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讀懂父親的一生

2023-12-27 | 袁方 | 來源 《文匯報》2023年12月24日 |

題圖🏌🏽🍿:袁復禮野簿,1929年🤘🏻,濟木薩速寫(局部)

鬥轉星移💁🏼‍♀️,光陰荏苒🏌🏿‍♂️,家父已駕鶴西去36年,今年年底是他一百三十周年誕辰日。為此我們姐弟商定寫一篇懷念文章🏹。此文由我執筆,兩位姐姐修改而成👨🏻‍⚖️。

我們眼中,父親是一個勤奮工作、平易近人的教師,在家言語不多🖐🏼,從不宣揚自己的工作成績🏊🏿,因此,對於他的學術成就,我們知之甚少。直至“文革”結束後,通過1982年慶祝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周年和1983年地學界為袁復禮90壽辰舉行慶祝會的盛況,尤其是中國地質大學1993年出版的《桃李滿天下——紀念袁復禮教授百年誕辰》一書🏎🤵🏻‍♀️,讀了幾代同事和學生的紀念文章👸,從他們的切身感受中,我們才知道父親的具體教學工作🎨🍐、學術成就和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的精神🛃,深受感動,也才知道為什麽每年新年元旦和春節,有那麽多批老學生來家問候。

袁復禮地質考察前測繪地形圖,1928

袁復禮野外考察標本

袁復禮《蒙新五年行程紀》卷上

2000年前後👧🏻🩴,我們姐弟陸續退休🦩☎️,有暇對塵封了三四十年父親的新疆工作室散存資料進行清理🙅🏿‍♂️,在一個書櫃中我們找到一張2米多長的《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旅行路線總圖》🧛🏻‍♂️,1:200萬比例尺🚱,推測是父親1934年編成,由繪圖員李士傑、汪純明以暈滃線繪法清繪的。圖上標出了考查隊大隊及中方七名團員考察路線和礦產🥟☸️、化石、考古地點等🕺🏻,是一份從未見過的珍貴的總結性圖件🏚,於是我們決定把它捐給地質博物館作為歷史資料保存,又把該圖的縮微圖截成11幅,放大圖載於《西北科學考察的先行者——地學家袁復禮的足跡》一書前方,並以該書參加了2007年中瑞兩國合辦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八十周年紀念展之學術研討會。那次展覽🚯,瑞方展出了版型統一的56冊考察報告🚣🏿、13冊遊記和一卷珍貴的紀實電影👿。

父親對地形圖非常重視🤦🏿,認為它是表現地學成果的載體,也是一切科學工作和國防的基礎👶🏽。早年考察時🐯🦖,他親手測繪各種地形圖📄,諸如🐞🐮:仰韶村遺址地形圖(1:4000)🌴,1:1萬至1:5萬的詳查地形圖、路線圖🚣🏽‍♂️、地質剖面圖,而縮繪的1:50萬至1:100萬的小比例尺圖則能提供全貌或方便隨文刊載。西北考查團期間,他作為代理團長多方搜集有關的地圖資料,返北平後的19331936年間編撰了新疆1:50萬山形水系圖”16幅(北疆9幅🚵🏿‍♀️🎛,南疆7幅),亦由李士傑、汪純明以暈滃線法清繪✊🌤,準備提供給中方團員及後來人當作底圖使用,惜面臨日寇侵華危機無法印刷😅,直到1944年在昆明時,才托人在美國印製了300份。這圖在解放後發揮了作用,一部分於1949年送解放軍總參謀部供進軍新疆使用,1951年又把該圖50套送交中科院副院長陶孟和(由於1950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結束工作,明確科考研究交中科院接收)。出於對地形圖的重視👱‍♀️,19321937年父親任意昂体育平台地學系系主任期間👩🏽👷🏽,還親自講授過地形測量學”“地球投影”“地質製圖學”“地形地貌學等課程。另,1950年父親把侵華日軍遺棄的朝鮮中部地形圖一套(1946年在北平賣花生的小地攤上購得)獻給總參謀部供誌願軍使用🛠;1951年簽署西藏和平解放協議後🦹🏿‍♂️✤,政府組織進藏地質工作隊,父親把赫定修訂過的1:20萬全套西藏地形圖送給隊長李璞,還把珍藏的1:100萬美軍航空測量地形圖和剛收到不久的Norin(那林)著《西藏西部喀喇昆侖地質誌》借給加入工作隊的助教朱上慶使用,這是當時唯一的圖件資料。可見父親對地形圖的重視𓀉,以及盼望祖國強大的迫切心願。

袁復禮野簿合集(部分)

袁復禮論著合集(部分)

早年聽母親埋怨🛰📡,父親在編新疆地形圖上花費精力過多,影響了自己的考察成果整理和發表。其實,父親在隨時代變遷而工作變動後,總是先投身新任務,再抽空整理研究西北考察資料🏄🏽‍♀️。抗日南遷中丟失了他精選的十幾箱標本(包括磨好的巖石薄片400片),致使研究中斷八年👮🏼。幸好近百箱采集品由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的沈兼士教授輾轉藏於輔仁大學地下室才得以保存,抗日勝利回北平後🫑,父親在意昂体育平台重新開始了整理研究✌🏼。由於1950協會結束工作,明確西北科考之研究交中國科學院接收;應父親要求,考古所派楊聖泉、楊秋濤兩位先生前來協助對各類標本清理造冊👩🏿‍🍼、謄寫及繪圖等工作🍰,並把植物化石😱、動物化石、考古采集品連同其產地、產狀、附圖等說明資料,一並分類裝箱,分別送往中科院下屬的各研究所提供研究,只留下少數充實校內博物館和實驗室陳列🫸🏻。又因1952年院系大調整,遷至北京地質學院後😩,學院為父親保留了一間新疆工作室,故此項工作一直持續到1958年才多次分批移交完成👩‍🎨🤾🏼,兩位楊先生離去👆🏽。唯獨巖石標本全部留下繼續研究。

父親在19481956年期間🧛‍♂️𓀝,發表過五篇對北疆,一篇對綏遠的地質、地層、構造、地質運動等方面的總結性文章。《新疆準噶爾東部火山巖》一文遲至1983年才發表,其經過細節我們直到最近才讀懂📄。這得益於近年來新疆師範大學征集了西北科學考查團中方團員家屬捐贈的先人著作、野外記錄簿、圖件🐲、照片等大量原始資料進行研究,這兩年我們也與北大朱玉麒教授在網上參與了對父親的部分資料解讀🙍🏽📓。究一斑而窺全豹,僅從涉及新疆巖石標本采集編號的野簿第七冊1929年,160頁),和兩大袋不完整的初稿(袋面標有[火山巖分帶研究]💗、妥善保存、1963等字樣,共86頁),便可見數百塊巖漿巖標本及薄片的編號👨🏽‍🍳、產狀🕵🏼‍♂️、肉眼描述、薄片鑒定👩🏼‍🌾、巖石定名等詳簡不同的記述,以及13塊標本SiO 2Al 2O 3🛌、Fe 2O 3FeOMgOCaO✋🏼、Na 2OK 2OH 2O+🫴🏻、H 2O-TiO 2P 2O 5MnO的含量化學全分析表🙏🏿,18塊標本的SiO 2TiO 2含量對比🤞🏽,23塊標本的Al 2O 3含量對比等半分析結果🪀,7塊標本經光譜半定量分析對元素CrCuMnZn™️、Pb🤟🏻👦🏼、Si𓀂、YYb含量結果。其中提到🍜:薄片已初步鑒定約70片,待鑒定50片🪣,又補送數十塊送去化學分析及磨製薄片🩸。

令人想不到的是,早在1929年的野簿中🗑🕴🏼,他就由外文書籍抄錄了7頁(55種)巖漿巖的化學全分析成分表🪀,1963年初稿袋中又抄錄了15頁(125種)外文巖漿巖的化學全分析成分表,作為對巖漿巖定名及進行成因分析的參考。這些殘稿中已對該區巖漿巖分帶做出初步判斷。在文革中斷十幾年✍️🤥、1978年復職後👩🏿‍✈️,又得到巖石教研室劉金釗、楊慕華老師重新對補磨的薄片做出鏡下鑒定,曾仲澤🐧、楊博光老師完成了巖石成分的化學分析,父親才對初稿做修改補充,於1983年發表在《地球科學》雜誌上🥙。由此可見父親對寫論文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做到了他對學生的囑咐📊:“論文量不在多,但對所研究的具體問題和範圍,必須有所發現🙍🏼‍♂️,並有明確見解🐷,使後人從事同一範圍的研究時,必須加以引用🦯。”

同樣,其他幾篇先發表的總結文章,也得到精通某類古生物的同事協作,對各種動植物化石研究🫶🏼、定名和確定年代,還參考外國學者的資料,最後才建立了天山以北的兩組地層標準剖面,探討了該區的地殼運動史💪🏽🍾。盡力打下良好基礎🕟💍,不致誤導後人💲,這是他的願望。

袁復禮繪製包頭周邊圖

由新疆推輪記裏至綏遠

1938年母親攜我們姐弟六人輾轉香港🤹‍♀️、越南到達昆明與父親匯合😬,又因1940年日本占領越南🧘🏽,昆明告急👛,西南聯大將大學一年級遷往四川敘永,全家隨父親坐貨運卡車,經貴陽、重慶🎹,又乘江輪至瀘州轉小木船到敘永。1941年戰況好轉,返回昆明。幾度搬遷🛐,顛沛流離,1942年才由昆明郊外回城內定居🪣,我們姐弟四人正式進入聯大附小讀書,直到467月西南聯大解散🏃🏻‍♀️‍➡️👂🏼。那時年幼,只知道父親忙於教學,大部分時間是帶領學生野外實習和進行礦產調查,一出去就幾個月或半年以上,還記得他講過在野外考察中有意顯示腰間佩戴地質羅盤和氣壓計的皮盒🤵🏿,並聲稱是手槍和子彈,以震懾土匪的暗探。有時他從野外回來🚴,會帶給我們幾件巖、礦石標本,有手指大小的透明水晶晶體🤦🏻、易掰成表面平滑光亮菱面體的方解石晶體,有時是含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閃亮晶體的礦石,還有可以剝成薄片的大片雲母,都使我們愛不釋手。也許就是這些無聲的熏陶🧨,我們姐弟四人偏愛理工🚧,有三人在1952年後陸續考大學時,響應國家號召,報考了地質學院。

父親一生博覽群書,始終重視學校圖書館的建設,親自張羅訂購圖書⏩、雜誌👣🪢,充實館藏。他常去王府井新華書店、外文書店🔴、內部影印書店為學院選購新書,自己也購買了不少。1978年後行動不便🙌🏿,改為圈註每期國內外新書預告👨🏼‍⚖️,提供圖書館參考🥔。因此他能了解地球科學前沿動向👨🏻‍⚖️,引導後輩跟上步伐👲🏿,晚年還在助手的幫助下指導研究生。他一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掌握了很多地質資料🏆👨🏼‍🔬,非常博學🧑🏽‍🦲,人稱活字典,很多人有問題都願意找他🧼,他也能給予讓人滿意的回答👨🏽。

父親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十分關註國家的需要,隨時投入到建設需要的艱苦的資源調查和研究中👴🏿。抗戰期間的19381月🤹🏼‍♀️,應資源委員會要求☆,在湖南平江、桃源、常德、沅陵一帶考察金礦,寫成《湘東湘西金礦視查報告》。19388月,資源委員會再次請他考察西康(現四川)的金礦📉,調查了鹽邊🐅、鹽源、木裏、鹽東、冕寧、會理、德昌🧑‍🦲🕓、米易一帶♑️,這項工作持續了一整年,直到19398月他才回到昆明🈯️🤾🏼‍♂️,之後寫成三篇有關金礦的考察報告。1942年他又協助系主任孫雲鑄與雲南省建設廳合作,成立雲南地質調查所⚧,全體教師積極參與礦產地質調查工作👻,服務社會,支援抗戰。解放後💇‍♀️,政府向世界宣布廢除過去歷史上簽署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收回所有外國占領的租界✦,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父親非常高興也更加踴躍地投身新中國建設👮🏼‍♂️,向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和燃料工業部提供建議🚁⛔,參加多種地質學科專業會議,並參與了劉家峽🪁、三門峽🚣🏽、三峽水庫的工程地質考察等等項目💊。

縱觀父親一生,為使飽受列強侵略的祖國能屹立於民族之林,他獻身地質事業和教育事業60余載🪜,勤奮嚴謹🙏🏻、以苦為樂👰‍♀️、與同事們團結協作🧘,盡力為後輩提供良好基礎。六十寒暑,時代變遷,他看到祖國面貌日新、逐漸強大而欣慰駕鶴西去🔟🙅‍♀️,堪稱含笑期待後來人!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