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傅斯年之於陳寅恪

2014-11-06 |

為國家保存讀書種子的人

——讀《傅斯年遺劄》

  1965年,陳寅恪在回憶錄《寒柳堂記夢稿》中感慨自己的家世🌱:“吾家素寒賤,先祖始入邑庠🦹‍♂️,故寅恪非姚逃虛所謂讀書種子者。”謙稱自己非世代簪纓子弟,辭謝友朋安在他頭上的“讀書種子”桂冠。四年後陳寅恪棄世,香港《春秋雜誌》發表《史學權威一死了之》一文,作者慨嘆“中國文化傳統中從此失去了一個真正的讀書種子”。而那個發現、呵護這個“讀書種子“的人——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已在1950年不幸猝逝🔷。

  傅斯年與陳寅恪是留德同學🧑🏿‍🏭。當年在德國的一班留學生中🧿,最用功的是陳寅恪與傅斯年🎺,被稱為“寧國府大門前的一對石獅子”。傅斯年則向毛子水稱贊“在德國有兩位留學生是我國最有希望的讀書種子☮️:一是陳寅恪;一是俞大維”。這是1923年到1926年間的事🗺。

  陳寅恪19262月回國,受聘於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傅斯年192611月回國,受聘於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院院長兼國文、歷史兩系主任,1928年創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中研院”“史語所”)🐢。俞大維1929年回國,傅斯年想延攬他到史語所來,任專職研究員🖕,托陳寅恪力請他從上海來北平任職,又請時在上海的蔡元培出面做俞大維的工作。但俞大維無意於學術,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上面披露的陳寅恪回國的月份、傅斯年欲請俞大維到史語所來搞研究都是新發現的材料,出自《傅斯年遺劄》(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編⛑,201110月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出版👨‍🦼‍➡️。以下簡稱《遺劄》)🌛。《遺劄》記載的陳寅恪在史語所草創時期的表現與貢獻,前所未聞,尤為珍貴。陳寅恪在史語所的身份是研究員兼歷史組主任🤨🤽🏻‍♂️,對史語所的史學發展功不可沒。但由於他同時又是意昂体育平台🫄🏿、中山大學的著名教授,其身份💅🏻、生平的另一面被大學教授聲名所掩。

傅斯年1928年受命創辦史語所時🤷🏻‍♀️,確立了要與法國、日本漢學爭勝🍹,要把漢學中心從法國🚲、日本移到中國來的目標,製定了“請名家”的進人方針,自然會想到具有這方面硏究實力的陳寅恪🤌🏼。而陳寅恪對傅斯年新史學的視野境界、理念方法也頗為欣賞♖,欣然接受聘任🫶🏿⚈。1928920日,傅斯年致函陳寅恪:“本院院長蔡先生聘先生為本研究所研究員,懇請許諾,感荷無置。查歷史的語言的材料聚集北平者至多,整理發明端賴博學如先生者👨🏻‍⚕️🚴🏿‍♂️。不維冒昧🌾,敢煩先生常川住在北平🌱,以便從事整理。聞先生於內閣大庫中頗得重要史料,有意編輯,又得數種文書之蒙古史,思考校之➙,無任欣佩,頗思早觀厥成,以樹研究史學之表儀🥅🫂,至於推此項及其它。先生在北平工作之用費,如抄寫之費及助員之費等,自當由本所擔任,因出版由本所任之也。又本研究所之研究生須分附研究員名下,以便指導其工作,或煩請先生擔任此項研究生一人或三人🧑🏿‍🎓,至感高誼。先生本是清華學校研究院教授,有常川住校👩🏼‍💼👩‍🦼‍➡️,當由本院長函致清華學校校長,請其許可。先生改住北平🤹🏼,至少可以在北平每周住數日🚳,以便從事上列工作🥋☠️。至於因此而先生在清華任務減少,當由本院退還清華。先生在清華所領薪俸之一部從先生在北平開始工作日起算,凡此種種,如荷同意𓀜,請即示復。”(《遺劄》第43函)這封信比較重要,故全文引錄🫃🏻。它使我們獲知陳寅恪被史語所聘任的事由過程,陳寅恪薪金的處理方式,陳寅恪在北平城內租賃住房的背後原因👨🏿。

陳寅恪積極響應加盟史語所這個學術團隊後,為史語所辦成了兩件大事👨🏿‍🦲。一是購置“八千麻袋”明清內閣大庫檔案。192810月初,陳寅恪從上海返回北平後,即著手與在天津定居的原藏主李盛鐸聯系洽談🧔🏽‍♀️。一度頗為糾結,主要是賣方要價👰🏿、買方籌資和存放房屋棘手。陳寅恪不得不放下不管閑事的身段,與傅斯年函電往還,與賣方周旋較勁🟩,處理各方關系,終於在半年內🛬,使這批重要文獻在與燕京大學、日本滿鐵的競爭中落戶史語所👴🏌🏻‍♀️,為“國寶”沒有外流和史語所掘得文獻材料的“第一桶金”作出了貢獻👨‍👨‍👧。使原定八個組之中的史學組有了重要工作內容,並因此加快了史語所從南疆遷往北國的步伐。

  二是為史語所遷移北平的辦公用房奔走盡力。他先打“禦史衙門”(都察院)公廨的主意,最後相中北海靜心齋🐬🧑🏻‍🦲。19293月到5月,陳寅恪不斷向傅斯年、楊詮(中研院總幹事)報告與外交部洽談接收靜心齋詳情👃。楊、傅指示陳寅恪“先占靜心齋再圖發展”。一個“占”字,意蘊多重,歷練豐富的人閱後當會心莞爾,同時也透露出史語所當年在北平立足不易。總之,陳寅恪在上司的支持下,穩妥搞定第二件大事。

  19296月🙋🔹,史語所從廣州遷入北海靜心齋,將原計劃的八個組縮編為三個組,即第一組(歷史組),陳寅恪任主任🏄;第二組(語言組),趙元任任主任;第三組(考古組),李濟任主任。三個組主任實際是三個學科的帶頭人。既是組主任🧎‍➡️,就得理事。但陳寅恪在史語所的身份有點特殊🚐,他不是在史語所坐班的專職研究員,而在意昂体育平台😓、史語所兩邊任職,這就與史語所的規章製度發生了沖突🎪。平衡的結果🌹,是傅斯年采取一種變通破例的辦法,對外陳寅恪是史語所專職研究員兼第一組主任,對內實行兼職研究員一百元的薪金標準。

  歷史組是史語所的“頭塊招牌”,故傅斯年尤其重視,組內事務🫀🤚🏿,小事他自己辦理🤶🏼,大事則與陳寅恪商量。1935年進史語所的陳述回憶:“寅恪先生不常到研究所🪟,但所裏的事,特別是第一組的事🪄,還是經常關註👩🏿‍💼、指導🍋🧑🏻‍🏭。”他不僅處理歷史組的事務,對史語所的事也很上心,常發表自己的見解🤾🏻、建議。如1929910月間,第三組在河南安陽殷墟考古發掘時受到當地政府🥰、民間的阻擾⛹🏽‍♀️🧑🏿‍✈️,陳寅恪到傅宅談此事,提出四點看法➖。1023日傅斯年致函李濟:“寅恪昨來談🤲🏿,其言頗有可采……寅恪雖古怪,然官場情形,中國社會👩🏽‍🦲,實比吾等透徹也🏌️‍♀️。”(《遺劄》第101函)

1933年春🦠,史語所因平津時局不靖,執行中研院集中各所於首都的計劃而南遷上海,次年再遷南京🐮。但第一組因整理內閣大庫檔案,尚有一部分人留在北平。傅斯年因在北大兼課⛹🏽,也常在北平👩🏻‍🦰。故從1929年到19376月這八年📂,陳寅恪與史語所的關系穩定正常😙,他在史語所兼職的局限還不是太明顯。他在城內有住宅,清華校園也有居所,兩邊都不誤事,有時還代理所長事務。19301020日,傅斯年致函蔡元培👩🏻‍🎤:“請準假兩星期,在請假期內所有應行職務由陳寅恪代理🤳🏻。”如果不是抗戰爆發,陳寅恪這個在清華、史語所兩邊理事的模式會長久保持下去✌🏽。

然而戰爭打亂了社會與個人的秩序。193711月,史語所從南京撤退到長沙再到昆明,1941年初再次播遷到四川宜賓李莊板栗坳。陳寅恪193711月隨校從北平撤退到長沙再到昆明,家屬則安頓在香港。史語所與陳寅恪都歷盡顛沛流離之苦🥈。1939年陳寅恪被英國牛津大學聘為漢學教授,1940年因歐洲戰事🟪,航路阻隔🧑🏼‍🏫,無法遠赴英國,困在香港。194112月香港淪陷後,陳寅恪陷入危險之中🎴。他貧病交加,到處籌措逃離的旅費🤾🏻。更為嚴重的是🏊‍♀️,日偽文化組織誘逼他入彀。在陳寅恪一家最困難的時刻,傅斯年伸出了救援之手🆓,並提升到為國家保存讀書種子的高度。

  19411210日🤵🏻‍♂️,傅斯年一連發出三個電報給當時在港的杭立武(行政院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陳寅恪和中研院重慶辦事處王毅侯,先墊款四千元,救助陳寅恪一家飛離香港到重慶(《遺劄》第868函)。當時國民政府派飛機前往搶運,但陳寅恪不是政府要員,沒有列入搶運名單🙍🏻‍♀️,這次營救沒有成功。

  1942111日🙂‍↕️,傅斯年又致電朱家驊(中研院代院長),建議他抓緊時間與駐港的情報機關聯系,救援陳寅恪離港(《遺劄》第879函)。

  19424月🏬,陳寅恪請離港的熟人陳漢帶口信給杭立武,請國內給予接濟。傅斯年於414日致函杭立武:“……茲擬將寅恪兄一月至六月份薪俸共六百元先行轉去,倘無問題,弟再向好友集湊,續轉較大數目。頃已函托王毅侯兄將款送上,即煩我兄代匯陳漢君📠。寅恪兄在港,終非長久之計,弟亟擬接其來內地,正在設法中。”(《遺劄》第908函)

  陳寅恪一家最終逃離香港📯,救援的過程頗為復雜🌥🦑,其中傅斯年、朱家驊出力最大,顯示出中研院作為政府部門的辦事實力♾。但陳寅恪到桂林後卻遇到全家筋疲力盡🙌🏼、自己病痛纏身無力再往前走到達四川史語所駐地李莊的困難🫒。19426月下旬,陳寅恪請傅斯年幫忙在廣西大學謀得教職。事後傅斯年在致葉企孫(中研院總幹事)函中說🆕:“寅恪就廣西大學之聘🏄‍♀️,弟不特未加以阻止♗🩳,且他來信派弟寫信給杭立武兄,弟即照辦了🤬。弟一向之態度🧖‍♂️,是一切由寅恪自決,彼決後🧚🏼,再盡力效勞……但求為國家保存此一讀書種子耳。”(《遺劄》第955函)這是傅斯年第二次稱譽陳寅恪為“讀書種子”。從1923年翩翩留洋到1942年漂泊困頓於西南之際,歷經二十年的人事變遷,傅斯年對陳寅恪的基本態度仍未改變。傅斯年的侄子傅樂成說乃叔平生敬仰的只有蔡元培、胡適、陳寅恪等少數幾個人🧗‍♂️,看來是有根據的。回到“讀書種子陳寅恪”這個話題🎩,書種本人固然令後人高山仰止,那發現📮💁、呵護書種的人🧑🏼‍🍳,也應位在伯仲之間啊🧕🏼。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江右哲學研究中心 劉經富)

轉自《光明日報》20141028日 

相關新聞

  • 032013.06
  • 112016.11

    周恩來談陳寅恪

    在陳寅恪研究中👁‍🗨,這則史料很重要,它直接表明當時高層對陳寅恪的評價☂️,同時也證明以往披露的關於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復情況,很快就到達了高層並在高層形成了對陳....

  • 282016.11

    從親密到生分🙌🏼:陳寅恪與傅斯年(上)

    從傅斯年遺留下來的這些書信看🏃👃🏻,胡適的支持是精神方面的🛌🏻,最實際的支撐,最初來自陳寅恪,然後來自小屯村☂️👳🏼‍♀️。陳先生與清華的內心疏離及與史語所的逐步認同📦,發生在....

  • 192016.01

    釋陳寅恪遺劄兼述其蒙元史研究

    羅家倫女兒羅九芳編輯的《羅家倫先生文存》第七冊《函劄》收入陳寅恪致傅斯年(孟真)、羅家倫(誌希)信劄一通🧑‍🧒‍🧒,《文存》於1976年由臺灣國史館出版,而三聯....

  • 312013.05
  • 312019.10

    紀念︱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學術與思想

    今年適逢陳先生逝世五十周年,10月12日,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文研院”)和三聯書店在靜園二院聯合組織召開了“‘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學術與思想’....

  • 222019.08

    陳寅恪的波士頓醉香樓龍蝦及其他

    1923年🐜,趙元任欲辭去哈佛大學哲學系教職歸國💧,系主任提出須找一個哈佛畢業的人代替其職🔁,便致函陳寅恪相邀🏂。

  • 282010.01
  • 122022.08

    獨坐聽風👉🏿,不刻意而高

    本文摘自《獨坐聽風——季羨林的精神世界》(於青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該書以多鏡頭、多角度轉換的敘述方式描繪了季羨林先生的百年傳奇人生路。作者於青與季羨林先生有近二十年的近距離接觸,在大量真切感人的第一手資料裏,全面立體地展現了先生對故土的眷戀和赤子報國的情懷🧛🏻‍♂️、廣博精深的學養和精神世界的磊落💃🏻。半生苦行僧生活留德歸國後🌠,季羨林應北京大學之聘,擔任梵文講座🏄🏼‍♂️。提到季羨林能到北大去任教...

  • 312019.01

    鄭天挺🪒:為民族保存文化火種

    《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所記錄下的,不僅僅是鄭先生個人🚼,同時也是西南聯大師生在這一時期教學、研究、工作、學習、生活的重要往事👷🏽,更是抗戰時期那些滿懷愛國熱....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