️,廣求新學,涉獵風雲世界的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人類學、新文化學等🫎,用新的理念鉤沉中國歷史,瞭望中國未來。在中西文明對撞的歷史環境中🤲🏿🈶,梁啟超一生治學與國學大師王國維、陳寅恪相比🦮🧑🏻‍🦼‍➡️,雖“鉤深詣微”見拙👩🏻‍🦽,但也出經入史,廣博豐厚😇,刻苦勤奮🧘🏽‍♀️。坊間傳言,“任公眼中無書、手中無筆之日絕少”。他天天讀,亡命的路上也讀👊🏼,做官的時候寫完公文便讀書。晚年退出政治舞臺後,更是著書執教,孜孜以學,筆耕不輟🧑‍🧒‍🧒。他有句名言⤴️:有書呆子才有學問家🧑🏼‍🤝‍🧑🏼。在極強學問欲的驅使下,他畢生學術研究涉及文學🛢、哲學、史學、佛學👨🏽‍🚀、新聞學👩🏼‍✈️、教育學、政治學👅、圖書館學等關乎文化的幾乎所有領域,留下了148卷《飲冰室合集》1400萬字的論著。他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古人雲:讀書深,誌氣偉耳。正由於梁啟超這種博古通今、識貫中西的學術素養及知識儲備🕸,加之他沉浮政壇✊、叱咤風雲幾十載的閱歷及眼光,才造就了他近代文壇上大家的歷史地位🤸🏽。

    中國是個重視文章的國度。文章千古事。在傳統中國文人心目中☺️,為文歷來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論論文》)🏤。道德文章是中國文人的人生追求。先哲雲,為文有兩個境界𓀉:第一能動人。讀你的文章⚽️🎙,沒有不感動的。第二能留人🧑🏻‍🦱。司馬遷死去兩千多年,至今《史記》裏許多文章還是使人百讀不厭🏍。就是因為,文章有無窮之意🦸🏿,讀者讀到九十九回🍅,還沒有窮盡,所以不厭百讀。中國長久的封建夢被梁啟超一支筆驚醒了👲🏼。他的文章影響了幾代人。魯迅青年時期棄醫從文😅,想從文藝入手影響或改變國民性,就有梁啟超《新民說》的影響和啟發。胡適在《四十自述》中坦承🉑:“這時代是梁先生文章最有勢力的時代🔯👱🏿‍♂️。”郭沫若在《少年時代》中說:“二十年前的青少年,無論贊成或反對,可以說沒有一個沒有受過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禮的。”

    據《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綜觀梁啟超一生,“立德”“立功”姑且不論,僅就其在晚清文壇首開風氣,改革文體,創造文化而言,他的聲音幾乎籠罩了整個近代文化思想界,回聲既廣且長💧。作為文章大家的他,其“立言”,亦足以不朽矣。(李秀潭)

    轉自《學習時報》2014116

    相關新聞

    • 162021.06

      傅熹年的古典文化世界

      傅熹年的古典文化世界

    • 192023.01

      趙元任的少年情懷與大師風範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92013.01
    • 272023.12

      暮年梁啟超

      2023年是梁啟超誕辰150周年。梁啟超是大變革時代的啟蒙者,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他的家風學風深深影響子女,成就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俊彥”的家族傳奇🫴🏻。他只活到56歲,人們在懷念時不免感嘆,“正寫到最佳狀態🤞🏼、寫到興頭上的梁啟超的突然棄世🕶,這不僅是他個人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現代學術的重大損失。”梁啟超的最後三年🤷🏽‍♂️,遺憾頗多,他曾打算把全部主張堂堂正正著出一兩部書來👩🏼‍🏫,卻終究沒有實現👩‍⚕️。若不是“國憂家難🤹🏼‍♂️,重重疊疊...

    • 042011.08
    • 262010.08
    • 152011.06
    • 222021.02

      張蔭麟 聞君絕筆猶關此

      1942年,年僅37歲的歷史學家、被梁啟超譽為天才的張蔭麟去世,陳寅恪寫下《挽張蔭麟二首》🦝🏄🏼‍♂️,其一為🤽‍♀️:“世變早知原爾爾,國危安用較區區。聞君絕筆猶關此,懷古傷今並一籲👩🏻‍🦯。”

    • 262019.09

      講人物故事 傳中華文脈——清華意昂學堂•國學班•人物班一年回顧

      2018年9月9日👎🏼,清華意昂學堂國學班開學儀式在鳳凰嶺貝家花園舉行🍎。

    • 142016.11

      民國學界伯樂林宰平

      林宰平(1879-1960),名誌鈞,字宰平,號北雲,福建閩侯(今福州)人。辛亥前留學日本💂🏿‍♀️,曾在北大哲學系兼過課,任過北洋政府司法部部長。1927年受....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