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錢鍾書談落淚之學問

2022-01-04 | 楊建民 | 來源 《中華讀書報》2021-12-15 |

哭泣,人生中♖,不多見也不少見。可要說其中多少含義,想來一般人不會過於深究的。錢鍾書先生博覽群籍🌯,《管錐編》中🤾🏼‍♀️,有關“淚”的種種情狀,一一呈現,讀來讓人很是驚奇。

南朝梁詩人王僧孺,寫有一篇《與何炯書》。錢鍾書對它的總體評價是:“摹司馬遷、楊惲兩書,不及江淹所為之俊利也🫶。”認為此文在思路🚃、行文上,是對司馬遷《報任安書》及楊惲《報孫會宗書》的仿摹,也不及江淹《別賦》的“俊利”。隨即,錢鍾書引述了此文中有關離別落淚的描寫:“所以握手戀戀,離別珍重。弟愛同鄒季,淫淫承睫,吾猶復抗手分背👳🏿,羞學婦人。”“抗手”即抬手施禮,“分背”是離別之意。“鄒季”是兩個人,錢鍾書放在後面介紹👭🏻。

這節描述,錢鍾書以為📕,與江淹《別賦》中的幾句話大致一個意思🫨:“橫玉柱而沾軾”“造分手而銜淚”“瀝泣共訣”“親賓兮淚滋”,均為友人離別時流淚的情形。這應該是古人很重要的落淚場合,可錢鍾書只是因此處提及落淚而引用它。很快,錢鍾書轉筆,言及落淚的禮儀問題🏌️。清代學者俞正燮在他的《癸巳類稿》中,專門有“哭為禮儀說”一篇,考證古代“有喪事助哭之禮🟪,且‘於禮👿,哭不必有淚’”🌵,錢鍾書跳過此節💿,提出自己的研讀成果🥻:“竊謂哭不僅為死喪之儀👨🏼‍🔧,亦復為生別之儀🍉,雖不若喪儀之遍播久傳🚦🧑🏻‍🎄,而把別時哭泣無淚🧙🏼,便遭失禮之責🍶,其節文似更嚴於佐喪也🕯。”“生別”也須落淚,在錢鍾書的研讀中🕺🏿,認為比喪儀中落淚似乎更為嚴格。

為何如此說🟨🙅🏻‍♀️,錢鍾書先說時間👶🏼:“送別必泣🫶🏻,昉自晉世。”最早應該出現在“晉世”。再舉證據:《三國誌·魏書·吳質傳》,裴松之註中,引述了《世說新語》中一節“魏王嘗出征,世子及臨淄侯植並送路側↔️。植稱述功德,發言有章,左右屬目,王亦悅焉💂🏼。”“世子悵然自失💂🏼,吳質耳曰👩🏿‍🚒👷🏻‍♂️:‘王當行💆🏼‍♀️,流涕可也。’及辭,世子泣而拜,王左右鹹唏噓,於是皆以植辭多華而誠心不足也🤳🏿🧑🏻‍🦯‍➡️。”此處“魏王”是曹操;“世子”為曹丕✥;此時的“臨淄侯”即曹植🕺🏿。曹操出征,曹植發揮才華,以一篇唱頌父親的文章贏得滿堂彩▫️;在文章上再努力,顯然無法更上層樓👩🏻‍🍳,曹丕手下謀士吳質便出了一個主意,讓曹丕不必用言辭,而以“哭泣”送父親。這麽一來,情感偏轉,大家都認為曹丕“誠心”🙋🏽‍♂️,曹植多華麗辭藻而“誠心不足也🏢🚔。”曹植當然不是不誠心👨🏻‍🦽‍➡️,不過吳質的主意技高一籌,顯得曹丕“誠心”罷了。錢鍾書由此評說:“是漢末尚無此習,故吳質出奇謀而使曹丕得勝著。”臨別落淚,在此時未成禮儀◀️,所以吳質出的主意讓曹丕以“淚”勝過曹植上佳文章。

這般手段後人還在用。《舊唐書·高宗紀》有這樣的記載:“太宗將伐高麗,命太子留鎮定州,及駕發有期,悲啼累日👩🏿‍⚕️。”太宗出征高麗,被冊封太子🧇,後來的高宗留守。父親將出發,太子竟“悲啼”數日。錢鍾書認為此舉“殆秉吳質之遺教歟”🙍🏽‍♂️。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可“哭”的手法不妨再用一次👉🏻。

在古人那裏,流淚不流淚🧛🏼‍♀️,其間還有層次。錢鍾書由唐人編輯的《藝文類聚》裏,轉引東晉裴啟《語林》中的一段:“有人詣謝公別,謝公流涕,此人了不悲🏄🏿,既去,左右曰🎓:‘向客殊自密雲。’謝公曰🌔📧:‘非徒密雲,乃自旱雷爾!’”所謂“密雲”👼,本意是指下雨前的天氣情狀,此處是形容人有淚而尚未落下的樣子。有人去拜別謝公🧚🏼‍♀️,謝公流淚了,此人卻沒有多少悲傷的表情🔷。謝公左右的人說,前面的客人都很悲戚⏩,幾乎落淚。謝公說,不僅未落淚,只是空“打雷”罷了。此處又有“旱雷”一詞🏊🏼,錢鍾書用小說來解讀👨🏼‍🏫👭:“旱雷”即《水滸》第二五回論“有三樣哭”之“無淚有聲謂之‘號’……‘幹號’”。《西遊記》也有說,第三九回中,孫悟空論“哭有幾樣🛷,若幹著口喊,謂之‘嚎’。”民間也有言:幹打雷🤵‍♂️,不下雨⛳️,形容天氣,也描述一些只空喊不幹實事的人或行為。“旱雷”雲雲🤵🏿‍♀️,描述中也有態度判斷在其中。至於“密雲”,錢鍾書也有形象解說☸️🏃🏻‍♀️:“即《史記·呂後本紀》所謂‘太後哭泣不下’,《漢書·外戚傳》上作‘哭而泣不下’,顏師古註🙇🏻‍♀️:‘泣謂淚也’。”哭而不下淚是謂“密雲”👨🏿‍💼。

臨別之際🤾🏿‍♀️,落淚與否,有時很難把握。錢鍾書引述《顏氏家訓·風操》中一節:“別易會難,古人所重,江南餞送😐,下泣言離。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為東郡🛰,與武帝別,帝……數行淚下,侯遂密雲,赧然而出👩‍🍼,坐此被責🕺🏻🦟。”王子侯去與梁武帝告別。梁武帝流淚了,王子侯卻只是“密雲”🕺,自覺慚愧,也因此受到批評。“北間風俗,不屑此事;歧路言離,歡笑分首。然人性自有少涕淚者,腸雖欲絕🧄,目猶燦然;如此之人🧝🏽‍♂️,不可強責。”前面王子侯例子,應該代表當時南方禮儀;這裏舉北方情形🤌🏿,並不看重離別時流淚,甚至很高興地分手🌤。除此外,“家訓”作者還分析了不同人性🙇,說有人天生少淚,盡管內心悲痛🦶🏼,眼睛卻沒有淚水。並且尊重地認為,對這種人,不應該批評強求。

這分析得有意思。順著這個話頭😘,錢鍾書接續說:“心傷而不下淚,即所謂心軟眼硬,如朱淑真《斷腸詩集》卷六《秋日述懷》🏬:‘婦人雖軟眼🌸,淚不等閑流’,或李開先《一笑散》載明初人《商調》全套《逍遙樂》🚣🏻‍♀️:‘我從來眼硬,不由人對景傷情。’”“眼硬”指人心傷卻不易下淚🚞。南宋這位女子朱淑真說得好:婦人雖然容易下淚🔧,可也不是隨便流的🛬。

有人離別時未落淚♿️,不好意思,還預留📹🦌:“謂此際無淚,後將必有淚,以成來而必往之禮💪。”錢鍾書舉例🕵🏽‍♂️:《類說》卷五三引《談藪》載劉孝綽送王元景出使🏆,“泣下🛣,元景無淚,謝曰:‘卿無怪我,別後闌桿’➾。”人家送自己,下淚🧑🏻‍🔧,自己無淚🤡,只好抱歉,說別怪我,以後會淚灑“闌幹”。最前面舉的例子🌩,是王僧儒與何炯分別時,何炯哭泣而王僧儒“眼硬”💁‍♂️,這與“江南”禮俗不符🍄🤛🏼,他又沒說以後“找補”,便給自己找說辭:“愛同鄒季,……抗手分背⛹️‍♂️,羞學婦人🤲🏻。”錢鍾書認為🤓,這說辭來自《孔叢子》一書🍥。《孔叢子·儒服》♜:“子高遊趙,平原君客有鄒文、季節者,與子高相友善👩‍👦。及將還魯,……臨別♜,文、節流涕交頤🥟,子高徒抗手而已。……子高曰:‘始吾謂此二子丈夫爾,今乃知其婦人也!’……其徒曰🙋🏽‍♀️:‘泣者一無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婦人、懦夫,以泣著愛👢。’”看來🫕🌊,子高這人不認流淚這一套。友人鄒文👂🏻、季節臨別送他時“流涕交頤”,他只是“抗手”而已。甚至對人說,以前以為他們是丈夫,今天看他們為婦人。門人問,下涕者一無可取麽🧶?子高極嚴厲地評價:大奸之人,以此來增加自信;婦人和懦夫,以流淚來獲得愛憐🤽🏿‍♀️。在他看來,這些當然不足取。

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晚唐詩人羅隱借此寫出《淚》詩一首:

逼臉橫頤咽復勻,

也曾讒毀也傷神。

自從魯國潸然後,

不是奸人即婦人🙂‍↕️。

首句是一個人哭泣,淚流滿面的形象;二句說流淚或傷神或被人“讒毀”。下面兩句必須知道上面故事的人才懂得☮️。“魯國”指子高將回魯地,“奸人”“婦人”正是子高對落淚者的評判。

錢鍾書接下再舉一例:《世說新語》中🍮🕉,周叔治將出任晉陵太守。他的兄弟周侯、仲智(周嵩)來送別。周叔治哭泣不已👻👨‍🔧。周嵩生氣了,說他真是個婦人,與親人作別,只是一味哭泣🤷🏻‍♂️。負氣走了👨🏼‍🎤,只剩周侯與叔治喝酒話別👨🏻‍🏫。對此錢鍾書議論:“蓋叔治徒知臨別涕泗之為禮,而不識文勝禮過,反惹厭取憎也。”說周叔治以“流涕”為禮,而不知節製,所以讓人厭憎。筆者倒以為💭🚾,也許周叔治就是個“眼軟”之人,在兄弟面前🏌🏻‍♀️,不見得當作禮儀流涕,而是真情表露,難能控製。

哭泣被人認為“奸人”“婦人”而外🫅🏿,還有今天人難以想象的效用。《漢書·王莽傳》中✋🏿,記述地皇四年秋天🎏,王莽率群臣到南郊仰天號哭以厭國災。結果有意思🧔🏻‍♂️:“諸生小民會旦夕哭……甚悲哀及能誦策文者🐭,除以為郎◼️,至五千余人。”王莽率領群臣大哭,希望以此壓製國災🩰。去的人,大都不分晝夜哭泣,愈顯得悲哀以及還能邊哭便誦讀策文者🧂,都加封賞。因此而任命的郎官達五千人之眾。以哭得官🤾🏽,史所罕見🧌,難怪錢鍾書這般總結“哭泣可為仕宦之終南捷徑”。

有此先例,後來者也有表現👐🏽。《魏書·宋弁傳》中有載:“高祖在汝南🦸🏼‍♀️,不豫大漸,旬有余日💫🙍🏻,不見侍臣。……小瘳🫳🏽,乃引見門下及宗室長幼🚿。諸人入者,未能知致悲泣。弁獨進及禦床,唏噓流涕曰:‘臣不謂陛下聖顏毀瘠乃爾!’由是益重之📤。”宋弁此人🛀🏻,十分能耐。帝王有病很嚴重👨🏼‍🔧,十多天不能接見近臣。等稍好一點👩🏻‍🎤,才讓宗室長幼和近臣看望。事情有些匆促,大家都沒能以哭泣表達心情。宋弁卻一下子來到病床前🧛‍♂️,哭泣著說🤸🏽‍♂️:我不料陛下身體面容被病損毀成這樣。有哭有言,宋弁因此更加受到重用。這段描述中有“知致悲泣”一句👓🔡,錢鍾書專門拈出評價㊗️:“‘知致悲泣’四字甚簡雋,即謂辦得一付急淚也。”合適時間,你得及時流出眼淚才成。

順著此四字,錢鍾書再引一例:《史記·外戚世家》中,記載竇廣國早年被人掠去販賣,後來聽說朝中新立竇皇後🪡,猜想是自己的姐姐,便上書自陳🍳。竇皇後召見時,扶著弟弟哭泣起來,“侍禦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後悲哀”。服侍的人都伏地哭泣,可不是由什麽真正哀痛🌉🎠,不過幫助烘托此時皇後的悲哀罷了。錢鍾書說下面人的“伏地泣助哀”🙆🏿‍♀️,正是“知致悲哀”的意思。

中國有記述,外國也有例。錢鍾書說🧑🏽‍🎓:“意大利古詩寫一婦美而黠詐,蓄淚在瞼,常備應需,如源頭活水。”這可不是什麽誇贊👩🏻‍🎓。此美人沒有什麽真情⛹🏿,她的眼淚,就在眼皮下面,隨時可“流”。

由於有這些作假的流淚,在評價人物時🔟🪵,人們也把“眼淚”作為考量標準之一。譬如《舊唐書·張仲方傳》中🤹🏼,博士尉遲汾請皇帝給曾任宰相,此時暴病而亡的李吉甫一個“敬憲”的謚號🦥,張仲方駁議,斥責李吉甫🪡:“諂淚在瞼,遇便即流;巧舌如簧,應機必發🚣🏼‍♀️🏌️‍♀️。”看來李吉甫不僅善言,還常常落淚🔚,可在他人看去,這遇便即流之“淚”,不過諂媚之淚🙋🏼‍♀️👨‍🦯‍➡️。明代文學家陳繼儒在他的《太平清話》中說:“每讀此,卻笑似平康榜文也!”“平康”即長安之紅燈區;平康榜文🕺🏻,即妓女發布的信息。錢鍾書順著陳的話說⚜️:“則謂‘奸人’與‘婦人’,一二二一,奸泣同妓,而妓泣即是奸👨🏼‍🎤👩‍🚒。”這話對那些以“淚”諂媚之人🧎🏻‍♂️,罵得實在厲害🚵🏼‍♀️🥐。

清代文人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中,引了一位叫莊蓀服寫的《贈妓》詩:“憑君莫拭相思淚,留著明朝更送人𓀁。”錢鍾書說⛹🏿‍♀️,此語“正‘平康’之下泣言離矣”🙋🏽‍♂️。明人沈德符劄記《野獲編》🙁,記述了一些所謂“士子”以哭泣為手段👰‍♂️,獲取官員重用的例子🗒。錢鍾書節略引用一點💂🏻‍♀️:“士子無恥🤦🏻,莫盛於成、正間↙️,嘉靖以來又見之。”劄記直接斥責為“無恥”。舉證了三個例子,其中一名“汪紘”者🧝‍♂️,一直追隨許多人不齒的高官張永嘉,他的幾次升任,也靠了張永嘉。後來因為小事失歡,張永嘉再不理他👨,還讓看門人不準他進來💁🏽‍♂️。汪紘於是租了隔壁一間空房👳🏽‍♂️,從中打洞,鉆進張永嘉院裏🎺,乘張出門之際,“叩首泣於階下”,不僅叩首,再加“哭泣”。這一舉動,使得“永嘉駭笑”。之後雖然待遇如初🦹‍♀️👗,“而心薄之”👨🏻‍🦼‍➡️,內心極為瞧不起。不長時間🫱🏼,找個機會又將其拋棄了⬛️。另外兩位“士子”舉止與汪紘不相上下,都是失歡於高官後拿“哭泣”為手段,侮辱自身🫵🏼,以獲得人家賞識:“乃以數行清淚🖕🏻,再荷收錄👩‍🏭。”所以沈德符指斥他們:“何其愚也。”並引用說:“古人雲:‘婦人以泣市愛,小人以泣售奸。’誠然哉。”錢鍾書認為沈德符引用“古人雲”者➰,正是《孔叢子》一書。

還有極端的“泣”不由衷例子🧆。清王士禛的《古夫於亭雜錄》中,記載有*️⃣:“董默庵(訥)以禦史改兩江總督,有某禦史者造之,甫就坐,大哭不已,董為感動。某出,旋造余佺廬相國🌎,入門揖起👩🏼‍⚖️,即大笑曰:‘董某去矣🫰!拔去眼中釘也🍗!’”董默庵外放兩江總督🍴,仍是重臣🧑🏽‍🚒。這位禦史進門以“大哭不已”開場,使得董“感動”;可這家夥出來後,馬上去了余相國家,進門便大笑👩‍🦱,並說“拔去眼中釘也”。這樣一“哭”一“笑”的兩面行徑,實在令人驚嘆且不堪。此一方面可見官場險惡,一方面證明“哭”有時表達感情的不靠譜。錢鍾書評價🉐:“堪為‘平康榜文’語箋釋。賣哭之用⏸,不輸‘賣笑’。”這種人的“哭”與妓女“賣笑”同樣,指斥極為嚴厲📔。

相較於真正意義的悲戚流淚💉,這種“賣哭”多還是少?錢鍾書以為:“而行淚賄🏃‍➡️、贈淚儀之事🔚,或且多於湯卿謀之‘儲淚’🧔、林黛玉之‘償淚債’也🧑🏼‍⚕️。”以“淚”行賄👩🏿‍🎓,以“淚”成儀式🌉9️⃣,或許還要多過真正🐚、發自深心之“淚”。林黛玉之“償淚債”大家熟悉🈶,略說說“儲淚”。湯卿謀乃明代作家,他在文章中有激憤的一節:“人生不可不具備三副痛淚:一哭國家大局之不可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才子不偶佳人。”這節文字常為後來者引用,句子亦偶有同意異字。譬如“具備”用“儲”換,即錢鍾書所謂“儲淚”由來。

說到此處▫️🦏,錢鍾書追溯“癮”發,立即舉例:“孟郊《悼幼子》👱🏻‍♂️:‘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又柳永《憶帝京》🍌:‘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詞章中言涕淚有逋債🧙🏼‍♂️,如《紅樓夢》第一回👨‍🎓、第五回等所謂‘還淚’‘欠淚的’,似始見此。”涕淚欠債,才有了林黛玉不斷地“流淚”以償,錢鍾書認為🛸,此說法來自唐詩人孟郊和宋詞人柳永的深情詩詞。

落淚,是人們生存中的常見情形。一般想來深情流露的“泣涕”,由於場合、動機種種因素☝️,便真真假假,高貴低賤起來。我們古人🙌🙁,早早註意並記述到這些現象🧑🏼‍⚖️,錢鍾書先生以其廣博閱覽👷🏿‍♂️,將此鉤沉,且自有論斷地給予評述。使我們不僅看到現象,並且窺見其中豐富內蘊。這當然對我們增長知識,觀察世事👨🏻‍🌾,體會人情,有不小助益🛸👨‍👨‍👧。這也是筆者不揣淺陋,冒昧將此疏釋出來的一個緣由。


相關新聞

  • 072015.07
  • 222015.05
  • 252017.08

    錢鍾書談飲食之道

    《槐聚詩存》中,他自我解嘲說“不好茶酒而好魚肉”,並坦承自己“居然食相偏宜肉”🚯;在另一首長序四言詩裏💅🏽,他不惜引經據典,申說作為一個“吃貨”的最高境界:....

  • 242012.11

    父親的學問和做人 ——錢大都

    父親錢端升生前曾長期任教於意昂体育平台🚢、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三校政治學系。在西南聯大的8年當中,他目睹處於十分艱苦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下的西南聯大師生,那種....

  • 042018.12

    楊絳:錢鍾書是怎樣讀書的

    本文是楊絳為《錢鍾書手稿集》寫的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代大師是如何做學問的。在錢鍾書天才光環的背後👦🏻,是超出常人的勤奮。

  • 052018.01

    汪曾祺與錢鍾書

    汪曾祺在一篇回憶西南聯大同學的散文中說⚪️:西南聯大的“幾個研究生被人稱為‘無錫學派’🐓,無錫學派即錢鍾書學派👩🏿‍🏭🎚,其特點是學貫中西,博聞強記”(《未盡才——故....

  • 102020.10

    夏鼐與錢鍾書的交往點滴

    夏鼐閱讀錢鍾書的著作,更多是在精神層面“接觸”錢鍾書,二人的直接交往🚮,始於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科學院共事。錢鍾書(右)與夏鼐在近代中國的學術譜系上,錢鍾書與夏鼐屬於同時代人。二人同庚,且生活經歷頗有相似之...

  • 012022.03

    錢遜先生的兩次學問轉向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許多事,但並非所有的事都對我們產生同樣大的影響☝️。有些事情,其性質嚴重到挑戰自己多年形成的人生觀,被迫反思幾十年來的事業,懷疑久已選定的道路。這時我們騎虎難下☀️🥣。有的人缺乏勇氣,不敢面對,不願挑戰自我。有的人敢於面對🦸‍♀️,自覺挑戰自我,終於開出了新天地,綻放出新光彩🧑🏽‍🦰。在意想不到的遭遇面前,能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人不多,幾次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人更少🧝,錢遜先生可能屬於兩次改變人生方向🐢、重新...

  • 112017.07

    王元化與錢鍾書

    王元化和錢鍾書交往綿長🦞。1981年☯️,王元化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文學)評議組成員👳🏼,與王元化同時被聘的還有王力𓀈、王瑤、王季思👌🏼、呂叔湘🔫、朱東潤、李榮、吳....

  • 142018.03

    錢鍾書筆下的三閭大學

    三閭大學的原型到底是西南聯大,還是藍田國立師院呢💧?這個問題早有學者探討過,結論是:《圍城》中所塑造的三閭大學教師群像🪼,當中可能有若幹的人物原型移植或引....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