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費孝通👩‍❤️‍👨:我這一年

    2008-12-01 |

      一九四九年在我是一個“學習年”。在這一年中看到了多少一生中沒有看見過的事🫲,聽到了多少一生中沒有聽到過的事。不但如是,就是平素常見常聞的🚣🏻,在這一年中也顯示出了以往沒有顯示過的意義。一個富於生命的大千世界莊嚴的在我眼前展開,一切使我低頭🫷。

      去年年初,冬盡春來的時際🐕‍🦺🤵🏽‍♀️,北平還沒有解放👩🏼‍🏫,清華園卻已擺脫了反動統治🧑‍🎤。我有機會追隨了幾位前輩到石家莊去旅行。卡車在不平的公路上駛去,和我們同一方向,遠遠近近,進行著的是一個個👨‍👧‍👧、一叢叢💇🏻、一行行🛑,綿延不斷的隊伍。迎面而來的是一車車老鄉們趕著糧隊,車上插了一面旗♘,沒有槍兵壓著;深夜點了燈籠還在前進,遠遠望去是一行紅星。——這印象打動了我🔅,什麽印象呢🐁?簡單的說:內在自發的一致性。這成千成萬的人,無數的動作,交織配合成了一個鐵流🍖,一股無比的力量🤸🏻‍♂️。什麽東西把他們交織配合的呢🫸?是從每一個人心頭發出來的一致的目標,革命。

      我曾參觀過英國海口軍艦的行列,也曾目擊過大戰時非洲盟國空軍基地的規模。那時卻並沒有這次在黃土平原上看糧隊時的激動🈹。從前者只能知道力量之巨大,從後者才能明白力量之深厚👩🏻‍✈️⛸。這裏有著基本的差別🔬,形式和內容的差別。巨大的形式可以僵化不靈🚘,深厚的內容卻會發展生長。象我這種沒有積極參加過革命行列的知識分子對於潛伏著深厚的活力是昧生的,不熟悉的,甚至是不易理解的,因之,對於歷史的發展沒有把握🥻🧜‍♀️,對於人民的翻身也缺乏信心📰🕒。就在這一點之差,失之千裏,使自己過去對世界局面的估計陷入錯誤。也就是這一點之差,使自己感覺得了不起,大言不慚,自以為秀才閉門而知天下事了。

      低了頭,再看在這華北平原上所發生過的事跡,以前所不能相信的“奇跡”🟧,現在卻可以覺得必然的了🤸🏼‍♂️👩🏿‍🦳。冀中的地道戰聽來有如神話,但是在不肯屈服的人民卻是家常便飯。我以前對中國工業化是沒有信心的🙆🏼‍♀️,因之寫過“小康經濟”,我這樣想✔️🚝,因為覺得中國國民收入的低微🪲,資本累積不起來💆🏻‍♀️,人口又多🧑🏿‍🏭,生產多少吃多少0️⃣,技術落後👨‍👩‍👧‍👦,科學不發達👩🏻‍🎨,一切都像是手腳上拖著的鎖鏈。

      這一套想法歸根是在對人民的力量沒有信心。沒有這個信心☂️,必然會縮手縮腳🧜‍♀️,自甘落後了。因之🦹🏽‍♂️,這一次旅行給了我一個當頭棒喝。知識分子的缺乏信心,其實只是反映出中國資產階級的懦弱無能罷了。經過百年來革命鬥爭鍛煉的人們並不是這樣的。依靠了這一片黃土,終於把具有飛機大炮的敵人趕走,這只是深厚潛伏著的力量的一個考驗⛄️,就是這個力量同樣會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在現代世界中先進的國家🫓。當我看到和接觸到這個力量時,我怎能不低頭呢?

      石家莊的旅行我學得了這一點👩‍❤️‍👨,所以回來之後曾以《人民的力量》為題在清華和師大講過兩次👫🧑🏻‍🎓,因為這在我是一件大事🙇‍♂️🤙🏽。我願意低頭了🏇🏽,但是究竟還是個舊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旦打擊了自大的心理,立刻就惶惑起來,感覺到自己百無是處了🏃🏻‍♂️,夢想著一種可稱為“魔術性”的改造🙇🏿‍♂️,點石成金似的,一下子變為一個新人🛌。這個不現實的🧜‍♂️,不唯物的態度👮🏼‍♂️,把我又推入苦惱的境地。這也許就是普通所謂“鬧情緒”了👩🏻‍🏫。我曾打算過加入南下工作團,打算這個🧘‍♀️,打算那個,發揮知識分子所不缺乏的幻想力。時間🙆🏿‍♀️,精力就消耗在幻想裏,不去分析客觀條件,結果自然又是一事無成🧑🏻‍⚕️,於是更覺得自己百無是處。

      感謝朋友們把我鬧情緒的根源給點破了🧑‍🦯✋🏻。這還不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不肯低頭的表現?中國社會革命了👩‍💼,階級的關系改變了👨🏼‍⚕️,慣於站在人民頭上的人是不甘心的認這天翻地覆的事實🧜🏼‍♂️,而虛心學習的。他們不很容易在內容上求改造,於是又在形式上著眼,換一套衣裝☞,改一套教條🌉,來應付這個新的局面👩🏻‍🔧🧱。以前是“塗金”,現在是“掛紅”✬,出發點是相同的。他還是想站在人民頭上🔐🧑‍🚒。為此,心情焦急,行動輕浮🤾🏻‍♀️,“鬧情緒”🥷🏽。

      思想的改造是長期的🧑‍🦰,像我這樣已經靠近四十歲的人,受到舊社會的薰育🖲👩🏽‍✈️,過去十多年來更在舊社會裏做過事,傳統知識分子的性格必然是深入骨髓,要一下子脫胎換骨,豈非奇事?盡管別人用民主前進等名字加上來,改變不了實際存在的這個內容🔑。這個真理大概是顛撲不破的。

      經朋友們的指點,我發現了心虛和虛心之別🤛🏼。我這一段時期不是虛心而是心虛。自己所謂“百無是處”其實還不是“體面全失”的意思。不甘心也。以往是侃侃而談,現在是呐呐不能出口。於是隨之而來的是“乞靈”心理,不費力的搖身一變了🚶🏻‍♀️🚡。這不是虛心。虛心才是學習的基礎🕵🏻‍♀️,承認現實,逐步改造🏪。

      經過一番鬥爭👊🏻,心定了一些,改造罷。可是知識分子畢竟還是知識分子。傳統知識分子是唯心而且是不辯證的。他們在這個轉變關頭🙍🏼,總是不太肯從歷史發展觀點來看問題,對於自己的改造也是如此。百無是處的悔恨心理,恨不得把過去歷史用粉刷在黑板上擦得幹幹凈凈,然後重新一筆一筆寫過一道。歷史這個東西偏偏不能這樣的🧔🏻‍♀️。恨也無用,悔也徒然,口口聲聲羨慕新生的嬰兒,更有什麽是處🏇🏽?歷史是綿續的🤸🏿‍♂️,包含著生的一面,死的一面。改造不是重生,而是發展生的🏃🏻‍♂️🚸,催促死的↗️。從許多許多微小的量的改變累積到質的改變🃏,頓悟雲雲是指質變的那一刻的說法,所以等待頓悟是永遠不會到的。要知識分子象農夫一樣按著自然規律去耕耘真不容易的。看不到結果,心裏就不耐煩。這樣有什麽用處呢😮‍💨👩🏼‍⚕️?那樣又不是白費時間麽?沉不住氣。

      這樣我又經過了一個時期,最後自以為解決了這問題,情緒上安頓了一些🧔‍♀️。但是問題又來了🧸。我所接觸的都是和我一類型的人物👸🏿。大家在鬧改造,於是發生了“改造競賽”🚉。改造競賽並不是爭取帶頭👨🏼‍🏭🏨,而是個別爭先🍆。自己“進步”得快就覺得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落後。大概是以往在考試製度裏考慣了🛟,把思想改造也看成了 “考留洋”了。這種改造競賽必然會鬧起人事上的情緒:要進步一面就得靠近更進步的,一面又想和落後的絕緣📀🐬。一個團體中,總免不了有所謂先進和落後之分🔯,改造競賽的結果♗🫲🏿,形成了一圈圈,一層層的分裂。

      所謂前進分子當然有時候不能不和所謂落後分子一起做事,於是又發生了怕落後帶累了前進,發生了“一起丟包袱”的口號👉🏽。“前進應當努力,那是不錯,但是落後的如果不同樣努力🧑🏽‍⚖️📀,不是落後的沾了光麽?”知識分子的個人主義在“改造”中也會鉆出來變成各式各樣的形狀👩🏿🏊🏽‍♂️,真是像孫悟空一般。

      在鬧“競賽”時看出別人個人主義根源是不難的,但是接下去卻是一種厭惡之感,把“前進”名稱看成肉麻。怎麽辦呢?這時知識分子的幻想又出現了。“要改造就得離開這一群,到部隊裏去🛒,到華北大學去🛒。”這種想法很有些像修道必須進寺院的意味🦡。四圍都是改造了的人,自己也就容易改造了💸。說得更好聽些:“客觀條件不適宜於改造。出了大學,到工廠裏,接觸的都是無產階級,那時要改造就可以事半功倍。”我也這樣想過,總覺得在清華這一類知識分子集團裏是沒有希望的🧚🏻‍♀️,爽性去參加土地改革,到農村去🌺,不是學習得可以更快麽👩🏻?這種想法其實和前一種想法是同一根源裏出發的。什麽根源呢🍜?還是個人主義♞。改造是為了自己,超度自己🙍🏼😎。

      我在這種“鬧改造”裏大概費去了半年,討論會🧘🏿,學習會都參加了。結果呢😳?也許除了要求進步之外,還是沒有摸著邊🧑‍🎄🚸。個人鬧情緒🥷,團體鬧進步。看書看報都沒有時間,開會忙👩‍🏭。但是另一方面我開始參加校內的各種事務🤰,起初是評薪🧏🏽,接下去是分配房屋,一件件事要辦,一個個問題要解決🫴🏽。這樣一忙🦻🏼,情緒都改變了🧑🏿‍💻𓀘,眼睛不再看自己改造了沒有🤹🏻‍♂️,而是問事情辦得怎樣了🤙?怎樣才辦得好🧑🏼‍🏭🏅?岔子出在那裏?為什麽別人不滿意🫳🏼?自己犯了什麽錯誤?客觀條件怎樣?這些工作把我在煩悶裏救了出來🔯。我開始在具體問題上接觸了客觀存在的事和人,我開始要問怎樣做才是對?為什麽對?這時才要去說服別人,才感覺到別人的改造和進步是把事情辦好的必要條件✊,不再“改造競賽”了🧘🏼。做了工作👨‍🏭,有了責任✧🤷🏼‍♀️,也不能再有“遷地為良”的改造環境的想法了。事情是要辦好的🔫,不容你想走開洗手😶‍🌫️。這一切使自己踏實了不少。從這段經驗裏我明白了一點,也許只有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才真的說得上改造。

      踏實是踏實了,想起了過去這一段過程也覺得可笑了。但是卻另外發生了一套問題:就是事情辦不通,做不好🦸🏼‍♀️,摸不出道理來。主觀上要做得好🕳,但是做出來不對勁🕵🏻‍♂️。怪別人不合作,討厭別人思想搞不通,還是沒有用。要摸出一個道理來🗯💁🏽,就必須對一件事的發展找出一個規律𓀇,這卻太難了↗️。這時才明白自己理論掌握得不夠了。有時自己以為明白了,而客觀的發展又偏不如此,犯了教條主義✌🏻。真是扶得東來西又倒,像個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步一偏的搖擺著🧬。

      一年了𓀙,時間是真快。把一年前的自己和現在比比似乎有了若幹不同🧞‍♀️。這一點不同也許可以說是學習的結果。這結果那裏來的呢?看來還是社會所壓在我肩上的責任。我並不是不想逃避責任🏠,每當事情辦不通的時候👧🏿,沒有一次不想逃避的🚗。

      但是一想起那黑夜裏蠕動著的無數糧車,沒有聲息地🫖🌞,不斷的把他們血汗所得,自動的在拉上前線,這個印象🥣,照出了自己的懦弱。都是人民,還有什麽話?學習罷𓀅,活力是潛伏著的,這是生的一面🧑🏿‍🦱。

      知識分子的包袱是重的🏄‍♂️🚴🏼,傳統的思想是深刻的,這個包袱是要一個一個暴露出來,加以清除的。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是這樣一個路程指出一個思想根源,拋去一個包袱,是走了一步👨🏻‍🎓,這路程就得一步一步的走🥉,沒有翅膀🔊,不必想飛。只要是在走,路程還是有走完的一天。“不再想有奇跡了”🗓,這就算是我這一年的收獲罷。

      十二月二十八日  於清華園勝因院

    轉自新浪 2005年4月25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