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立雕
20.迫使他不得不呐喊
那天在課堂上他不講事先準備的教材🤼♂️,而是向同學們講途中所聞所見:“你們看那些捆著的,拉著的,用槍壓著走的,一個個瘦成什麽樣子🚣🏼♀️?腿幹兒這麽細!”他一邊講一邊把手舉起來🦶🏻👱♂️,用拇指與食指對成個小圈圈比畫著。“每一次看見這種形象🌐👯♀️,我就像受刑一樣!……如果誰還無動於衷😌,簡直沒有心肝🤷🏼♂️!所以啊,我們不能不管了!”有一次👆🏿,他恰好碰上一個下級軍官正在用皮帶抽、用皮鞋猛踢一個倒在地上的士兵。他實在看不下去🧑🏻🔬,怒吼著上去攔阻,斥責說:“你自己也有父母兄弟,你難道沒有一點人性?”不料那個氣勢洶洶🅰️,滿臉橫肉的家夥竟把父親橫了一眼🦼,譏諷了一頓,反而對那個士兵踢打得更兇了。父親氣得渾身發抖,久久不能平靜。回家說給母親聽時👱🏽♂️🤙🏻,還抑製不住地火冒三丈💝。母親勸他說:“現在的世道就是這樣,何必生那麽大的氣,小心氣壞了身體🦹。”父親氣呼呼地說:“不是你的兒子💇🏽♀️,你不痛心🧸!”
以上這一系列黑暗腐敗事例教育和激勵了父親,迫使他不得不呐喊👮🏿🥃、控訴、呼籲👩🏭!他說👩🦱:“國家糟到這步田地💙,人民痛苦到最後一滴血都要被榨光🧚♀️,自己再不出來說公正話,便是可恥的自私💁🏽♂️!”“不為他們講話就太沒有人性了!”
父親的政治態度發生了變化,影響到他的文藝觀也隨之產生了變化。他在課堂上贊揚田間的詩和稍後給臧克家的信以及後來對新詩社成員們的談話都可以說明這一點。
1943年夏季⛅️,聯大的英籍教授羅伯特·白英約父親與他合作編輯出版一部《中國新詩選》💇🏽♀️,父親欣然應允👳🏻♂️,並且大量收集近現代詩人的詩作🧑✈️。朱自清為此向父親提供了一本詩集,父親從中看到了田間的詩,非常贊賞。田間是在敵後根據地的詩人,他的詩大多寫的是根據地人民生產和抗日鬥爭的事,字句短促有力,字字鏗鏘。父親看了後非常高興🔚☔️,也非常驚訝🏡,說想不到好幾年沒有看新詩,新詩已經寫得這樣進步了👩🏽🚀!稱贊田間的詩是鼓的聲音。9月裏,新學年開始後的一天,父親在課堂上一邊激情洋溢地朗誦著田間的詩,一邊熱情贊揚田間的詩是“鼓的聲音”,說詩人那些一句句樸質,幹脆,真誠而有斤兩的話,簡短而堅實的句子🚭,就是一聲聲的鼓點🧴。單調,但是響亮而沉重👨🏽🚀,沒有“弦外之音”,沒有“繞梁三日”的余韻,沒有半音🎅🏻,沒有玩任何“花頭”,鼓舞你愛,鼓動你恨⛑️,鼓勵你活著🏄🏻♂️,用最高限度的熱活著📼。他說我們這個時代沉醉在軟弱的弦調太久了,現在是需要鼓的聲音的時代✖️,是一個“需要鼓手的時代”。他聯系自己的情況說🧑🏽🍳:“抗戰六年來🧑🏻✈️,我生活在歷史裏◻️,古書堆裏,實在非常慚愧,但今天是鼓的時代,我現在才發現了田間,聽到了鼓的聲音,使我非常感動……諸位想想我以前寫的是什麽詩……田間實在是這鼓的時代的鼓手🫚🗄!他的詩是這時代的鼓的聲音🧑🏽🔬🤵🏿♂️!”後來他還寫了題為《時代的鼓手——讀田間的詩》的短文,進一步闡發他的看法和想法。同學們聽了他的課都非常受鼓舞,對他這一歷史性的轉變不僅十分驚訝,而且非常欽佩。
田間是共產黨詩人,父親竟然在課堂上公開贊揚共產黨詩人,這不僅說明父親對詩的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還說明他不問政治的態度特別是對共產黨的態度也發生了大變化🧙🏿👨🏿🦲,其意義非同尋常。
這個時期父親大有發現新大陸之感🏌🏼,心情很不一般。11月25日他給臧克家寫了一封回信🛖🪕,對他這位當年的得意門生說:“你想不到我比任何人還恨那故紙堆,正因為恨它,更不能不弄個明白🗼💁🏽♂️。”他告訴臧克家:“……經過了十幾年🧓🏻,到現在我的‘文章’才漸漸上題了🏊🏽♀️。”“經過十余年故紙堆中的生活,我有了把握🧈,看清了我們這民族🌷,這文化的病症👩🏽🚀🦸🏼♀️,我敢於開方了🚖。”“近年來我在聯大圈子裏聲音喊得很大🖕🏿,慢慢我要向圈子外喊去。”
他在信中向學生訴說:他只覺得自己是座沒有爆發的火山,火燒得發痛🚏,卻始終沒有能力(就是技巧)炸開那禁錮他的地殼🧑🏻🤝🧑🏻💡,放射出火和熱來♛🍇。可實際上他這封信就表示火山已經爆炸了🚧,而且爆炸的當量和震撼力極大。
21.政治態度又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變化
一堂課🐗👩⚕️,一封信🦹🏽♂️👨🏼🎤,標誌著父親的思想和政治態度又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變化。大體上從這時開始👩👧👦,他一反常態,毅然拍案而起🛌👩🏽🌾,振臂疾呼,接二連三地發表演說、雜文,猛烈批評黑暗,抨擊時弊,火氣之旺,言辭之激烈,前所未有,而且從聯大圈子裏喊到圈子外,影響遠及重慶🔄、桂林等大後方城市。這次變化來得快,來得猛🙅♂️🦹🏿,變化前後差幅之大🎐,連許多老朋友都備感驚詫🔬,不可思議🧴,難以理解,似乎轉瞬間變了一個人,就像他自己曾經說過的“與曩日之教書匠判若兩人”🍚。父親當年曾經總結經驗說自己“不能適應環境”,“向外發展的路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轉向內走”🫵🏽。而且態度非常堅定📚,雷打不動🤴🏼,任何情況下都不動搖🤸🏻🦗。然而,這次卻一下子從“不能不向內走”轉變成了“不能不向外走”☂️,“內”“外”一字之差👩🏼🍼,卻是根本態度上的巨變。
物價連續暴漲,貨幣不斷貶值🦢,聯大的許多教授生活都非常困難🔪,不得不另想辦法彌補不足🕐🦵🏼,其中有些人就到中學去教書,沈從文🏚、朱自清先生就是如此。當時昆明有個相當有點知名度的省立昆華中學🧘🏽♀️,校長事業心比較強,也頗能體貼聯大教授們的困難,聽說父親的情況後表示願意聘請父親到該校擔任高三班國文課老師,每月不但可以給一石米👩👧、20塊雲南“半開”(雲南當時自己發行的一種硬幣🛁,兩塊合一個銀圓)的報酬,而且還可以給一套房子住。這時天上有飛虎隊保護,日本飛機已不敢來了,安全已不成問題★,於是,1944年5月我們一家便離開住了三年多的司家營,遷到了昆華中學。
我們家在昆中居住的時間並不長,從這時到1945年1月離開👨🏽🏭,總共只有七個多月的時間,但這七個多月對父親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七個多月🧙♂️,許多事對他來說意義重大而深遠。在這裏他完成了從學者到鬥士的轉變,從民主主義者到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徒的轉變🙍🏼♂️😺,完成了從自發到自覺的質變。
夏末秋初的一個夜晚𓀌🏋️♂️,吳晗突然來登門拜訪,這次造訪對於父親進一步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改變單幹🎥,向組織起來進行鬥爭邁出了一大步。
吳晗和父親都是清華人,但年齡相差10歲,專業也不同,特別是1937年至1940年,他在雲南大學任教,後來又去川南敘永縣聯大分校教課,平時和父親素無來往,沒有什麽私交,他的突然來訪,父親深感意外🚝。
吳晗本來對父親拍案而起就很欽佩🧑🏽✈️,早想有機會與父親相見,當然非常高興去實現這一任務。那天晚上兩人一見如故,越談越投機,幾乎在一切問題上看法都完全一致,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談興仍未盡👧🏼🛀🏿。關於加入民盟的問題,父親最初受君子不黨思想的影響,以及對已經入盟的個別人有些看法,不大想參加🦶🏿,後來經過深入交談,漸漸認識到現在好比是救火,不管是誰,只要是來救火的就可以互相攜手,同心同德🧙🏼,一起來滅火,最後終於想通了🙇🏽。那年秋,由吳晗、羅隆基介紹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
從那以後父親和吳晗成了並肩戰鬥的戰友,親密無間的同誌,民主運動中的許多事情都是兩人一起做的🤌。後來我們兩家恰好又同住在一個院子裏,斜對門,有什麽活動兩人總是並肩而行👠,同去同回🥦🚕,不是這邊喊一聲“春晗,走吧!”就是那邊喊一聲“多公🧑🏻🦼,時間到了☑️!”那時候進步同學召開的集會他們兩人幾乎是每會必到;到了🐐,兩人就必然要發表演說🧒;發表演說就必然要猛烈抨擊專製腐敗✋🏻。一個熱情洋溢🧑🏽🦰,聲如獅吼👠;一個火力十足,猛如虎嘯🙆🏼♂️。起草宣言、聲明一類文稿,吳晗擬稿🧑🧒,父親潤色;民盟的工作🙍♀️,兩人都是支部委員🧔🏻♀️,一個負責宣傳,一個負責青年🤵🏽♂️,兩人都是民盟與民主青年同盟的聯系人🐆。總之😬↘️,兩人配合得很好,思想和行動相當一致,甚至相約將來一起申請參加共產黨;民主實現後,一起回到書齋好好讀書搞研究。即使是生活上兩家也處得很好,我們家經濟接不上茬了,吳晗一定會不管多少要擠出幾個錢來救急;吳晗的夫人袁震常年有病,逢年過節,我們家做點好吃的,也一定會端上一碗兩碗送過去⛹️♂️。
22.也很註意適當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
父親關心國家大事🏌️♀️🤱🏽,奔走呼號🩸,伸張正義,並不是就把我們兄弟姐妹拋在一邊,不聞不問,置之不理了☕️。愛兒愛女,是人之常情🏂🏽,天下父母✦,概莫能外🤳🏼。平時,在家裏🙌🏻,我們的吃喝拉撒睡全是母親操心🫱🏼🏉、經管,父親基本上撒手不管👤,我們好像感覺不到多少父愛,其實🧉,舐犢之情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中🍼👇🏿。父親常說大人身體已經長定了🚵🏻♀️,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是需要營養的時候。因此,他總是寧可自己吃少點⬇️,吃差點,盡量讓我們多吃些👩🏼🍼,吃好一點👨🏻🚀。1945年弟弟、妹妹也考進了聯大附中。那時候我們家由於長期經濟窘困,全家大小都像孔夫子一樣三月不知肉味(其實何止三個月,已經不知幾個月了)⛅️,個個營養不良。我們附中的隔壁是一家專營牛肉飯食的餐館,那邊燒牛肉✡️🗺、燉牛肉的香味不時飄過墻來,惹得人饞涎欲滴👩🏿🦰🥀。一天⚰️,父親來到學校看望弟弟📃、妹妹,並且把他們領到這家館子🧑🏿🏭,一人要了一碗牛肉面🧑🏼🔬。父親坐在一旁🪁,雙手按著手杖📍,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大口大口咀嚼吞咽那熱騰騰,香噴噴的牛肉和面條🤶,嘴角不覺顯出輕輕的微笑。這時弟弟妹妹突然發現父親沒有吃,奇怪地問:“爸,你怎麽不吃🧑🏻?”父親若無其事地回答說:“我不餓👨🏽🙆🏽。”其實👨🏿⚕️,父親何嘗不想也嘗嘗鮮?但他囊中羞澀🧑🏼💼,舍不得花那個錢。
抗戰勝利後,我們復員回北平時🕘🧑🔬,因為一時買不到那麽多機票,不得不分批走,我和弟弟先飛重慶📂,在那裏等全家人到齊了一起回北平。1946年6月29日💧,父親於百忙之中用鉛筆匆匆給我們寫了一封300多字的短信,信中簡要敘述了家中的近況和他自己力爭早日北上的心情🐵,最後在信尾特別提醒我們🕵🏿♂️:“小弟的皮鞋買了沒有?如未買🏄🏼,應早買🧑✈️👩🔬,因為北平更貴。”後來我們知道他那幾天特別忙,蔣介石悍然發動了全面內戰,他夜以繼日忙著起草宣言🤾🏼♂️,開會🎹✋🏽,發表演說,登門征求簽名🧍♂️,盡最後的努力挽救和平,與此同時還要接待來客,向留昆的同誌移交工作,趕刻印章,以便多積攢點盤纏供搬遷使用。總之他忙得馬不停蹄,焦頭爛額。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想著給弟弟買皮鞋的小事!
父親除關心我們的飲食和身體健康外,也很註意適當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雲南成了東南亞戰場的大後方,昆明城裏美軍陡然增加,美國商品😋、美國文化也隨之大量滲入,各大影院接二連三地播放美國電影,一時間校園裏無形中掀起了一股美國電影熱,見了面常常談論哪個片子看了沒有,哪個片子的英文名字是什麽,男主角是誰,女主角是誰等等,這種狀況對我們孩子們當然有相當大的刺激和吸引力。自從我們家搬到了農村以後,好多年沒看電影了,這時我們遷回了城裏,父親兼課又治印👩🏻💼,我們家經濟窘困的局面逐漸有所緩解😆,這時不免滋長起想看電影的念頭👩🏼🎤。父親很理解我們的心情,有一次影院裏上映美國片《碧血黃沙》,故事講的是一個西班牙青年為生活所逼✥,冒著生命危險去當鬥牛士🤶,結果慘死在牛角之下。父親大概是聽到朋友們的議論和介紹,主動帶我們去看這部片子。該片的情節🤷♀️、色彩與演技都相當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結尾是一個特寫鏡頭:鬥牛場的黃沙地上,浸潤著一攤殷紅奪目的鮮血。這個結尾給人很強烈的刺激,久久難忘👳🏻♀️♙!回家的路上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這時,父親的思想已經發生了巨變🏣,看了這部電影他深受觸動,邊走邊對我們談觀後感🧑🏿🦳,大意是說窮苦人為了活命,不得不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去供老爺太太們歡笑取樂,這個社會哪有一點公理?
後來還有一次🧎,我們全家都到了電影院,卻什麽也沒看上又很掃興地回去了。當時市內各電影院為了招徠觀眾✈️,星期天專門開辟了優惠早場,票價比平時便宜得多,因而,許多人都在這一天趕去看早場,我不免陣陣心動。但是,我平時貪玩👦🏻,功課不好💇🏼,想看電影但不敢去向父親提,就慫恿弟弟、妹妹去提🎅🏻,他們年小🚵♂️,一撒嬌父親往往就同意了。有一次🦽,父母親決定帶我們去看星期天早場,並且要我和哥哥提前去買票🧑🏿🚀。一家人非常高興,我們倆第二天一大早就爬起來,匆匆吃了早點就興致勃勃地快步直奔電影院而去。
23.把蓄了八年的胡須剃了個精光
那時我們家住在城西環城公路邊昆華中學校內🙍🏿🤼♂️,幾家比較著名的電影院“南屏”、“大光明”、“昆明”等都集中在南屏街一帶🤧,從我們家到那幾個影院差不多要穿過當時的半個昆明城🏏。等我們喘著氣到達影院售票大廳時,發現已經開始售票,大廳裏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倆當時也算得是還有點力氣的年輕小夥子,立即向窗口發起沖鋒。無奈,就是擠不到售票窗口前面去。眼看父母親和弟弟妹妹很快就要到了▫️,可票還是買不到,急得我們大汗淋漓💝,沒有一點辦法!正當我們手足無措之時,幾個蓬頭垢面,敞胸露臂的家夥,一邊大把大把地擦著汗,一邊湊過來問:“可要買票💇🚎?我們可以代買。”那時候各影劇院門口都有一批票販子🧾,結成團夥🏂🏻,靠人多力大(若幹人掩護一個人)保證能買到票🧑🏻🦳。他們或賣黑票或為人代購賺取高額傭金,特別惡劣的是他們還常幹些坑蒙拐騙的勾當。我和哥哥一則是沒經驗💅🏿,二則是實在沒辦法💂♀️,只好談妥條件請他們代購。他們拿到錢後一溜煙就擠進人群裏去了,開始我們還很警惕,兩個人四只眼睛緊緊盯住他們。但是🫲,誰知廳大人多,萬頭攢動,從背後看人的後腦勺都差不多,一眨眼的工夫,就區分不出來了。我們左等右等都不見人,感到情況有點不妙,慌忙在廳裏四處找🚣♀️。然而💢,哪裏能找到一點點蹤影🔶?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上當受騙了!那幾個家夥乘混亂之際早就拿著錢溜之大吉了!
正當我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之時🏅,父母親帶著弟弟妹妹興致勃勃地到了🦡。他們滿以為我們已把票買好了🚵🏿,準備接過票就入場,沒想到我們雙手空空,不但票沒買到,連錢也叫人騙走了🍜👨❤️👨。出現這麽個局面,父親完全沒有料想到,發火也不是,埋怨也不是,兩手一攤🙅🏿,無可奈何地說🧗🏻:“看不成電影,那就回吧!”
沒辦法全家人只好望影院興嘆👩👧👦,打道回府。大家歡歡喜喜乘興而來🏊🏽♀️👬🏻,垂頭喪氣敗興而歸。我和哥哥灰溜溜地走在後面🪿,又懊喪又氣憤,又內疚又慚愧,心中很不是滋味!這次看電影,沒看成比看成了給我的印象還深💪🏻!
父親思想轉變後看電影也都很重視其政治性和思想性。1945年4月底,昆明各影院都在放映《一曲難忘》🦹🏼,那是一部描述波蘭音樂家肖邦的傳記片🦸🏽♂️,該片生動地表現了肖邦如何愛國,如何懷著高度的愛國激情帶病彈琴以支援革命,以至於累得鮮血吐在了琴鍵之上。影片攝製得非常成功🧑🏽🦳🤘🏻,非常感人,父親非常推崇📱、贊賞,接連看了三次,還積極向別人推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宣讀《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報童舉著號外,一路上邊跑邊叫:“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勝利了👩🏽🌾!勝利了!”熬了八年艱難歲月的中國人民,終於見到了這一天!消息傳來👨🏼🚒,昆明城內萬眾歡騰,人人喜笑顏開。這一晚上昆明人幾乎狂歡了整整一個通宵。那天父親並不在城裏⚆。我們家雖然搬進了城👊🏽,但文科研究所還在司家營🔢💩,那天他恰好有事又去了文科所。當年收音機還很不普及,勝利的消息所裏還都一無所知🤵♀️。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和研究生王瑤不約而同地懷揣號外,匆匆奔往司家營報喜👎。所裏諸“秀才”先生得此喜訊🙀,一下子炸開了鍋♿️,真是“漫卷詩書喜欲狂”啊!父親乃是情感豐富,易於沖動的人,沒給任何人打招呼,獨自一人直奔附近的龍泉鎮,找到一家理發店🦙,把蓄了八年的胡須剃了個精光🦹🏻♂️🤚🏽。理發的師傅都覺得可惜,他卻毫不猶豫地像下命令一樣:“剃!剃©️!全都剃掉♜!”
當天他在哥哥的陪同下急忙回到了西倉坡🤜🏻。一進宿舍院子,正在玩耍的孩子們發現了奇跡:聞爺爺的胡子沒了!一個個學著美國大兵,伸出小手蹺起大拇指叫喊:“頂好!頂好!”吳晗聞訊過來看這位親密戰友,見他的胡須沒了也頗為驚詫。問他怎麽現在就把胡須剃了呢👨💻?父親笑瞇瞇地回答🦮:“實踐諾言啊!”吳晗直搖頭👨🏻🦱,連說:“剃早了⏺!剃早了!”吳晗認為現在還不是慶賀的時候,內戰的陰雲正籠罩在全國人民的頭上🥸,只有和平民主完全實現的那一天,才是我們大家應該歡騰慶賀之時!
24.從內心裏對毛澤東先生無限欽佩和敬愛
吳晗的話說得很對,日本投降了🍮,不等於中國人民就可以從此過上和平安定幸福的好日子了。蔣介石連發三封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共定大計”👩🏿🌾。8月28日毛澤東飛赴重慶,開始與蔣介石談判✊🏼。全國廣大群眾一方面以為和平可能有望♏️,另一方面又深為毛澤東的安全擔心。父親終日為爭取和平反對內戰而忙碌📞,參加各種集會,發表演說,寫文章🚶🏻,草擬通電🎥、宣言等文稿😯,外加刻圖章,接待來客來訪,深夜還要看“禁書”……忙得一點空閑時間都沒有,飯都吃不好🍓,覺都睡不安。國共這次談判時間長達43天,其間又多是秘密會談,不登報,不上廣播,各界人士得不到一點消息🏠,不知道談判進展究竟如何?特別是對毛澤東深入虎穴🧎♂️,與虎謀皮🐺,無不時刻牽掛,生怕夜長夢多出問題。每天報紙一來,父親就迫不及待地展開📅,一看談判進展如何🙋🏽♂️,二看有關毛先生的消息。
父親同毛澤東沒有過任何接觸,但是“毛澤東”三個字在他心目中並不陌生♿🎵。他聽李公樸講過1938年到延安,毛先生如何親切接見他和夫人🫑,並且在李夫人張曼筠女士的《長城》畫上題寫《六盤山》👨🏻🎓;聽張光年談過延安和毛澤東🧿;另外👱🏻♀️,從斯諾《紅星照耀中國》裏栩栩如生的介紹中,他也相當生動具體地了解了共產黨、延安👩🏿🚒、毛澤東和他的戰友🙌🏽;還看到了毛澤東的照片,他看到那些照片🕵🏻♀️,內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近一兩年來🙎♂️,父親閱讀了毛澤東的多篇文章、論著,深深地為書中的道理和文風所折服,從而從內心裏對毛澤東先生無限欽佩和敬愛🗜。這一次毛先生為了全國人民的利益,表現出來的彌天大勇和偉大精神,令他情不自禁地在心裏感嘆真是“可欽!可佩👐🏻!”“可欽!可佩!”毛澤東在重慶停留的時間越長👜,他越不放心。有幾天報上沒有毛澤東活動的消息,他就在家裏念叨:“怎麽搞的,怎麽還沒談完👂?千萬可別出什麽事啊!”直到國共這一輪談判結束,毛澤東平安回到延安,他才仰天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總算平安無事啊🛒!”胸中那顆時時懸吊著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
國共談判接近尾聲之時,10月2日,蔣介石突然以閃電般的手法,由警備司令杜聿明指揮邱清泉的第5軍,武裝改組了雲南省政府。龍雲被調往重慶𓀜,名義上任軍事參議院院長👩🔬,實際上軟禁了起來。昆明的形勢瞬間劇變。雲南省黨政軍大權全部被蔣介石的嫡系親信掌握。華崗立即撤退轉移🧗,不久張光年也匆匆離去。華崗臨行前🧜🏼♂️,特別叮囑父親和吳晗形勢已發生變化,今後行動要謹慎,註意保存力量🫴🏽。
昆明的反動派掌權僅僅一個多月,就開始向民主進步力量進行血腥大鎮壓。12月1日反動派糾集了數百名特務、暴徒🤦🏻♀️、黨棍用石塊9️⃣、刺刀🏊、手榴彈向聯大新校舍🦹🏼♂️、師範學院🎎、工學院及聯大附中等處兇猛進攻🫲🏿🤹🏼,打死師生四人,打傷數十人,這就是當年震動了西南大後方的一二·一慘案。同學們無比憤怒🐔,立即針鋒相對地采取了嚴厲的反擊措施,全市中等以上學校宣布總罷課,提出嚴懲兇手等條件🐣,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鬥爭歷經三個多月,最後迫使反動派將肇事主犯關麟征👩👧👦、李宗黃分別調離,全文公布聯大常委梅貽琦和雲南大學熊慶來校長說明事實真相的談話🧪,雲南省當局承擔醫藥費和喪葬費等條件後勝利結束。
父親在這場鬥爭中堅決和同學們站在一起,共同戰鬥,並且在鬥爭中發揮了重大而特殊的作用⇢。他從頭到尾熱情支持廣大同學的鬥爭。同學們要開會反對內戰👲🏼,他完全支持;反動派打死打傷同學們,他當即趕往醫院看望、慰問;並且發表講話怒斥民國34年12月1日這一天🦐🧑🏽✈️,是比民國15年3月18日“更黑暗更兇殘的日子”✮。同學們用罷課抗議反動派的暴行♣️,他堅決支持。舉行烈士入殮儀式時,他是主席團的成員之一📢。同學們設立靈堂吊唁烈士👨🏼🎤,他懷著巨大的悲痛和憤怒,帶著母親兩次前去吊唁🌬🫵🏽,又捐款又獻挽詞——用篆體字書寫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最後舉行大規模出殯時🦞,他和吳晗等同誌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隊伍回到墓地,烈士靈柩下葬時🧑🏻🦱,他像宣誓一樣地發表了即席講話🤸🏼。
25.我們全家幾乎都投入了戰鬥
作為學校的教授,父親又盡量在教授群體中,特別是在教授會內部做工作,以配合學生的鬥爭。教授們中的焦點是要不要罷教?當時絕大多數教授對反動派沖進學校打殺學生都非常氣憤,對學生很同情。他們大多是歐美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普遍有一種校園神聖不可侵犯的看法,認為反動派的行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必須有所表示。但是,他們又有許多顧慮,不願同政府對立2️⃣,不願罷教。父親和吳晗、張奚若等先生及國民黨內的進步教授周炳琳🧜🏽♀️、錢端升🎽🍎、賀麟等先生堅決主張罷教🚣🏻👏🏽,極少數國民黨和三青團的骨幹分子🧑✈️,以及某些站在反動立場上的教師則堅決反對罷教,其中蔣介石派來的傅斯年最反動。傅斯年是教育部新任命的代理北大校長,他奉蔣介石的命令從重慶回來“調解學潮”。他不僅反對罷教,而且限令同學們立即復課▶️,更為惡劣的是他還煽動教授們用全體辭職逼壓同學們復課。進步教授同那些反罷教派先生們展開尖銳激烈的辯論和鬥爭👞。但是進步教授人數較少,幾個人要輪番發言。父親是教授會書記,別人發言他要做記錄👆🏽,不可能多次發言,急得沒法🧑🏻💼,幸好張奚若既有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氣概,又是一位天才演說家🧑🔧,他多次起來舌戰群儒😐〽️,口若懸河😛🖌,縱橫捭闔真為少數派壯了場面。那天,父親回到家中談起會場上的鬥爭,喜形於色地對張奚若大加贊揚:“今天幸虧有張先生,不然真要把我急死憋死了!”其他幾位先生也都作了最大的努力。那個欽差大臣👩🏼🔬,動不動就拿蔣介石來壓人🪭,父親實在忍無可忍,就說🥲:“這樣,何不到老蔣面前去三呼萬歲!”傅斯年竟然惱怒得耍起無賴來,大叫🤿:“有特殊黨派的給我滾出去!”在全體教授面前,大失體統,大丟其人🚹!經過激烈的面對面交鋒🧑🎨,最後罷教沒有通過,但是通過了“停課七天”的折中方案。
在運動的後期,父親還有一個特殊的貢獻,就是爭取到校常委梅貽琦站在比較客觀公正的立場上,發表了重要談話,使運動得以善始善終地結束👨🍼。
在父親的率領下,我們全家幾乎都投入了戰鬥。家裏除了母親、保姆和上小學的小妹外,父子五個都戰鬥在第一線。大哥是聯大的學生♋️,一二·一那天他和同學們一起勇敢地守衛新校舍大門👨🏼⚕️,爬到墻頭上向暴徒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小腿被一顆石塊打中🐿👲🏻,回家時一瘸一拐的,母親看了好不心疼,父親則連連稱贊他勇敢。後來他參加了宣傳隊,在街頭劇《凱旋》中飾演日本軍官岡田大佐🤾🏽♀️,戲雖不多,但鬼子的那副兇狠殘暴,可憎可惡勁,演得惟妙惟肖。我既當過宣傳隊員🧑🏿🔧,上街唱過歌,發表過街頭演說,也當過附中罷委會聯絡員。特務🌓、暴徒攻打聯大新校舍和附中的那天,我和阿莊恰好受派去某中學傳達“罷聯”關於暫停街頭宣傳🤹🏻♀️,主要在校內活動的決定。我們回到附中,看到學校被襲擊的慘狀才知道敵人在那一天製造了血腥的暴行。隨後我們兩人幾乎天天隨宣傳隊上街作街頭宣傳。弟弟和大妹妹則在聯大同學帶領下滿街跑著賣《罷委會通訊》🧦,出去時一書包報紙,回來時往桌子上一倒就數錢🫴。總之,父子幾個都在戰鬥◾️,一家人常常忙得飯都吃不到一起🚴🏿。母親雖然沒在第一線,但她的心時時刻刻牽掛著運動,牽掛著那些在火熱的鬥爭中的廣大同學和大大小小親人🌜🧑🏻🚀。父親去靈堂祭奠🤸🏼♀️🫄🏽,她也一同去,在門口捐款臺前👩🏽🍼,她也積極捐了款🧘🏿♂️。因此,她雖算不上戰鬥在一線的成員🤶🏽,但也是與運動分不開的一員。
蔣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韙🕺,決心發動全面內戰,消滅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內戰到了千鈞一發的最危險的時刻。父親和全國人民一起為搶救和平做最後的努力💁🏿♂️。與此同時反動派對國民黨統治區也加緊了法西斯控製,雲南的警備司令霍揆彰表現得特別狠毒惡劣,早早就陰謀策劃了鎮壓行動。
霍揆彰既加強對進步人士的監視🙅♀️,又經常對進步人士實行突擊查抄。我們家有許多進步書籍💂🏼♀️,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禁書,反動派查出來是要惹出大麻煩的。一天,吳晗忽然捎過話來說,這兩天外面風聲很緊,據內部信息敵人要進行突擊大搜查,趕快把家裏的“東西”“緊急處理”一下🚴♂️。父親得悉後立即行動起來。
26.這是反動派舉起了屠刀的一種信號
我們的屋子前面有兩扇窗戶👨🏻🌾,光線主要從那裏照進來;裏屋的後墻上有個小窗,窗外兩步遠就是本宿舍的圍墻,房屋與圍墻之間是一條很窄很窄的死巷道,平時很少有人進去。由於圍墻與房檐等高🆒,擋住了光線😝,小後窗實際上形同虛設,沒任何實用價值,常年總是關得死死的👂。得到風聲吃緊的消息,父親立即思考如何妥善應對🛼,他環顧這一間半屋子,只有幾件極其簡陋的家具🥽,實在沒有什麽地方可以隱藏那些寶書。廚房旁邊倒是有兩間小屋,但裏邊也是除床板、一張小課桌外空空如也😾。父親想來想去,最後,目光落在了那扇毫無使用價值的小後窗上,忽然想到那不是藏東西的好地方嗎👩🏻✈️?平時沒有用,此時此刻則可以派上大用場了。於是,他迅速掀開褥子🤹🏿♂️,把下面那些“禁書”一股腦全拿出來🧑🏽🎨,用報紙包好,拉開後窗,叫來弟弟,讓他翻出窗去,把“東西”放在夾道裏一處比較幹燥的地方🧝🏻♂️🔠,然後用一些瓦片蓋在上面👨🏻🚒。他反復叮嚀弟弟🚭,一定要藏好蓋嚴👨🏽🎓,千萬不能讓人發現♢。弟弟藏好書,跳進室內,父親把後窗按原狀關好,不留絲毫痕跡🍱。這一天大家提心吊膽地度了過去🦵🏼。這次🧔🏼,敵人雖然沒有來,但它是反動派準備迫害進步人士的一個信號。
1946年3月23日😮,蔣介石對西南聯大三青團員沒有對張奚若🛀🏽、聞一多等“不法教師汙辱黨國”“加以還擊”十分不滿,曾對他們嚴加訓斥,“言辭之急噪✢🤶🏽、沖動,以致失態”🍚。1946年6月25日接見梅貽琦時💁🏼♀️,又問到聞一多等人的情況👨✈️。至於國民黨中央各有關部門和雲南省的密報就更多了🦗。1944年10月國民黨組織部長陳果夫在給軍委會辦公廳的信中點名說,聞一多等人的演講“均系反對本黨及攻擊現政府之荒謬論調”;1945年元月特務頭子康澤在給朱家驊的信中說🍚:“發言者🧺,以聯大教授吳晗、聞一多等,措辭偏激🌨,攻擊本黨……”1945年7月24日三青團中央幹事會在給教育部的信中說羅隆基、聞一多等借辦民眾夜校“潛伏於社會下層”,“以作來日擾亂社會之工具”;1945年9月雲南省社會處向社會部報告說聞一多、吳晗👩👧👧、周新民等教授在慶祝勝利大會上演講🤘🏽,“抨擊本黨詆毀領袖”。1946年2月教育部長朱家驊對梅說“張🧑🏼🎓💁🏽♀️、聞、潘等之舉動殊於清華不利”🚵♂️。1946年3月中央調查統計局還密切註視聞一多↔️、楚圖南等人的行蹤,說他們已於2月4日坐火車到開遠🧟♀️、蒙自等地進行“反宣傳”。這些是特務系統的暗中監視密報🚋。
除密切監視外,反動派也大造反動輿論,大施其造謠惑眾之能事🔁。1946年4🎅🏽、5月,昆明市中心的近日樓以及大東門,特別是聯大🤦、雲大附近的青雲街、文林街一帶常出現署名所謂“中國民主自由大同盟”的反動組織貼出的墻報和標語,內容極端反動,不是造謠誣蔑就是謾罵👨🏿🏫,有的誣蔑進步人士是“拿盧布的俄國特務”,把他們的名字改成俄式名字,叫什麽“羅隆斯基”🧑🏻🦱,“吳晗諾夫”,“聞一多夫”🤵👨👩👧👦。有的造謠說“李公樸奉中共之命,攜巨款來昆密謀暴動🙏🍼!”“雲南民盟支部組織暗殺公司,董事長聞一多夫🪁✡️。”還有什麽:“李公樸,雲南人民不要你,中國也不要你!”“中國民主自由大同盟主席王慧生不怕暗殺⛱!”共黨的艾思奇“從延安秘密潛回昆明”如何如何等等☆,同時還赤裸裸地揚言“懸賞四十萬元購買聞一多的頭顱”。事後看,特務們的這些惡毒的謠言或汙蔑之詞既是為大開殺戒製造輿論⚀👩🎤,也是反動派舉起了屠刀的一種信號🎪。但可能是反動派的嘍啰們政治素質太低,只有地痞、流氓🧜🏽♀️、癟三的水平💅,他們搞的不是政治鬥爭,而是搞黑社會黑吃黑的那一套,手段實在太低級,太卑鄙拙劣,謠言造得實在太離譜5️⃣,結果無形之中對革命人民、進步人士產生了麻痹作用🧑🏿🎄🈲,誰也沒有充分重視🤹🏿♀️🀄️,認真對待,提高警惕,而是嗤之以鼻🍽,不當回事。有的老朋友見了父親💯,提醒一下:“聞先生啊💊!您要小心啊🔝!”父親對“恐嚇”看得多🐴,而對敵人真要下毒手則估計不足。對那些無恥讕言、狗屁謠言,根本不屑一顧🧑🏻🔧8️⃣,不屑一聽🫃🏽。真的也好,假的也好,一概置之不理🤰🏿。
轉自 新民晚報 2009年6月13日-6月19日(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