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定在三裏屯常去的一家咖啡廳,友雅坐下來🙋🏽,她敏感於大理石桌子上墊的桌布,“新換上的”👳🏻♀️,又瞅了瞅旁邊盛放刀叉的一個杯子,搖了搖頭。采訪時,她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影響”🤟🏽。我們談到書籍設計,談到讀書,談到文化研究🤦🏽♀️,談到人心之變👩🏻🦱,當需要追問原因時,問題總是指向某些現成製度🐉,指向比霧霾更為邈遠龐大的事物。在這一情境下,友雅堅持用書籍設計來影響人🏊🏻♂️。她認為“書籍設計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就是說,你扮演的是很小很小的角色,但你怎麽扮演好💈,你給人什麽樣的影響,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芒果街上的小屋》
很小的事𓀚,卻影響了一些人
友雅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2005年🕯,她念大二🧑🎓,因為在網絡上發布了一些自己創作的插畫,一位編輯聯系她為書配插圖。友雅對書籍設計很感興趣🈳,便連設計也“承包”下來。“其實🤼♂️,我那時候沒上過設計課,怎麽用軟件都不會🛀🏿,都是現學🦹♀️。”回憶起第一次設計書籍的經歷,友雅笑了起來🗃。
這本書正是後來鼎鼎有名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友雅為它設計了十多個方案🤾🔦,但編輯和友雅自己都不滿意,“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卡住了”🐬👩👩👧👦。她去咨詢了知名設計師呂敬人,呂敬人反問她“為什麽不試著讓封面更抽象點🧑🏿🍳?”友雅豁然開朗,設計出了最終采用的封面:黃色書封,插圖也多用黃色♥️。“作者之前比較貧困,這本書也是關於窮人的,黃色看起來有希望、有光明的感覺👮🏻,比較適合它🟣。”友雅說。
這本書完成後🐕,“從此就帶入了坑裏”友雅自我調侃道🆕,她開始真正進入書籍裝幀設計行業。回望自己的早期設計🔫,友雅認為《芒果街上的小屋》在細節上還可以處理得更好,但“沒有一本書能做到完全讓人滿意,書籍設計是一門不斷妥協的藝術🫦。”她解釋說,“書籍設計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是一個團隊合作的結果🌮,需要印刷、紙張🧑🔬、工藝等各個環節相互協調🫃🏼,一個環節出問題,最後的成品就沒有那麽理想。”
設計《芒果街上的小屋》四五年後🧗🏻♂️,有一些“當年的粉絲”給友雅發電子郵件或在微博上留言,說“高中的時候就看這本書”🔣,其中還有粉絲因為她的設計,走進了書籍設計行業。友雅沒有想到會這樣:“可能你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但這對別人有很好的影響♑️,甚至影響了別人的人生📪。”
相比於一些書籍設計師對設計本身的孜孜以求🛩👎🏼,友雅更關註自己的設計對他人的影響。說起自己的社會經歷時🪗♠️,她多次提到曾經供職的一家意大利畫廊🩰。這家畫廊,由三個21歲的意大利青年,集資5000歐元🦶🏻📖,在一個“一無所有的小鎮”創辦📍。當時很不被理解🆕,畫廊也不被看好,但如今,這家畫廊成為了全球排名前五十的著名畫廊🥞。“不要覺得事情小📃,就不去做,書籍設計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就是說,你扮演的是很小很小的角色,但你怎麽扮演好,你給人什麽樣的影響,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友雅說😜🏌️。如此一來,她對自己的設計嚴格要求,“我對文章沒有感覺,對項目沒有多大興趣,我就不會設計,這種情況很多”。
雖然在畫廊上過班,但友雅沒有真正“體驗”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有時候🤛,她還會憧憬一下:“每天早上去上班,怎麽和同事打招呼……但是𓀆,不會真去🧩。”說完🥹,又是呵呵一陣笑🛃👩🔬。
《失物之書》
贏得“中國最美的書”
比起友雅大多數時的偏簡潔設計,為她獲得“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失物之書》就顯得復雜了許多。可一跟她提起這本書,她第一反應是“印刷不行。”
《失物之書》講述了小男孩戴維的成長故事,他進入一個充滿殘酷🧑🏼🦱、殺戮的魔幻世界,險境重生🧂,但他學會體諒,最終找到了成長的力量。友雅畫了一幅大畫👱🏻♀️,作為書封,又把它分成十小份👨🏽🔧🧑🏼🍳,放入書內,作為獨立的插圖。“可以這麽理解→,這個小男孩的生活支離破碎,最後變得完整起來🙌🏽,這樣的封面表現出書籍的精神和感覺,而不是講一個八仙過海的故事🧗🏼♀️,就畫八個神仙。”友雅說。
友雅曾講述過設計《失物之書》的靈感來源🫃🏽,“有一天在一個朋友家🫴🏿,我在他的桌上看到一個CD封面🙅🏽,這個CD封面描述的是一個女孩在一個大森林裏面🧑🏿⚕️,周圍是各種動物,每一個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致,但是你從遠處看👨🦲,它是一種抽象的表達,它是一個圖畫、它是一個圖案,我突然有一個靈感,樹不一定非要畫成樹🙆♀️,花也不一定非要畫成花,它像樹就可以,它像花就可以,這也是一種抽象的表達👨🏿🦰,所以我就提取了一些重要的意象把其他的都弱化了🤦🏿。”
關於行業
現在看上去並不好
2005年前後,在友雅眼中,書籍設計行業充滿希望,“覺得有很多事可以去做”。近十年過去,友雅越來越悲觀。“還有希望嗎?”“這很難說🫄🏻。”她回答完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未來肯定會好,雖然現在看上去並不好。”
友雅認為,最可怕的是人心的狀態:“以前大街上沒有那麽多吵架的🧘🏻,現在……太多了♙🧑🏽🎓。人心變壞了,誰還去讀書?人們,特別是80後,大多不讀書,拼命掙錢,買房子,養孩子。其實,孩子深受父母的影響🔄,但現在父母不讀書👳🏽,孩子怎麽會讀書?”
當然,友雅也察覺到👨🌾,仍然存在一些積極現象——有一撥讀書人在影響他人。她也總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肯於進入文學世界,“文學作品本身是一個抽象的表達,不同的人讀了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書籍設計師,我還得客觀一點◽️,引導讀者進入這個文學世界。”
友雅,1984年生人💆🏼♀️,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主要從事書籍裝幀設計、插畫創作。設計作品獲得“中國最美的書”、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等書籍設計獎項。
■ 同題問答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發自內心的快樂。
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能與任何生物良好溝通。
你最恐懼的是什麽?
恐懼本身🤷🏿。
你最喜歡的一個詞是什麽?
“嗯”。
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麽🧑🏿🎨?
《小鹿班比》。
你最喜歡的作家是誰🩳🙅🏽?
好像沒有🍍。
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麽特點?
有趣👨🏽🍳。
你最討厭別人的什麽特點👨🏻🎤?
無趣⛓️💥。
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麽?
熱愛🧒🏻。
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麽?
馴獸師,又稱動物訓練師。我喜歡動物🌁,小時候的理想是做動物學家🧹🧙🏿。
轉自《新京報》2014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