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婁成後: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

2009-03-27 |

——研究生活的簡略回憶

婁成後,191112月生於天津,原籍浙江紹興。193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1934年獲嶺南大學理學院碩士🧑🏼‍🦰,1939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婁成後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生理學家👩🏽‍🚒⛹🏼‍♀️、農業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他幾十年來潛心從事植物生長發育中的物質運輸與信息傳遞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均作出了重要貢獻,證明了植物界也存在與動物類似的"神經-肌肉機理"的運動機製,回答了達爾文的猜想。他還將基礎研究成果應用於生產,在化學除草、蔬菜貯藏保鮮、農田覆蓋減耕、旱區農業🅱️👨🏻‍🦰、育苗移栽等許多方面有超前和獨到的見解,為農業現代化作出了貢獻🤜。

我一生的學習🤽🏽‍♀️、工作經歷都是在教學🚤🫁、研究院校中度過的𓀓🦎。祖父與外祖均任職官署,為挽救國家危亡,兩家誌同道合,決意遣送子女出國深造,使我的父母在聯姻後得以協同留學美國四載,並於滿清帝製顛覆前夕回歸。民國初建,祖父不幸逝世,在外祖父盧木齋的引領下,兩家通力協作,興辦教育,開發地方實業,卓有成效,創辦了天津知名的木齋中學。我出生時正值辛亥革命,政權幾度反復,華北軍閥拉鋸混戰🔨,日寇蠶食入侵,家居平津,瀕臨危亡!我幼年多病,閉戶避亂養屙,幽居寡出,無緣接觸廣大社會與生產實際🦸🏻,不善人事酬應💆🏽‍♀️👦🏻;心情抑郁,莫知所從;政事復雜,奈難投入。矢誌追隨祖輩的後塵🔷,從事自然科學的教學研究事業。

  19281939年期間,我先後在天津南開大學與北平意昂体育平台、廣州嶺南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初進南開大學時,我對物質科學多少經過些訓練,對生命科學卻認為過於神秘莫測,難以參透。大學課程介紹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始知生物界的復雜多樣性是由自身適應所在環境條件變化而演化出來的🤘🏿♣︎;而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對我的啟發更為有力:大腦學習的復雜過程竟然可以通過簡單實驗來說明🧝🏼‍♀️,於是打算第二年轉學到清華的心理系。

  不巧趕上心理系的教授出國籌劃建系事宜,暫不招生,於是改投生物系。恰巧李繼侗先生受聘於清華,由南開轉來。當時殷宏章在南開🎺,而我在清華🫰🏼,先生就成為我們在植物生理學上的啟老師👨🏻‍🏭。當時生物學由宏觀對生物整體的觀察向微觀的實驗方面的轉變正在起步👩‍✈️。先生在生理實驗上🙆,勇於抓住當時開始變得活躍起來的光合作用研究🐟、生長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這兩個新項目開刀🏌️‍♀️;善於設計簡單的檢驗技術,做出有創新意義的結果來。我們二人對他在國內僅有的條件下,能夠“大題小作”,深有體會。本著這個精神,後來殷宏章從事光合作用中磷酸化的機製;我則致力於激素類信號傳遞,用來探討植物以整體的生理活動適應環境條件變化的生理過程。

  達爾文晚年撰寫過3本關於“植物運動”的專著,主旨在於證明:高等動植物的感應性有共同的基礎,只是在發展的程度、應變行動的表現上👗🦴,有極大的差別🐁🔚。當時初興電生理實驗🤹🏻‍♀️,發現動物神經-肌肉對刺激的感應性是由電脈沖信號來傳遞、以原生質的伸縮來執行🦸🏽💴;食蟲植物的捕蟲器對刺激的感應性也有類似跡象。達爾文大膽地建議🆙:植物的卷須能夠快速地向支柱彎曲乃是由“神經-肌肉機理”來操縱的🕍。在《植物運動》全書的總結中,他甚至把胚根尖端感受刺激的靈敏度和蠕蟲的頭腦相比擬🥚。

  他的設想當即遭到植物生理大師薩克斯等人的激烈反對,理由是:植物沒有神經纖維、肌肉結構🗒,何以執行電波信號的傳遞與反應?而且這樣離奇的設想和傳統上“葷素分明”的觀念極其違背🧑🏽‍🚒,長期不能被大眾甚至植物學者所接受🔋,從而受到冷遇👩🏻‍💻。其實👨‍👨‍👧‍👦,國際上還有個別研究人員專門從事高等植物電生理的研究✊🏼,並且我有幸看到印度的博斯用自製精密儀器在敏感植物中證明電波傳遞確實遵循動物神經電波傳遞的基本規律,於是我決心在研討“化學調控”之外💁,向更適合我平素訓練的電波信號傳遞方面發展🫛,先從敏感植物入手。

  1932年清華畢業後➜,我應征廣東嶺南大學半工半讀的機會,從此,我才真正地直接接觸到社會,逐漸走上自立謀生的道路😹。在地處亞熱帶的廣東,易於采集到敏感植物🥱,可做些初步實驗💁🏽‍♀️,工作兩年後獲得碩士學位。19341939年🙅🏿‍♀️,我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讀博士學位期間,繼續做敏感植物電生理與生物鐘的研討。

  從清末期起⭐️,日本就節節入侵。我在美留學時期👨🏻‍⚖️,東部濱海省分陸續被日軍占領,清華、北大、南開大學先在長沙臨時合並隨即搬遷昆明,在抗戰大後方建立西南聯合大學🛖。先生帶領學生由長沙徒步遠征到昆明🔖,沿途調查生物資源情況⛷。他在植物生態與資源利用方面不懈努力,培養出以吳征鎰為首的一大批在解放後大顯身手📸🪈、貢獻昭著的一流人才👆。

清華農業研究所隨校遷到昆明🧜,1938年由湯佩松先生籌劃,增設植物生理室。先生知識根底雄厚,廣交博覽🎴,不拘一格,對學科發展富有遠見🤹🏽‍♀️。他獻身生物科學,一生非常活躍,這從他自己撰寫的《為接朝霞顧夕陽》為廣大讀者所稱道,可見端的!

殷宏章和我先後在南開、清華求學,再留學美國攻讀植物生理♓️,我和他交往60余年👩🏼‍🔧。他淡泊名利、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科學理論上有獨到見解🙋🏻‍♀️,應用上有實際成就👎,培養青年自行創業上循循善誘👨,對此我深有體會⛹🏽。我們二人有幸都被邀參加植物生理室的新建工作💁🏿‍♀️,他在美國先我一年結業,當即歸國就任西南聯大教職🧙🏽,兼任植物生理室研究工作。我次年結業後,也當即繞道越南〰️,趕回植物生理室就任。該室和西南聯大生物系的房舍連在一起,得與系中同仁時常往來。

  碰巧世交祝宗嶺才從生物系畢業🌱,異地寄居重逢💷,倍加親切。她家住在重慶,畢業後便在中央大學生物系羅宗洛教授門下任職。次年暑假🗓,我去重慶訪問👨🏼‍🍳,就在日機“大轟炸”下😌,與祝宗嶺結為終生伴侶🐬。先生治學踏實👩🏼、嚴謹,言行耿直,待人寬厚,多次對我們夫婦的工作🔕、生活熱誠指導,幫助我們擺脫困境。

婚後,我們返回昆明💗,碰上日本飛機空襲,研究室與新租房舍都被炸毀,植物生理室隨農業研究所遷移到西郊的“大普集”村落,重起爐竈🦸🏿‍♂️。所址雖處窮鄉僻壤,但背有綠谷碧潭,可攀登遊泳;城居親友師生👇🏿,不時來訪交談;業余借無線電訊🏊‍♂️,了解國際風雲動向👩🏿‍🎨。湯佩松、殷宏章和我三家🤴,以及陸續增添的青年員工宿舍都集中安排在同一大院內🩶,工作不論晝夜假休,研討課業,相互切磋𓀊;休養則遊園操練👧、賽球戲牌、齊歌群舞,圍繞篝火歡度佳節。盡管生活艱苦🦃,篤信抗戰必勝。

  只是戰亂拖延🤙🏼,物價累漲,供應銳減👴🏽,工資入不敷出🚈。多方籌劃,宗嶺在家刺繡綢巾,我參與電解食鹽產氯廠的設計安裝工作,靠副業彌補收入,才能應付✍️。湯🤾🏿‍♀️、殷二人終生從事植物生理的教研事業⛔️,各有分工🧓。我們三人長期相處🚼,交談議論中,我的見解偏狹,工作偶遇挫折,他們見多識廣,給予指點、鼓勵💅🏻,使我受益良多。

抗戰告終💁🏿‍♂️,我隨校遷返北京工作,又乘休假良機,我們夫婦一起赴英進修♤,在倫敦大學生物物理室2年,繼續摸索植物體內信號傳遞機理🟠,初步證實了組織內“藕斷絲連”的原生質是植物體內電信號與電解質傳遞的有效通道,答復了薩克斯的質疑。我們由英國趕回北京,正處在解放前夕,我到西郊校址報到任職的第2天,解放軍就整隊來臨。不出1年,全國解放在望,大局穩定,百廢待興💇🏼‍♂️,卻遭到歐美列強封鎖,必須自謀出路。

  要自強,首先要“糧食自給”。為了集中農業科學各專業人才的力量,1949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意昂体育平台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並為北京農業大學🚕,強調理論結合實際,下放大批人員深入農村,熟悉田間生產實踐☝️。我改屬農大後,在親自參加土地改革、田間勞動中,才真正體會到農村生活的艱難💂🏻‍♂️、貧苦,農民的勤勞、樸素👭🏼,以及我國黃土高原地帶丘陵多☀️、人均耕地少、水源缺乏、水土流失的嚴重情況😻。雖然經過土改,發揮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解決了初期的農產品欠缺的困難,但是傳統的作業模式🧝🏼‍♂️,過度汲取水源與施用化肥,造成水土流失與汙染加重📓,生態環境惡化,使得提高農業生產難以為繼。必須發展優良傳統,適度采納現代化技術,來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

  我曾在抗戰期間🧶☕️,搜集到國外利用生長激素製劑調控作物生長發育的資料,也和同事探索過,用自己合成的激素類生理活性物質,促進或抑製植物不同部位的生理變化,正好能夠解決一些作物生產中需要促進特定器官生長(生根、發芽、結實)的問題🎮。這項技術通過有效示範,很快在國內迅速興起🎦、開發、應用。

  遺憾的是✷,解放初期🦴,生物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農業生產的技術革新正在復興,卻受到蘇聯李森科主張的謬論影響,幸而後來在學術爭論與政治運動中🕡,經過實踐考驗,得到澄清,重新走上正軌。當時植物生理研究中,營養代謝與作物生產密切關聯,高峰迭起🏔;植物感應性的探討處在低潮,很少有人問津。正當我們的工作有所發現之際,卻橫遭十年動亂的迎頭一擊🪱,教研工作驟然停頓🤶,設備遭到破壞;校址幾經遷徙,人員分散;室內儀器、資料蕩然無存。

  “一號命令”下達🧑🏼‍🍼🌛,農大遠遷到陜北延安清泉溝,未過1年,員工🕵🏼、禽畜中,就顯現出克山病感染😼、蔓延的情況✴️🤗,校務陷入停頓🧑‍💼。宗嶺在陜北工作期間,家住“道鎮”📑,照例按時搭學校運貨卡車進入溝內校址工作。因道路崎嶇,在行車顛簸中,油桶倒下,壓碎她的腳板骨骼🤏,全賴親朋家小多方料理,往返京陜間💂🏿‍♂️,多方就醫。雖然未能及時矯正,還能勉強愈合🫴🏻。

  林彪叛亡後不久,校址幸獲批準回遷。北京校舍曾作別用𓀜,亟待修整,遷回人員只能將大教室用帳幕分隔,供幾家共用。我們夫婦回京後👎🏼,借居城內鬥室,兩個兒子仍分別流落陜北山區教書、學習。乒乓外交成功促使中美兩國就農業進行初步協作🐐,我有幸被農業部派去承擔招待任務,陪同美國農業專家訪問全國農業生產機關,交流經驗🔱🌪;3年後又隨同我國農業代表團赴美回訪,對比兩國農業處境,就如何從我國農業上的優秀傳統🙎🏽‍♀️,逐步轉向現代化的先進道路🧝🏽‍♂️,有所了解。只是院校秩序雜亂,窮於應付👥,無從著手🃏;歲月蹉跎,前功盡棄🤬。卻逢唐山大地震,波及京津🏌🏼‍♂️;居室墻壁向外倒塌,總算幸免遭難。又值3位德高望重的黨政領袖相繼謝世🐟,前途難測究竟!

  所幸十年動亂平息後不久🛹,“四人幫”伏法🫄🏿,頓現轉機*️⃣。鄧小平再度執政🙋🏿,製定了一系列英明果斷的革新政策,撥亂反正🉐,對外開放,恢復邦交。經濟振興在望💭,各行各業👨🏼‍🌾😄,亟待更新😆。國際科技事業進展飛速,急需培養新生,奮起直追。當時我已年近七旬🤽🏿‍♂️🤸🏿‍♂️,應屬引退行列◼️,竟然能再度起用。我們夫婦先赴由吳征鎰主持、遭難較少、恢復較早的昆明植物研究所暫住,整理劫後殘余資料,追查國際科學進展,擬定研究復興規劃。後蒙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執事們的大力支持,在上海重建崗位📫、召回舊屬、配給助手、培養後進、重整旗鼓。

  經過農大校方同意,研究小組遷回北京🚴🏼‍♀️,規模擴大成研究室🤶,其中生物化學部分由閻隆飛教授主持。植物感應性中,對電脈沖信號的傳遞有著兩派不同學說🤫:一派以針峰突起的動作電波傳遞為主,輕微的刺激就能啟動,常見於敏感植物👲🏻😏,但在向日葵等非敏感植物中也會出現👷;另一派則側重在一般植物中都能表現,需要劇烈的傷害刺激釋放出“傷素”類化學信號隨蒸騰流轉移,所到處細胞受到信號激發👨🏽‍⚕️,才能出現起伏不定的😯、次生的變異電波。已有人提出,兩派的不同主張,可以用電化學波作為信號統一起來🫅🏽,不同植物或不同部位,隨敏感度的高低而表現電波類型的差異👼🏽。我們發現動物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在植物電波傳遞中也發揮同樣的功能👩🏻‍🎓,而閻隆飛教授也從維管束、花粉管中提取到可收縮性蛋白質並驗證其和胞質運動的關系👨🏼‍🍼。高等植物執行“神經-肌肉機理”的結構與表達都獲得依據🍙。研究室研究課題由校級、部級升到國家級🧔‍♀️。

  1984年,校務走上軌道,針對國內急需建設,加快前進步伐,我們邀請國內外生物學💇‍♂️、農學專家🤞🏽,或就其生物科學的專長短期講學,或在新設的“旱區農業現代化”綜合課程🚃,連續4年編輯講義🧚🏽‍♂️🎫,出版專集🎙。有鑒於人均水源與耕地的缺乏,在多種媒體👍🏻、集會上,倡導大棚育苗移栽📸、表層覆蓋免耕法,來減少作物田間水土流失◀️、消耗,給多茬復種爭取到時間和空間。但依據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即使在相對富裕的濱海農村猶難實施👩🏼‍🎤👃🏻,遑論內地🦐。10余年後,鄉鎮經濟振興♤,兩項措施,連同化學除草才在農村被廣泛應用。

  在西歐諸國工業初興時,開發新土地中🍧,首先從建立農業著手👱‍♀️🤳🏻,大量砍伐林木植被🚽🤏🏻,開發農田生產,供應工業所需給養與原料。機械與化學工業迅速發展起來以後,再回過頭來生產高效能的支農產品,使得很少的農工就足以承擔大規模的農業經營🧑🏻‍🦳。我國也曾引用機械農具,大量施用化肥,掘挖深井灌溉🧤,采用多種農藥來防除自然與生物災害,借以保證田間作物的產量🤸🏼。這樣做固然能使農業產量與資源的利用率不斷提高🏋🏻,卻陸續產生了生態平衡遭受破壞🧛🏽‍♀️,水土流失更加嚴重👨‍🔧,地下水位過分下降,長期積存的大量有害化學製劑汙染了水源🤾✊🏼、土壤📞、大氣,並殘留在農產品中這些嚴重後果。這樣不僅影響當代人們的健康,甚至給後輩帶來禍害🧚🏻。我國歷代隨地方人口遞增,就曾砍伐山林⛲️,開墾坡地👩🏻‍🚀,開挖深井;近來又過度施用化肥、農藥,生態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

綠色農業的號召應運而興🤦🏼,主張種植適於合理利用當地農業資源的多樣植物,改變食品結構🦹‍♂️,發揮植物自身的同化本領,除了製造質優、量多的產品之外,還可設法利用秸稈〽️、枝葉等副產品😒🏸,以及挖掘植物潛在的抗逆性🪟,以克服自然與生物災害脅迫🤍👋🏽。長期的統計表明,年度田間作物產量的盈虧和短期旱澇、寒熱等逆境的遭遇密切相關(毀滅性災害除外)👨‍🦲。而且在維護田野的生態平衡🧑🏼‍🏫,回歸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間在營養資源上的相互作用中,植物應處主導地位。究其實,這也正是今後再度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的關鍵所在!現下植物屬性可以運用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的空前成就加以定向的改變,而其生態環境可以根據復雜大系統遵循的規律來調整。植物生理中感應性與整體性承擔著連接微觀與宏觀生命活動的中間環節🧑🏽‍🍳,已日漸受到重視👨‍🦯‍➡️,其未來的發展大有可為。

轉眼又是二十多年過去🧌,我不覺已年逾九旬👳‍♂️,業績稍有建樹,備受國家鼓勵🏄🏼‍♀️🚘、嘉獎,誠始料所不及🎎⏲。李繼侗、羅宗洛、湯佩松✩、殷宏章等業師、先輩等,都已先後作古🧑‍🧒。祝宗嶺和我歡度鉆石婚後,於2001年悄然離我永逝👧🏻。回憶60年來🅰️,和祝宗嶺結伴生活共度🤣🤸🏿‍♂️,一起致力植物生理教研工作。數度搬遷、紛亂的遭遇,以及教材、專論👳🏽‍♀️🐁、譯著的編寫,多靠她認真地安排🗺、整理、校閱🧏🏻‍♂️,得以順利完成🏄🏻‍♂️。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頻逢外侮內亂,而我們國家在艱苦奮鬥🤶、迂回應戰中,日趨昌盛🛰,領導有方🏸,前景光明。我在青年有為時,承前輩扶持🏭,畢生不離職守,竭盡所能🙅🏽𓀕,得償夙願。追憶往事🧜🏼‍♀️,偶檢得李商隱詩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依稀一生經歷,兩世為人!

200824🧑🏿‍⚕️♘,中國農大黨委書記瞿振元、校長柯炳生登門看望婁成後院士

轉自 《生命世界》200611月號

相關新聞

  • 032010.03
  • 202009.10
  • 212023.08

    閱盡人間滄海,歸來仍是少年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52021.10

    昆曲《林徽因》首演 再現“人間四月天”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21日晚👨‍🦽‍➡️,北方昆曲劇院的原創大型昆曲《林徽因》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為觀眾立體演繹這位“第一才女”的傳奇人生故事。林徽因是現代傑出的建築師、學者、詩人🪅、作家、愛國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戲曲無奇不傳,昆曲文本舊稱“傳奇”🤱🏼🧒🏽,特別擅長塑造和表現奇人奇事💇‍♀️。而林徽因“一身詩意、一世傳奇”...

  • 102021.03

    汪曾祺:人間知味者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歲之前卻寫得很少。1950年之前的散文,有現代主義之風,段落很長,夾雜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識流和懸想♛,受到沈從文《燭虛》《潛淵》一類散文的影響🗻,但還處在學徒階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寫出了《國子監》那樣的佳作👰🏿‍♀️,好東西仍不多。其間寫得最好的👩🏻‍🏫,也許要算《汪曾祺全集》第十二卷所收的書信☪️🖖。此前寫給好友朱奎元的信最多,青春的...

  • 102017.11

    卓晴:學分等級評價帶來的焦慮

    有考試,就會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有競爭。成績可以看成自己與自己的競爭🚞,也可以看成虛擬的同學之間的競爭🌦。如果是實實在在的同儕競爭,就會產生實實在在的壓力....

  • 202013.12
  • 152024.01

    新聞與傳播學院分會舉辦《煙火人間》首映交流分享會

    1月13日,由清影工作室製作🈵、509位普通人共同“主演”的紀錄電影《煙火人間》在全國院線公映🌙。首映當天,《煙火人間》主創團隊特邀在京的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意昂觀影。《煙火人間》導演孫虹,新聞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意昂分會副秘書長莊臣,以及近百名清新院友到場觀影。紀錄電影《煙火人間》在全國院線公映國內第一部“豎屏賀歲片”作為國內第一部由UGC手機短視頻共創而成的“豎屏賀歲片”,《煙火人間》由海量普通人拍攝的紀...

  • 012012.04
  • 182020.03

    文字有底色,人間送小溫

    汪曾祺(1920年-1997年)𓀝,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𓀇,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