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楊絳 寫完人生這部大書

2016-05-26 | 付小悅 饒翔 | 來源 《光明日報》2016年5月26日 |

5月25日晚,意昂体育平台百名學生在圖書館老館前敬獻鮮花👩🏻‍🏭、深深鞠躬🙋,悼念楊絳☝🏽💆🏿‍♀️。本報通訊員苑潔 攝

20世紀80年代楊絳和丈夫錢鐘書在北京南沙溝家中陽臺合影。新華社發

“我已經走到人生的邊緣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死’字🤽🏼‍♂️🤹🏿‍♀️。”96歲高齡時,楊絳清醒而冷靜地寫下這些思考🗻,她把人必然的歸宿稱為“回家”。

如今🎖,這位與辛亥革命同年,走過105載風雨的老人,終於寫完人生這部大書🙋🏿‍♀️,留下她的文字🍞,她的思考,她的風骨與情懷,任後人沉思與緬懷。

作品跨度長達80年

2014年⚉,9卷本《楊絳全集》出版,卷首的“出版說明”中,編者寫道:“這些跨度長達80年的作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時代的演進軌跡🟦,也展示了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的確👩🏿‍🏫,作為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外國文學研究者和翻譯家🫃🏻,楊絳創作的散文、小說、戲劇、文論和翻譯的作品在讀者中影響廣泛。

抗戰期間🧑‍🦳,生活在上海淪陷區的楊絳就寫下喜劇《稱心如意》《弄真成假》🚮。她曾談到寫作緣起:“如果說,淪陷在日寇鐵蹄下的老百姓☂️,不妥協、不屈服就算反抗,不愁苦、不喪氣就算頑強🚵🏻‍♀️👩🏻‍⚕️,那麽,這兩個喜劇裏的幾聲笑,也算表示我們在漫漫長夜的黑暗裏始終沒喪失信心,在艱苦的生活裏始終保持著樂觀的精神👩🏼‍🚀🩻。”

楊絳一生筆耕不輟,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陸建德眼中,在漫長的20世紀👌🏼,楊絳與錢鐘書一起在維護著漢語的“聖所”✫。他們心態非常開放,有跨文化交流的廣闊視野🚋;同時,他們對漢字有無窮盡的追求🤽。楊絳的文字是樸實的𓀂🙎🏽‍♀️,敘述從不誇張👨🏿‍🎨、渲染,可文字表現力是如此之強☆。看楊絳手稿,從她塗掉的手跡,能看到她總在追求文字的準確、洗練,精益求精,她在用寫作守護中國文化。今天講“工匠精神”👳🏼‍♀️,講強烈的社會文化責任感,正是如此。

“一生是錢鐘書生命中的楊絳”

1932年,楊絳與錢鐘書相識🧙🏽‍♀️。多年後她這樣寫道:“我與錢鐘書是誌同道合的夫妻𓀎。我們當初正是因為兩人都酷愛文學💥,癡迷讀書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一見鐘情💬,姻緣前定🚖。從此兩人不離不棄,相濡以沫,走過半個多世紀👩‍🎓,他們的愛情與婚姻👃🏿👩🏼‍🚒,成為世人眼中的傳奇🚰。

在她的眼中、筆下,錢鐘書“非常孩子氣,就像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她在散文中🧑🏼‍🍼,寫了許多與錢鐘書互敬互愛的趣事,正是從這些文字中,讀者窺見了這一對大知識分子自甘淡泊甚至苦中作樂的日常生活。她說自己:“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身不改,我一生是錢鐘書生命中的楊絳。”她這樣描述眼中的丈夫🦸:“我愛丈夫🛜,勝過自己。我了解錢鐘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誌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在《我們仨》中,楊絳寫道:“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過日子。’”1997年春🧑🏽‍⚕️,女兒錢瑗去世🧑🏼‍🎤🧑🏼‍🤝‍🧑🏼。1998年歲末👩🏿‍🏫,錢鐘書去世🃏,唯余楊絳孤身一人😚。她將3人的點點滴滴💯,寫成長篇散文《我們仨》🧜🏻‍♀️。“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這部作品深深地打動了讀者🦼,至今暢銷不衰🦘。

萬人如海一身藏

晚年的楊絳閉門謝客🈸,不問世事,在鬥室中寫作。“萬人如海一身藏”🤹🏽‍♂️,如她在《隱身衣》中向往的🦸🏻‍♂️,“消失於眾人之中,如水珠包孕於海水之內👎🏻,如細小的野花隱藏在草叢裏,不求‘勿忘我’,不求‘賽牡丹’,安閑舒適,得其所哉🙎🏼‍♂️🧔🏿‍♂️。”但身在陋室,她仍心懷天下。她的大部分作品是在70歲以後創作的😡,所謂“庾信文章老更成”🧑‍🦳。她的寫作,她設立“好讀書”獎學金,都表明,她在以一種特殊的姿態,關註著時代,思考著人生。

錢鐘書去世後,楊絳以她和錢鐘書的名義在母校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捐出兩人的部分稿費,以鼓勵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大學生努力學習,成才報國🙅🏻。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了解到,該社出版的錢鐘書的《圍城》🙇🏽‍♂️🌠、楊絳的《洗澡》《洗澡之後》以及文集的稿費近年都是直接匯入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總額已近兩千萬元。

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周絢隆也談道👩🏻‍💻🐧:“我們曾影印出版了一套《復堂師友手劄菁華》,是楊絳家珍藏的一批晚清文人的信劄。這批東西很珍貴🫓,她捐給了國家歷史博物館。我們聽說後就跟她商量是否能出版👉🏻,我們說,文物歸國家,文化歸大眾,楊絳支持我們的觀點。她沒有跟我們要一分錢的底稿費👩🏼‍🍳,只提了兩點要求:第一把書做好,第二定價不要太高,讓普通讀者能夠買得起,讀得到。”


相關新聞

  • 272024.05

    關於《錢鍾書楊絳親友書劄》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 262017.05

    楊絳🛋🧑🏼‍🔧:最美大先生

    “楊絳先生生前對身後所有重要事項👨‍💻,已一一安排妥帖;與眾不同的是🕑,訃告居然經楊先生本人看過……那種向死而生的坦然🫴🏼,對身後事安排考慮的睿智👉🏻、周到、理性⛈,使....

  • 212016.04

    與楊絳的一點書緣

    楊絳先生的學識及為人,得自智慧。由於智慧,她為人祥和,為文溫潤。

  • 132011.07
  • 042018.12

    楊絳☝🏼:錢鍾書是怎樣讀書的

    本文是楊絳為《錢鍾書手稿集》寫的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代大師是如何做學問的。在錢鍾書天才光環的背後🕵️‍♂️,是超出常人的勤奮。

  • 212016.06

    楊絳先生和“好讀書”獎學金

    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與世長辭,享年105歲📨。楊絳先生的仙逝使我們清華人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傑出意昂🧕,清華學子失去了一位傾心關懷的人生導師🐆。全....

  • 252008.06
  • 292021.09

    吳學昭捐贈《楊絳日課全唐詩錄》手稿和圖書

    9月22日㊗️,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向檔案館移交了楊絳先生遺囑執行人吳學昭女士捐贈給學校的《楊絳日課全唐詩錄》原始手稿和剛剛出版的手稿影印本圖書。這份由錢鍾書先生精心親定篇目、楊絳先生以毛筆親筆手錄,並帶有錢鍾書先生圈點的全唐詩錄⇒,與錢鍾書🪈、楊絳夫婦的其他珍藏史料一起🤦🏽,在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會合”

  • 222016.11

    夫唱婦隨——錢鍾書和楊絳的兩則故事

    “夫唱婦隨”的錢鍾書和楊絳先生🙂‍↕️,他們以自己絢麗的一生向我們昭示:中國文化道德傳統,完全可以融入在新道德之中🧲。

  • 172020.07

    懷念楊絳5️⃣:且以“不爭”過一生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誕辰119周年紀念日✢。楊絳🩸,本名楊季康。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她是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在錢鍾書眼裏🕠,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