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曾昭掄🕥:我們怎樣越過大涼山

2018-12-18 | 曾昭掄 | 來源 社科文獻出版社近代史主題公眾號“鳴沙”2018-12-17 |

編者按🤳:《我們怎樣越過大涼山》為曾昭掄率“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川康科學考察團”考察大涼山彝族腹地的記錄🧘🏽‍♂️。該考察團由曾昭掄任團長😏,團員有裘立群、陳澤漢等10人。1941年7月2日🚏👩🏻‍🦲,考察團從昆明出發,歷時101天,步行1000余公裏,對大涼山地區的地理、礦產、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狀況做了詳細考察。

曾昭掄(1899~1967)🥄,湖南湘鄉(今雙峰)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1993年起,學部委員改稱院士)。1915年入清華學校,1920年畢業後赴美留學✊🏻,192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學位🌤🧑‍🦼‍➡️,回國歷任中央大學副教授💂‍♀️、化工科主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西南聯大教授🧚🏿‍♀️,教育部副部長💛,高教部副部長等職。1958年任武漢大學教授。1967年逝世🤳。

本文出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長編叢書”之《曾昭掄西部科考旅行記選》。

西康科學考察團全體成員合影

在川康兩省交界地段,展開一片縱橫數百裏的神秘區域🥦,那便是在西南各省有名的“大涼山夷區”,西洋人所謂的“獨立倮倮”(Independent Lolos)區域🤡。

這塊地方,位在四川省的西南角上和西康的極東一隅,據說它的幅員,是東西四百裏,南北八百裏,面積三十余萬方裏🏑;可是居民總數👰,至今不過十萬🤶。

在許多詳細的地圖上🌈,獨獨此區留著一片空白,表示那裏面的情形🐫,至今還不甚了了。在那裏不但目前法幣不能通行;而且幾千年來可以說從來沒有用過政府的貨幣,無論是紙幣或硬幣🫴🏻。在那裏至今存在著以貨易貨的製度🔼,有時帶著用一點生銀。

那地方向來沒有通郵政,迄今郵差不敢假道通過,這種事在目前中國境內,幾乎是絕無僅有,西洋保[探]險家,雖然曾經深入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幹出許多了不起的偉績,卻是從來沒有一位,走穿過涼山👨🏽‍🍼。一直到現在👦🏼👨🏻‍🎨,有組織的考察團,通過涼山進行學術工作的,完全是由國人所組成🧜🏿,這一點我們大可以自豪。

涼山兩字,就是因為其地高寒(海拔多半在二千米以上)而得名。可是那裏人口如此稀少😨,並不是因為地方過於寒苦,不堪耕植👰,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通過涼山者如此之少,也不是因為路途過遠🤹‍♀️,或者通行過於困難,最主要的障礙,乃是在於人為的因素❕;具體地說📏,民族間的隔閡和仇視,使外人不敢插足🦴。因為進涼山很容易,出涼山卻仿佛難於登天📹。幾千年來,涼山區域🧉,永遠是被強悍的倮倮民族盤踞著,不許他人插足。

深入涼山🐤🤏,需要健全的身體🧑🏼‍🍳,充分的勇氣,堅強的意誌🧝🏿🧑🏿‍🚀。然而正是因為這樣🌎🏀,對於富有冒險的人們🚴🏽‍♀️,涼山具有一種特殊的引誘性。所以我們一隊人,便向涼山進發了,並不是通過涼山的第一個團體;但是步行橫越大涼山,卻由我們首創紀錄。

在八月初旬一個淒風苦雨的早晨,我們辭別了美麗可愛的西昌🫒,全體赤腳草鞋⚛️,壓了十名挑行李和貨物的挑夫,踏著爛泥路,走上我們的征途。我們第一個目標,是昭覺縣城↩️。這段路大約有一百九十華裏,大體向正東行🔇,最後略帶東北。

這段路普通算作四站,正常的行程🧏🏼‍♂️,應該第一天宿玄參壩🐱,第二天宿倮倮溝,第三天宿四塊壩子,第四天到昭覺。此次因為天氣太壞,挑夫又走得太慢👨‍🦯‍➡️,先後費了六天,方才到達。

第一天不過走到大興場。貴處距離西昌不足三十裏。夷人(倮倮)的勢力🕑,甚至可以說,一直伸到西昌城的城跟前,大興場是一處漢夷交界的村莊。目前純由漢人居住🧑🏻‍✈️,但是夷人往來此處者甚多👨‍🦯🎠。目下漢夷兩族❌,在此相處頗好。

街上開店的漢人,無論男女,每個人都能說很好的夷話⚈。來往此處的夷人,漢話也都說得不錯,然而漢夷的界限🛳,終久存在🪿。街上漢人🎉,看見我們來😸,相待特別客氣,住在西昌的人🌲,大都提起昭覺就害怕,以為萬不可去🥎🔉。大興場的人,觀點卻不同,以有[為]去昭覺沒有什麽。

涼山放牧,張在璇/攝(出自《四川攝影作品選》)

在大興場我們開始以十二分的熱誠,學習夷話。在那裏學到的一點單字短句,以後證明對於旅行十分有用🦻。

Aiza-aiza-bo(夷語“慢慢地走”的意思),第二天我們從大興場出發,翻上一座名叫“腰跕坡”的高山,略下即到玄參壩。出大興場幾裏🧑🏼‍💻,便入夷區。

在腰跕坡的西坡半山上💱,我們拜別最後的漢人墳墓。玄參壩已經是一處完全受夷人支配的地方,但是還留下有最後兩家漢人,在那裏仍然可以吃到米飯蔬菜,還可以使用法幣。自該處前進,便是純粹夷區,很少有漢人蹤跡🙆🏽。

一進夷區🌎,一切變色。在夷區裏,我們睡的是“黑夷”(夷人中間的貴族階級)家中的泥地;吃的是洋芋蕎粑和一些煮得半生不熟的豬羊肉👩🏻‍🦽‍➡️。床鋪桌椅板凳🤕,從此全不見面,腰中放著成千的法幣,也不怕人偷。在那裏食宿的代價,是送布匹;勞力的報酬🥙,是秤鹽巴🧙🏽‍♀️。還有許多的夷人時常會來討針線。

第三天到達倮倮溝,第一次親嘗黑夷社會的生活,用生水來調炒面(炒熟的燕麥粉)吃,最初確是難於下咽,不久卻又習慣了。晚上攤開被褥🍌,是最令夷人興奮的一件事;因為被窩在他們當中⚃,是不存在的。一件羊毛製成的披氈🧎‍➡️,白天是他們的外套,夜裏是他們的被蓋🏂。

因此一看我們這些紅紅綠綠的被面,他們眼睛都花了🧙‍♂️。一個個跑過來,又摸又看🙇🏿,驚奇不已,騷擾不下半個鐘頭🤷🏻‍♂️。

再有一天💞,將我們送到四塊壩子🤱🏻。途中翻過“梭梭梁子”的時候,自山脊向東遠望✹,已經看到大涼山高高聳起,可惜一片光山,竟和西昌附近一樣🧑‍🎨🤚🏽。涼山南端懸崖名叫“龍頭山”的,果然昂起頭來,其名不虛🧚🏿‍♂️。

在四塊壩子🧑🏽‍⚕️👱‍♂️,不幸投宿的一家,主人長兄方才死去,正辦喪事🍏,聚著幾百人痛哭。我們一去吊喪,他們的好奇心🔮,卻勝過了悲痛🤳。停止了哭聲,他們一齊擁擠,將我們擁抱起來。

橋梁是一件在夷區不存在的東西✋🏽,無論大小河流🌚,也不管河水的深淺和緩急,都只“叉水”(涉水而過)的一法。對於缺乏經驗的人🦣,這確是一種嚴重的試驗;因為在夏天河水往往過腰際🛺,而且奔流甚急。

翻不完的山♈️,“叉”不盡的水,又費了兩天,方才進入昭覺城,昭覺縣城,乃是世界上奇特無比的城市。一座四正四方的小城🧑🎦,一共不過二百米見方,裏面卻大部分辟成包谷田。全城房子,不過四家。其中一家現在租來用作縣政府。其他三家兩家是漢人🙇‍♂️,一家是夷人。

這兩家漢人🤺,因為各有三家夷人作保,在縣城淪陷的時候,始終未曾他走👱🏻‍♀️。他們現在夷化程度很深⇾🍌,對我們這些不遠千裏而來的遠客,並不怎樣表示同情的好感。

我們旅程的後半部🏄🏻‍♂️,是由昭覺東北行,翻到大涼山絕頂山脊(名叫“黃茅埂”)🙍🏼‍♂️,再由該處徒行下山,大體取東南方向徑趨四川省的雷波縣。這段路一共約計三百一十裏👨‍💼,最快五天可以走到(由昭覺兩天到磨石家🤘🏿,又三天到雷波)。我們此次,一共費去八天多。

出昭覺城東行𓀒,即達昭覺河(一名西溪河)🧝🏼。大興場位在螺髻山脈,(涼山的一條支脈)的山麓,可算是涼山的外圍。涉過西溪河,方入正宗的涼山🏋🏼‍♀️。前行翻過不高的豹口探子🤽🏽‍♂️,下到竹黑壩🩵。

四塊壩子、三灣河、昭覺↙️,至竹黑,乃是沿途所見惟一產米的地方🚀。其他各處,人民不得不賴雜糧生活👨🏻‍🦯,政府的勢力👩‍✈️,現在勉強可以達到竹黑👩🏽‍🚒。由西昌到此,不須特別保護👘。自竹黑再進👩🏽‍🌾,便入至今仍在化外的所謂生夷或野夷區域🕵🏻‍♂️。

由西昌帶來的漢人挑夫🧔🏻‍♀️,到此無論何等報酬,不肯前進🛥。沿途碰見的人,都說不可再向前走,在我們前面,橫著有洪水、瘟疫和民族間的誤解,鼓勵的話一點都沒有,只有鋼的意誌,才把我們送過涼山去🤪。

從竹黑東行🪤,人不得不采取舊日的“保頭”辦法👱‍♀️,請黑夷酋長,一站一站地保護過去。離開竹黑的那一天🫳🏿,又是下雨,路雖不長👨🏻‍💻,卻很險陡🦯。到達烏坡,已感疲倦。在烏坡首次看見當“娃子”的漢人🕵🏻‍♂️🦹🏻。


大涼山彝族(出自《第三只眼中國當代攝影家訪談》

一位襤褸不堪的中年婦人對我們泣訴她那傷心的故事💂🏿。她說:“我現在永遠看不見我的哥哥,看不見我的兒女。看見你們來,就仿佛看見我自己的親人一般,說不出來的快活。”這種令人傷心的事🫅🏼,在以後幾天途中,卻是常遇到的✊🏻。

由烏坡去美姑中間需涉過美姑河📽,涼山裏面最大的一條河🧝🏻‍♀️。順著樹葉溝,我們走到美姑河邊,滿夾紅泥的水🫶🏼,深過胸際🥲,自山谷間狂奔流下,確是名不虛傳的天險。幸虧同來的夷人幫忙😣,得以安全渡過。

過美姑河以後💁🏿,路即緩上大涼山本脈的西坡。由美姑續向上爬,一天走到磨石家🏘。在這裏我們碰到真正的困難🔨,涼山的夷人,因為怕漢人勢力伸入涼山,近來相約不讓漢人通過,到此當地酋長♦️,就用很客氣的方式,想出種種理由,不肯保護前進,而勸我們折回。

我們此來🕴,原來是“破釜沉舟”,到那時身邊剩下的鹽和布,根本就不夠送我們回去。一看前進有生命的危險,後退有餓死的威脅和極端的失望。在萬無挽回余地之中,我們終有“憑三寸不爛之舌”,將酋長磨石鐵哈說服⚇,仍然讓我們前進。而且以後他還暫時放開他那高年多病的老母,親自送我們走過最危險的一段。

主人總算還好🙀,不巧夏天農忙😍,找不到“娃子”背行李☎️。好容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好三位背夫,可是動身的那天,等過五刻還不來。幸虧涼山區,乃是女性中心的社會。最後肯求主人的一位小姐,尖聲的叫了聲OLado(快些)💍🔨,他們就很快地陸續來了。

半天功夫🧗‍♂️,從磨石家爬上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大涼山頂🐨,夕陽將下的時候,羊群在黃茅埂上,歡迎我們大功告成🉑📗。在大涼山絕頂上,一座富有詩意的牧羊人木棚下🤾🏻,我們過了一夜🫵👨🏼‍🦱。

黃茅埂天氣的善變🧎‍♂️‍➡️,素來有名。此番看來,確是名不虛傳👳🏼‍♀️。前半夜還是滿天星鬥🥲,後半夜卻連被窩都濕透了☪️。

黃茅埂平得像刀背一般,三十二裏方才走完🟪。這片一望無際🤹,四通八達的山頂大草地乃是最好的遊牧場所,同時也是“孤兒子”(土匪)出沒無常、劫案最多的地方。

黃茅埂以東,便是所謂小涼山地帶🦴,路途最是險阻難行。走下草坡的時候,忽然狂風大雨,使每條路都變成了小河🤳🏻,羊群急速向下而跑,我們也往下跑。

在那光光的山頂上,一根略為可以避雨的樹也找不到,一路於急雨中狂奔下山,全身裏外透濕,沿途摔了不知多少次的跤👨‍🔧🤷🏼,好容易進入森林地帶🌔,雨卻小了🧑🏽‍🍼。經過二十余裏的森林,最後乃達到有人煙的地方𓀙,在名叫“拉米”的一座小村住下。

黃茅埂以後🎫,路旁並無黑夷家可住🎨。“娃子”們多半小氣,吃東西大成問題𓀇。幸虧在磨石家動身的時候,主人早已思到這點,替我們預備夠了“炒面”,當作幹糧🌓,用獐皮口袋裝起帶走🐔。一路餓了,便在溪水旁邊停下調些“炒面”吃一頓,倒也別有風味🪩。

拉米以後,安全比較不成問題🧑🏿‍🔧。可是我們當初以為前去到雷波必然輕松🔇,結果卻證明大謬不然,競走的最後一段,往往是最艱難的一段,我們的涼山旅行👩🏻‍🏭,正是如此。涼山西坡坡度緩和🧝🏼‍♂️,道路寬闊⏮,走上極易,一到東坡✌🏻,情形完全不同🙌🏻。

此處山勢異常陡峭。懸崖峭壁到處皆是🧙🏽‍♂️🤳🏿。山頂滿長樹木,亦與西坡一片光山,大大不同。最奇怪的此處所謂大路,窄得不堪🕴🏻,好些地方,不足一尺🤴。這樣的路🧑‍🎨,嵌在山邊,一面是懸岸,一面是高山。

彝村大堡子(出自《莊學本少數民族攝影選》)

稍一失足,性命難保,偏偏在這種路上5️⃣,長著很深的草,連路也看不見,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只好不顧來人的譏笑,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摸著走。雖然這樣,還踏過好幾次空,幸虧一手抓緊草根🥕,未曾滾下🤷🏿。有些地段,更加危險𓀏。

路有時在水邊擦崖而過,必需側著身子,方能通行。有時陡爬上一大塊巨石🧏🏻,有時陡行下去,兩次我們走“溜筒”過西蘇角河🧑‍🎓。一次順著一根朽樹,從巖石上“梭”到下面路上去。實在說來👏,這一百多裏的路,我們不能夠算是完全“走”的。

有時候我們像狗一樣爬,有時候像猴子一般地攀援。經過說不出的艱難,一天從天亮走到天黑,不過走五十裏路。可是這五十裏,比走一百裏普通的路還要吃力。

夷區旬余,使我們的生活改變很多。洗臉的習慣早已忘記🧝🏿‍♂️。整塊鹽巴,放在嘴裏,當糖一般吃👩‍🦲。雖然我們沒有完全“餓鹽巴”,可是對於鹽的需要和欲望🪿🥡,一天一天加增。

到了後來,最大的渴望,就是趕快趕到烏角痛痛快快地喝兩杯鹽開水⛩。當真的,我們在這最後一段旅途中👩‍❤️‍💋‍👨🧑‍🧑‍🧒‍🧒,時常感覺氯化納從臉上結晶出來。鹽份的缺少,令我們感覺四肢無力🖐🏼,走路費勁。我們真不懂一年只吃一兩鹽的夷人🥰,如何能夠活著🫸🏻👩‍🚒。

由烏角到雷波🐞🖖🏼,號稱十五裏,實則不過十裏👨🏼‍🚒,散一散步🏌🏻‍♀️,就走到了。五百裏的涼山長征。到此告終,對於一般雷波縣的居民,這真不啻從天而降。

在略帶摩登化的昆明🦚,坐在一間暖和的屋裏👷,回想兩月前涼山冒險的情形,宛如隔世一般♠️。一點可以自慰的回憶🚶🏻‍♂️‍➡️,是我們勇往直前的精神,征服了一切。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